您好,欢迎您

与医同晴-大咖An例说 | 聚焦女性常见肿瘤,国产创新药护航患者长生存之路

2024年02月01日

乳腺癌、妇科肿瘤是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为更好的提高患者预后,研究者不断探索,大量创新药物和国产药物涌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性。2024年1月31日,“与医同晴-大咖An例说”京晋场和山东场邀请诸多专家学者齐聚云端,聚焦两大恶性肿瘤最新进展和临床实践热点,深度交流和学习,取得圆满成功。

开场致辞

罗飞教授:感谢正大天晴为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感谢各位同道在百忙之中参与本次会议,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图片95.png

王钢乐教授: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一起,本次会议主要是北京、山西两地专家的学术交流,相信会让大家收获颇丰。

图片96.png

晴赛HER鸣,妥颖而出

古晓东教授:曲妥珠单抗是HER2阳性新辅、辅助、晚期一二线乳腺癌患者治疗的基石选择,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联合使用可以充分阻断HER2信号通路,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多项研究证实,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可显著延长HER2+乳腺癌生存期,获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治疗。TQ-B211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具有与原研曲妥珠单抗相似的疗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且150mg小规格,即配即用,无需余液管理,不含防腐剂,安全性更高,更适合中国患者。

图片97.png

大咖点睛

在山西省肿瘤医院王仙玲教授主持下,阳泉市三院樊改荣教授、山西省中医院石岳教授、北京市三环肿瘤医院梁平教授发表个人观点。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是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临床标准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可能会丧失治疗机会,此外原研药规格较大,余液管理可能也会导致不良反应。TQ-B211与原研药疗效、安全性相似,纳入医保后让更多中国患者能够用得上、用得起好药,而且不含防腐剂,性价比更高,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图片98.png图片99.png

亿立长舒,未来已来

刘猛教授:G-CSF是一种促进中性粒细胞生长的因子,也是最常用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预防药物。历经五十年科研历程,G-CSF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目前临床呈现一、二代并存应用的格局,第二代G-CSF虽比第一代升级,但仍未完全满足临床需求。艾贝格司亭α(亿立舒®)是基于Di-Kine TM 双分子技术平台开发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c 融合蛋白,在结构、工艺、辅料方面均进行了创新,可明显降低第3/4周期的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且不易致敏,为肿瘤患者带来疗效、安全性双重获益。

图片100.png

百家争鸣

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郑丽平教授主持下,阳煤集团总医院温化冰教授、北京市三环肿瘤医院吴贵福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郭向阳教授围绕G-CSF的应用发表个人见解。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的化疗剂量减少、延迟是影响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艾贝格司亭α独特的结构创新,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展现出很好的优势,且在化疗后24h即可使用,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图片101.png图片102.png

开场致辞

姜洁教授:很高兴大家相聚在线上,本次会议既包括学术报告也包括病例讨论,另外也有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内容,相信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大家对肿瘤治疗有更深的认识。

图片103.png

瘤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于浩教授:目前晚期或复发、特别是对化疗敏感性低的妇科肿瘤治疗仍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安罗替尼可全面作用于血管生成通路中VEGFR、PDGFR和FGFR等各相关靶点,且IC50低,靶点集中,具有强效、单药有效且副作用低的优势。此外,安罗替尼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可通过解除免疫抑制状态,增加T细胞活性及浸润,重塑肿瘤微环境,从而与免疫治疗、化疗以及放疗协同增效。在复发/转移性妇科恶性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

图片104.png

病例分享

潘国友教授:患者,女,5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下腹痛1周”于2018年8月确诊为宫颈鳞癌(T3bN2aM0 IIIC1r期)。同步放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4年后(2022-10)左肺门、纵隔及双侧锁骨上多发淋巴结转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检测PD-L1阳性,癌胚抗原6.5ng/ml(参考值0-3.40),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0.51 ng/ml(参考值0-2.50)。因患者病情、体质、经济等方面原因,患者拒绝化疗,要求仅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于2022-10-21开始行派安普利单抗+安罗替尼治疗,3周期后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范围,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继续免疫+靶向维持治疗至今。

图片105.png

大咖论道

在泰安市肿瘤防治院贾惠教授主持下,潍坊市人民医院包香香教授、泰安市中心医院高新院区高磊教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李绵利教授、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王晶教授围绕抗血管生成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发表个人见解。
对于复发转移性宫颈癌,传统化疗疗效不佳。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治疗为复发/转移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临床实践中,安罗替尼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而且口服用药较为便捷,患者依从性好,希望后续可以进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

图片106.png图片107.png

G-CSF的临床应用

李文欢教授:G-CSF出现前,中国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方法疗效有限。1991年,首个rhG-CSF上市,大大降低了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风险和感染相关死亡风险。由于第一代rhG-CSF半衰期较短,需每天给药,患者依从性差,研究者开始探索更长效、更安全、更便捷的G-CSF。第二代rhG-CSF半衰期显著延长,但在预防3级以上ANC减少的发生上与第一代rhG-CSF疗效相当。第三代rhG-CSF艾贝格司亭α是全球首个G-CSF-Fc融合蛋白产品,独特的G-CSF双分子设计,不仅可持续有效降低中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在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也展示出良好的特征,特别是骨痛、背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而且可在化疗结束后24h给药,为化疗患者带来疗效/安全/便捷三重获益。

图片108.png

大咖论道

在潍坊市人民医院陈芳教授主持下,潍坊市人民医院包香香教授、泰安市中心医院高新院区高磊教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李绵利教授、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王晶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就G-CSF的应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目前肿瘤治疗方式越来越多,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也亟需规范。临床中选择G-CSF需结合适应症、是否进入医保等综合考虑。第三代rhG-CSF艾贝格司亭α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优势,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适应症。

图片109.png

大会总结

两场"与医同晴-大咖An例说"云端研讨会聚焦乳腺癌、妇科肿瘤的治疗以及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以理论与病例讨论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度交流,为大家临床工作带来更多思路和经验。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共同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