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守护者】CACA中国肿瘤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防治现状及展望--诊疗观念探索

04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守护者】项目是中国抗癌协会(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ACA)发起的一项聚焦于中国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规范化诊疗项目,旨在深化临床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评估、预防、监测和治疗的认识,为肿瘤患者足剂量、足疗程的治疗保驾护航。

沈波
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博士后导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行政主任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省委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 候任主委
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 副主委
江苏省免疫学会 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 理事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委会 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委会  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委会 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  副主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基层肿瘤防治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 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分会 主委
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肺癌专委会  主委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突变肿瘤专委会 主委

导语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骨髓抑制性放化疗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其可能引起化疗药物减量、化疗时间延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ebrile neutropenia, FN)、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预防和治疗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 CIN)是保证按周期足剂量化疗的根本,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支出的有效途径。

近期CACA发起了一项中国实体瘤患者肿瘤化疗相关骨髓抑制及其临床管理现状的调研,在前一期【守护者】项目中,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为我们解读了该调研的流行病学部分,并指出了目前CIN发生、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期【守护者】项目,我们继续邀请沈波教授,对此次调研中的临床诊疗观念进行解读和分析,为加强临床上对于CIN疾病的重视及进一步规范诊疗与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

防治现状及诊疗观念

医生对于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认知情况

305位来自全国各区域多家三级医院的医生参与了此次调研,大部分为肿瘤科医生(66.6%),肺癌领域居多(71.5%),医院分布以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为主。大部分医生对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超过七成的医生认为化疗相关骨髓抑制(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CIM)发生率在25%以上(图1),并认为骨髓抑制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既往发生过骨髓抑制、既往有放/化疗史、肿瘤侵犯骨髓、化疗前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范围、营养状况差、年龄>65 岁、ECOG PS 评分≥ 2 分、慢性免疫抑制状态、合并感染以及姑息性化疗(图2)。

图1 医生关于不同瘤种晚期化疗相关骨髓抑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临床观念

图2 医生对于发生化疗相关骨髓抑制高危因素的临床观念

CIN预防策略

对于临床中应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中/高危方案化疗的患者,92.8%的医生表示会考虑合理使用CIN 预防药物,其中长效G-CSF类药物是最普遍的选择(占所有预防药物选择的68.9%)。在给药剂量方面,92.2% 的医生认为 G-CSF 应采用常规推荐剂量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治疗策略(图3)。

图3 医生对于CIN预防的用药(G-CSF类)及剂量选择

不过,部分医生认为预防给药不能满足所有的临床需求,7.1% 的医生认为预防性用药后CIN的发生率仍在25%以上,2.9%的医生认为预防后仍有超过25%的患者需要降低化疗剂量,5.7%的医生认为超过25%的患者需要推迟下一周期化疗(图4)。

图片 7.png

图4 医生对于预防性使用 G-CSF 后患者CIN发生和转归情况的临床观念

CIN治疗策略

对于发生CIN的患者,42.0% 的医生表示会使用短效 G-CSF 进行治疗,23.0% 的医生表示会使用长效 G-CSF 进行治疗,34.1%的医生表示两种G-CSF都可选择。如果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长效 G-CSF 预防用药的患者出现了 FN,有 61.0% 的医生表示会考虑选择加用短效 G-CSF 进行补救性治疗,3.3%的医生认为无需另外加药,35.7%的医生认为应当视情况而定(图5)。

图片 8.png

图5 医生对于CIN治疗药物及剂量选择的临床观念

沈波教授点评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医生对于肿瘤相关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充分的了解和比较丰富的防治经验,但是也有部分医生对于该疾病的发生和转归情况的认识与临床实际情况之间有一定差距,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CIN 患者的诊疗结果,也提示我们对于CIN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预防措施方面,临床实际与诊疗指南推荐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造血生长因子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等诊疗指南中建议符合条件的患者使用G-CSF等相关药物对CIN进行预防。此次调研显示,92.8% 的医生会对 CIN进行合理的预防性用药,而实际上,在具有CIN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只有79.0% 的患者接受了预防性药物干预。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部分医生认识不足、患者的依从性差、患者经济条件不允许、医保报销政策限制等,另外调研所覆盖的地区、城乡、医院有限,受调查医生以城市三级医院为主,而部分在乡镇、一、二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可能未能接受积极充分的预防和治疗。因此,一方面,加强患者教育、提升患者对该疾病危害性和治疗必要性的认识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应加强对CIN相关知识的学习,制定CIN防治知识口袋书,开发科学、便捷、高效的风险预测模型和诊疗方案小程序可能是很好的帮助手段。


在治疗用药方面,临床医生观念与指南共识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发生FN的患者,包括CSCO、NCCN在内的相关诊疗指南,均推荐短效G-CSF类用于治疗,而长效G-CSF目前暂无推荐用于治疗。但在实际临床中,仍有 23.9% 的医生会选择使用长效G-CSF治疗CIN,34.1%的医生表示两种G-CSF都可选择。这一方面可能是基于长效G-CSF产品使用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对于特定的CIN患者,长效G-CSF可能更具有疗效优势。目前临床关于长效G-CSF的治疗性应用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学依据,这也可以作为药物临床研究的一个探索方向,希望将来能有更充分的医学证据支持这一治疗措施。

沈波教授总结

此次调研填补了我国CIN流行病学、防治现状方面的部分数据空白,也揭示了诊疗观念、临床操作与患者实际情况、指南共识推荐之间存在的差异,提示当下的CIN管理中仍存在尚未满足的诊疗需求,中国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与危害不容忽视,今后临床针对CIN的防治将更加注重全程化、精细化、个体化的管理。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