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实践藿益 | 阿可拉定治疗晚期肝癌肺转移患者,实现10年长生存

2024年03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肝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普遍不容乐观,通常面临较短的生存期。本期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李涛医生分享,一例通过阿可拉定治疗实现长期生存达10年的晚期肝癌双肺转移病例。该肝癌患者在接受阿可拉定治疗前,已经经历了多种局部治疗,但遗憾的是影像学复查发现双肺多发转移瘤,且当时未行系统治疗,导致转移瘤增多和体积增大。然而,在入组阿可拉定的临床研究后,患者的肝脏原发灶控制良好,肺转移灶明显缩小,其余部位未见肿瘤转移,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特邀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黎功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对病例进行总结和点评。

专家介绍

病例分享专家

李涛
主治医师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
主要从事领域:恶性肿瘤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病例点评专家

黎功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会委员
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
中核核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常务理事
北京医学会泛京津冀肝癌放疗协作组顾问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医学参考报放射—肿瘤治疗学频道副主编、特邀审稿专家,《肿瘤临床与康复》审稿专家等职务
主编专业论著3部,参编6部。发表科研论文70多篇,获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人事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首都发展基金、吴阶平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科研项目

病例介绍

基本情况:患者,男性,44岁。
2010-10腹部CT提示肝脏占位,考虑肝癌。穿刺病理提示中分化肝细胞癌(HCC)。
既往史:乙肝病史10年。
初步诊断:肝细胞癌(HCC)。

诊疗经过和复查结果

2010-11至2013-06分别行6次射频消融术。
2013-06影像检查提示门脉癌栓,行放射治疗。
2013-12胸部CT检查发现双肺多发转移,未行系统治疗。
2014-02复查发现双肺转移瘤增多增大,考虑疾病进展。
2014-02-17入组阿可拉定临床研究,每日用药600mg,bid。后持续给予阿可拉定维持治疗。
AFP复查:使用阿可拉定前,患者的甲胎蛋白(AFP)为171.2ng/ml,使用阿可拉定后AFP迅速下降,4个月后恢复至正常范围,用药18个月时AFP依然稳定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图1)。

1.png

图1 阿可拉定治疗前后AFP值变化

IL-6、IL-8、IL-10复查:使用阿可拉定后,IL-8明显下降(图2)。

2.png

图2 基线和使用阿可拉定56天IL-6、IL-8、IL-10的变化

影像学复查:阿可拉定治疗3个月、6个月、16个月、18个月,肝脏原发病灶复查结果显示,肝上肿瘤呈现消融后表现,与服用阿可拉定前比较没有变化(图3)阿可拉定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16个月,肺转移灶复查结果显示,肿瘤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图4-5)。

3.png

图3 阿可拉定治疗前后肝脏原发病灶变化

4.png

图4 阿可拉定治疗前肺转移灶

5.png

图5 阿可拉定治疗后肺转移灶变化

2024-1-27复查CT显示,肝顶部近膈肌处强化灶(图6)。
6.png

图6 2024-1-27 CT


随后消融治疗。

在近期的随访中,患者表示经治疗后,其整体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病例小结

患者,男性,44岁,因腹部CT提示肝脏占位,经穿刺病理确诊为中分化肝细胞癌(HCC)。患者既往有10年乙肝病史。经过6次射频消融术和放射治疗后,患者出现双肺多发转移。2014-02开始参与阿可拉定临床研究,经阿可拉定治疗,患者的AFP水平显著下降并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内,IL-8等炎症因子也明显降低。影像学复查显示肝脏原发灶和肺转移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至今已实现了长达10年的长生存。

病例点评

中国是全球肝癌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的一半,且在中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列第三,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高居第二,乙肝病毒感染是主要的病因。肝癌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有效的系统治疗是关键,它可以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然而长期以来,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治疗方案和疗效都相对有限。

阿可拉定作为一种从传统中药中提取的全新单体小分子药物,是首个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中药1.2类抗肿瘤新药,为晚期肝癌治疗带来了新曙光。它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机制,可通过下调肿瘤细胞中的TNF-α、IL-6、PD-L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基于阿可拉定在III期SNG1705 ICR-1临床研究中展现的疗效和安全性,国内7大权威肝癌指南一致推荐其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药物。

本病例展示了阿可拉定在治疗肝癌肺转移方面的显著疗效。患者既往有10年乙肝病史,腹部CT提示肝脏占位,经穿刺病理确诊为中分化HCC,在经历了多次局部治疗后,不幸出现了双肺多发转移,疾病呈现进展态势。然而,自2014年入组阿可拉定的临床研究以来,患者的AFP水平显著下降并恢复至正常范围,IL-8等炎症因子水平也明显降低,而且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病灶呈治疗后改变,此次检查未见明显活性,肺转移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至今生存状况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这一案例不仅证实了阿可拉定在控制晚期肝癌进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也凸显了其作为治疗肝癌肺转移的有效药物的潜力。展望未来,期待通过更多临床研究来深入探讨阿可拉定在不同肝癌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以期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并赋予他们重拾生命意义的力量。

u5Hn5d0Lj3xYyigIZuREYWtFwrG9x1wB.jpg

责任编辑:Marie
排版编辑:老猫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