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春知客意,花满江城,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继教与科技服务部执行,肿瘤领域多位知名院士和教授参与的肿瘤诊疗指南巡讲项目第一届肺肿瘤诊疗学术大会全国启动会在武汉如期召开。该项目旨在通过肿瘤诊疗指南巡讲,邀请国内肺部肿瘤领域权威专家对学术前沿资讯和诊疗经验开展深入交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肺癌规范化诊疗的认知和能力,完善肺癌患者全程管理,改善肿瘤患者愈后,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启航新篇
开场环节由中国抗癌协会继续教育与科技服务部阎昭部长主持。大会主席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王瑛教授分别致辞,对项目的开展寄予了高度肯定和期望。
于金明院士对众多知名专家的到场表示欢迎,并提出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新报道和WHO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已跃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因此肺癌的规范化诊疗变得更为重要。他指出,通过共同探讨肺癌诊疗前沿进展和患者全程管理,该项目将对临床患者和基层专家的医疗知识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程颖教授肯定了中国研究者在肺癌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创新方面的贡献,并强调了药物不良事件的重要性。她提出了解决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规范化诊疗问题,并分享了CDK4/6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预防方面的积极效果,希望新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机会和希望。
王瑛副理事长介绍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该指南汇集了国内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为肺癌等瘤肿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权威指导。她表示,该项目通过邀请国内肺癌领域知名专家进行现场授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活动,旨在帮助基层医院掌握最新的诊疗理念和技术,提升肺癌诊疗能力,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项目,为提高我国肺癌诊疗水平和改善肺癌患者预后做出贡献。
阎昭教授感谢各位领导对中国抗癌协会继续教育与科技服务部项目的重视和支持,并邀请大会嘉宾共同启动项目。在现场三百余位专家的见证下,2024肿瘤诊疗指南巡讲项目-肺癌篇全国启动会正式揭幕,扬帆起航!
接下来,由中国抗癌协会继续教育与科技服务部项目负责人王雨萌老师从项目背景、规划、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该项目将在全国36个城市的100多家医院开展肺癌诊治指南巡讲活动,旨在提高行业专业学术水平,促进医疗机构肿瘤诊疗同质化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实践活动等内容形成专家共识,实现成果产出,推动肺癌领域的发展。
随后,在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安文教授的主持下,开启学术交流第一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深入讲述了《局部晚期肺癌基于分子分期分型MDT策略与优化》的学术内容,并通过多病例展开分析讨论,提出了MDT诊疗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肺癌全程管理的个体化概念。
山东省肿瘤医院滕菲菲教授全面介绍了《全球肺癌创新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治疗策略》,从全球肺癌创新药物研发现状概览、免疫/非免疫肿瘤学创新药物研发亮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指出了NSCLC靶向治疗的突破和挑战。
在大会的第一篇第一轮圆桌对话环节中,专家们针对授课内容的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陈鹏教授就国内新药研发现状做出点评,强调了国内制药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四川省肿瘤医院姚文秀教授认为,目前肺癌治疗呈现出个体化、精准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多学科治疗分型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国内药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安文教授总结针对国内众多新药的上市,尤显MDT的重要性,挑选合适的病人、适合的时机、正确的药品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是有效保障,做到“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治疗”。
随后,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深度解析了《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与治疗策略》,讲述了TME对肿瘤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靶向TME的治疗策略。
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在《中国肿瘤化疗相关骨髓抑制及临床管理现状调研报告》中首次分享我国CIM相关的大型流调数据结果,呼吁关注肿瘤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管理现状,提高管理能力和规范诊疗。
第二轮圆桌对话环节,宋启斌教授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波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军教授对肿瘤微环境和骨髓抑制相关议题发表了意见,专家们认为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实现对微环境的调控作用,除此之外列举了国内目前开展的研究,无论是针对肿瘤自身微环境还是免疫细胞,在未来五年都会有重大进展。随着肿瘤进入精准治疗时代,骨髓抑制预防性和保护性用药,可以保障临床治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见微知著
大会第二篇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波教授主持,本篇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发表致辞,重点讨论了肺癌治疗病例分享、骨髓保护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规范化应用。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陈鹏教授深入讲述了《CDK4/6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介绍了CDK家族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针对陈鹏教授讲述的内容,金波教授协同青岛市中心医院刘洪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海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徽教授、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张宗城教授进入“专家视角”讨论环节,共同就CDK4/6抑制剂应用前景及探索方向展开探讨。专家们一致认同CDK4/6抑制剂经过基础研究、临床数据和临床应用的认证,对化疗后骨髓有保护作用,同时专家们对药物的应用时机、剂量和联合免疫治疗等展开深入探讨。
接下来,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姚文秀教授主持,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张露教授就《晚期一线SCLC化疗后骨髓保护用药实践临床案例详解》展开介绍,分享实战中对小细胞肺癌诊疗病例实施“早预防,早保护”避免化疗间歇期出现感染风险及处理相关症状费用的成功案例,保证患者化疗足剂量足疗程进行,达到肿瘤评估预期效果。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叶书成教授分享《老年SCLC患者骨髓保护用药实践临床案例详解》,讲述老年患者在曲拉西利临床应用中成功实例并提出治疗中的思考。
针对上一环节讲述的内容,姚文秀教授携手南京市胸科医院方申存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高广辉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郏博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梁媛教授共同进入“专家视角”讨论环节就曲拉西利临床患者应用和CIM不良事件相关话题展开讨论。专家们肯定了曲拉西利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安全性以及骨髓保护作用,期待进入医保,造福患者。
随后,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钟殿胜教授主持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丽教授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肺鳞癌联合首选》报告中表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是肺鳞癌联合首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免疫治疗加化疗治疗肺鳞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钟殿胜教授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李勇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秦颂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伟新教授共同进入“专家视角”讨论环节,就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治疗肺鳞癌展开经验讨论。专家们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无论是在局晚期还是晚期肺癌都有很重要的治疗地位,因其普适性、安全性高和可选择药品少等原因临床会出现超适应症用药,但在应用中也会有局限性比如副作用、医保限制、使用不便等问题。
接下来学术汇报环节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康生教授主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许斌教授讲述《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应用》,许教授介绍恶性胸腹腔积液会在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患者中发生,在免疫疗法和抗血管生成疗法对其治疗的探索中发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管新生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达到治疗的效果。
随着许教授授课结束,顾康生教授引导进入“专家视角”讨论环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何白梅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波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赵敏教授共同就胸腹腔积液治疗及药物使用做深度探讨。专家们讨论治疗胸水需要个体化诊疗,同时肯定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基础治疗作用,期待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会总结
大会最后,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做结尾致辞。此次盛会邀请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围绕肺癌规范化诊疗展开多学科、多维度探讨,从肺癌多学科多分型治疗、肺癌创新药物介绍、肿瘤微环境认知、骨髓抑制相关数据调研、肺癌治疗成功病例分享、骨髓保护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规范化应用等方面进行学术报告的交流,内容丰富,讨论热烈,参会嘉宾受益匪浅,学术活动得以圆满完成。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先声再明医药有限公司的支持,为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帮助。希望在未来的合作中,共同推动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