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刘卫平教授:基于前沿,聚焦热点,共探淋巴瘤诊疗新进展

2024年03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3月1日上午,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主办,四川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回顾2023,展望2024”暨国家淋巴瘤质控会议在羊城广州隆重举行!在大会现场,【肿瘤资讯】小编特别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卫平教授以本次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大会主席的身份谈谈会议召开的意义,并就当前淋巴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进行探讨。

刘卫平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学科主任
成都市医学会病理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卫健委“国家淋巴瘤质控中心”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曾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副主任
曾任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3届)
曾任CACA淋巴瘤专委会副主委,病理学组组长(2届)
CAP国际评审员

汇聚智慧,探索前沿,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的开展意义与影响

在过去几年中,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大量创新药物的应用和推出,极大地提高了淋巴瘤的精准诊断、治疗以及疗效。本次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的开展对于促进中国淋巴瘤诊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次会议强调了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是对医疗专业精神的体现。在淋巴瘤的诊断过程中,精准、细致的检查与分析是确保治疗方案合理有效的关键。而治疗的质量控制,则要求医生严格遵循临床规范,科学合理地运用药物和治疗技术,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次,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国内淋巴瘤专业的顶级专家学者,立足于当前中国淋巴瘤临床诊治实践,紧密追踪2023年国际淋巴瘤的最新进展,促进了与会者之间的交流,为广大肿瘤学临床与科研工作者呈上了一场高层次、高水平和高质量的肿瘤学学术盛宴。

最后,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从而使更多患者受益。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与探索,我们将能够在淋巴瘤的诊治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创新驱动,共筑未来,当前淋巴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

本人作为一名病理医师,拥有数十年在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包括淋巴瘤诊断领域的工作经验。自2001年第3版WHO淋巴分类发布以来,强调了淋巴组织肿瘤病理诊断的四结合原则,即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和细胞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的四结合。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NGS)技术从研究领域逐渐转向临床应用,其为淋巴瘤的诊断、分子机制研究、临床危险因素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展望未来,淋巴瘤的诊断可能会更多地依赖于基于NGS的多分子、多基因检测。这种综合评价不仅涉及肿瘤的精确分型,而且直接关系到患者在初始治疗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因此,多基因NGS测序在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以及愈后评估和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预计将成为未来关注的重要焦点。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H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