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同心协力,强势开局:听胸外大咖畅谈可切NSCLC“长安之道”

02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岁末年初,欣欣向荣!2024年1月24日,由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发起的“胸外科前沿技术与诊疗分享会暨NSCLC免疫治疗病例解析项目引航沟通会”盛大召开。本次会议邀请诸多国内肺癌领域胸外科大咖,恰逢免疫治疗正式进入中国可切NSCLC临床实践一周年之际(基于CheckMate 816研究,2023年1月,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NSCLC新辅助治疗的免疫肿瘤疗法),各位专家共同回顾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领域的进展,以探索性、前瞻性的视角分享特色诊疗经验并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与交流,以期实现NSCLC患者的诊治目标(即从患者获益角度出发,以更少药物,获得“长生存,安全佳”的治疗成果),进而促进中国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肿瘤资讯】特别整理此次会议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蓄势待发,“长安”起航

会议伊始,在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教授的主持下,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姜格宁教授发表开场致辞,专家表示,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开启了可切NSCLC治疗的新格局,以CheckMate 816研究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改变了外科治疗的理念。随着临床实践的推进与验证,如何把系统治疗和手术配合好是当前与未来都会面对的重要问题。希望诸位专家聚焦可切NSCLC免疫治疗热点话题,发表真知灼见,碰撞学术火花,进而优化免疫治疗策略,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希望更多中国NSCLC患者有机会接受新的治疗技术、治疗理念,治疗效果达到世界前沿水平;期待NSCLC免疫治疗病例解析项目顺利开展。感谢各位医生同道参与本次会议,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图片1.png

百家争鸣,“长安”论道

篇章一:术新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谭锋维教授的主持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邵文龙教授带来题为《无管微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驱动肺肿瘤筛诊治康卓越全流程》的主题分享。结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诊疗及科研经验,他指出,传统肺癌血清标志物检测早期肺癌灵敏度低,而ctDNA甲基化在肿瘤早诊中具有诊断价值。基于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发了“影像AI+血液DNA芯片+电子病历”早诊系统,解决CT筛查假阳性率高的“重大问题”;并建立广泛纵隔瘤(包含肺癌纵隔转移)的检测和诊断系统,大大提升了诊断准确率;开发了AI结合呼吸门控的机器人引导穿刺定位技术、新一代微创手术-无管‘Tubeless’手术、裸眼3D手术显示及术中结节实时导航定位支撑的融合手术、全球首台裸眼3D腔镜显示系统、首例裸眼3D+蛇形臂单孔腔镜机器人开胸手术、智能算法导向的肺癌机制研究、AI智能录像分析替代冰冻病理等前沿技术,并制定无管微创Tubeless 3项国际专家共识,已基本解决早期肺癌诸多问题。

图片1.png

宁波市第二医院赵国芳教授的主持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岳东升教授分享了题为《临床视角下药物研究发展的启示》的学术汇报。岳教授从临床医生“遇见” 临床研究、可切除NSCLC免疫治疗研发Milestone、“预见”临床研究的未来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他强调,NSCLC的临床研究已从传统化疗药物发展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纵观可切除NSCLC免疫治疗关键研究,CheckMate 816研究是首个在可切除NSCLC新辅助免疫治疗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研究,奠定了可切NSCLC免疫治疗的“基调”。自2021年起,CheckMate 816研究多次公布数据,基于该研究数据发布的高频率和多视角,为临床专家带来科研方面的启示。新型药物及免疫联合治疗模式、Biomarker指导下的精准化治疗是肺癌免疫治疗的探索方向。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中国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中国研究者主导的研究数量快速增加,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唱响“中国之声”。中国临床医生应积极参与国内外临床试验,补齐短板,实现合力共赢。

图片2.png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骆金华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棣教授进行了题为《早期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的注意事项》的学术分享。结合相关案例,葛教授强调:①应全程关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手术可诱发irAE的发生,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多学科协作,避免不可逆的损伤发生。②新辅助免疫治疗后手术难易程度相差很大,腔镜或微创手术都是合理选择无需刻意;手术难度似乎并不大于靶向或化疗后病人。③手术难度跟最终疗效(pCR,MPR)似乎时常不相关,而与治疗前的病灶有关(中央型,大血管累及)。④随着临床病例增多,似乎新辅助免疫治疗手术后并发症比常规手术多,也多于新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相关,BPF等)。⑤术中探查不可切除的病人如何判断疗效,从worst case看仍有pCR可能。对于如何选择最佳治疗策略,临床CR病人避免手术伤害和风险是现实考量。

图片1.png

篇章二:例灼见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真发教授主持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秘书长朱姝女士进行了全国医疗质量提升计划-肺癌规范化诊疗行动暨新辅百例规范治疗行动项目介绍。

图片2.png

朱秘书长介绍,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计划于2024年发起“全国医疗质量提升计划-肺癌规范化诊疗行动暨新辅百例规范治疗行动项目” ,旨在通过对临床实践经验的交流与思辨,助力全国肿瘤学界科研与临床的进步,切实惠及更多患者,期待更多专家广泛参与其中。

随后,在全体嘉宾的共同见证项目盛大引航仪式。

图片1.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永德教授的主持下,解放军总医院薛志强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宋平平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高阳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明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王长春教授围绕免疫治疗推动可切NSCLC治疗模式的演变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几位教授共同表示,免疫治疗为可切NSCLC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机会;CheckMate系列研究从Ⅰ期研究,Ⅱ期研究到两个大型Ⅲ期研究证实, NIVO是可切NSCLC免疫治疗的引领者;各大Ⅲ期研究均证实,Ⅲ期患者获益显著;新辅助免疫治疗降期缩瘤效果明显,为部分潜在可切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开展更多研究;Ⅱ期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仍然悬而未决。何建行教授、王长利教授进行精彩点评并发表真知灼见,引人深思。

图片1.png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闫小龙教授的主持下,深圳市人民医院王光锁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魏煜程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左剑辉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瑜教授围绕可切NSCLC免疫治疗关注方向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几位教授表示,NSCLC新辅助化疗的pCR极低,通常不适合作为疗效指标;但随着免疫治疗等高效新疗法的加入,早期肿瘤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pCR率显著提升,pCR作为替代重点的地位越来越高。在早期NSCLC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中,ctDNA检测结果被认为具有指导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未来仍需要持续探讨。辅助治疗阶段的不良事件(AE)管理也需要非常重视。关于新辅助用药问题仍需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何建行教授、王长利教授进行权威点评并分享临床诊疗经验,引发学术碰撞。

图片1.png


砥砺前行,“长安”守护


会议最后,何建行教授、王长利教授进行总结致辞,两位教授共同表示,感谢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所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感谢参与本次会议的专家同道积极分享临床诊疗经验、发表权威见解,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带来精彩学术盛宴。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对广大临床医生有所帮助,希望今后广大专家同道能够齐心协力、精益求精、持续探索。CheckMate 816研究为NSCLC免疫围术期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里程碑式”重大意义。期望在此基础上,未来不断开展更多NSCLC免疫围术期治疗临床试验,共同推动肺癌诊疗事业不断前行。本次会议圆满落幕!

图片1.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