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论著 |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数据权威发布

2024年02月02日
来源:JNCC癌症科学进展

Han B, Zheng R,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4(1):page. DOI: 10.1016/j.jncc.2024.01.006

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最新数据,在JNCC上发布 2022年 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本次发布的结果为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联合测算,与IARC发布的GLOBOCAN 2022的中国数据保持一致且同步发布。中国肿瘤登记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获得国内外一致认可,更新的恶性肿瘤负担数据能够为肿瘤防控和国家健康战略实施提供更客观的基础数据。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基本情况

新发病例: 482.47万
世标发病率:201.61/10万
男性世标发病率高于女性
(209.61/10万 vs 197.03/10万)


表1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 # 使用Segi世界标准人口进行年龄标准化


图1 中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万人)


图2 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顺位


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分布

全癌种的发病率在0-34岁年龄组相对较低,从35-39岁年龄组开始显著增加,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
男性在 25-54 岁的发病率低于女性,在 6 0 岁以上则高于女性。


图3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分布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基本情况

总死亡人数: 257.42
世标死亡率: 96.47/10万
男性世标死亡率高于女性
127.49/10 vs 67.81/10 万)


表2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估计

* 女性乳腺癌; # 使用Segi世界标准人口进行年龄标准化

图4 中国全癌种死亡人数(万人)


图5 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及顺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年龄分布

全癌种的死亡率在40-44岁年龄组后显著增加,并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 。
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

图6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年龄分布


2000-2018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

发病趋势

全癌种 标化 发病率 平均每年 增加1.4%

上升:
男性: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
女性:甲状腺癌、子宫颈癌、子宫体癌、肺癌、乳腺癌
下降:

男性和女性 :食管癌、胃癌、肝癌


死亡趋势

全癌种 标化 死亡率 平均每年 下降1.3%

上升:

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女性:子宫颈癌、卵巢癌

下降:

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肝癌


总结与展望


肿瘤仍然是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癌谱结构仍然呈现发达国家癌谱与发展中国家癌谱共存的局面。

中国 2022年估计的 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增加,发病数的增长一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二是随着公众肿瘤预防意识的提升和更便捷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加肿瘤体检及国家筛查早诊早治项目,更多的肿瘤病例被及时检出。死亡数的增长更多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

肺癌是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胃癌,死亡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在2000-2018年期间, 全癌种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3%,尤其是食管癌、 胃癌和肝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反映了中国长期坚持上述肿瘤综合防治工作,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逐步推广上消化道肿瘤筛查的初步效果。

未来应继续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和肿瘤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具体要求,在危险因素综合防控、肿瘤筛查、早诊早治、规范化诊疗等重点领域稳步推进,力争在2030年初步遏制肿瘤负担上升势头。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cz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cz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