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吴”约而至 | 2023年肺癌大事件圆满收官

2023年12月3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对于肺癌领域而言是充满收获的一年,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都收获颇丰,早期、晚期全面深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创新药物百花齐放,捷报频传,多项临床研究都对国内外临床实践产生了影响,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探索不息,学术不止。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向前;总结经验,是为了再度突破。2023年12月29日,万众瞩目的2023肺癌年终大盘点如约而至,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再度携手多位国内顶尖肺癌专家,回顾这一充满考验和挑战的一年。

开幕致辞

大会伊始,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根教授的主持下,特邀嘉宾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莫树锦教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吴一龙教授分别作开幕致辞。

黄诚教授表示,很荣幸邀请到吴一龙教授来福州召开肺癌大事件。2023年是肺癌大年,多项临床研究改变了国内外的临床实践。2023肺癌大事件由吴一龙教授等专家牵头,邀请多位中青年专家对话交流,体现了肺癌领域的传承。会议内容涵盖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相信与会者将收获巨大。

莫树锦教授表示,每年肺癌领域都将发生很多改变,此次大会旨在回顾前沿进展对于临床实践的改变,展望未来一年将取得的重要突破,本次大会汇聚老中青多代肺癌专家,期待共同携手,为世界肺癌领域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吴一龙教授表示,期待本次大盘点可以梳理过去一年肺癌领域的进展,展望新一年的变化,同时,也更加期待与青年医师的对话,共同探索中国肺癌领域的美好明天。

Session 1 访谈篇

大咖对话青年英才 · 我和我的2023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的主持下,青年英才代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黄龙医生、广东省人民医院黎扬斯医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敬勋医生、福建省肿瘤医院徐贻佺医生、四川省肿瘤医院周进医生参与了本环节的对话。青年医生们向吴一龙教授与莫树锦教授汇报了在过去一年间的学术成果与研究感悟,与两位专家分享了在学习、工作与研究中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提出了研究与临床工作中的疑问,包括开展临床研究的方向选择、肺癌脑转移的诊疗与管理、工作与个人生活的时间分配管理、CTONG YOUNG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吴一龙教授与莫树锦教授也分别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一一进行了解答,为中青年医师的临床工作提出了展望,介绍了CTONG YOUNG的设立初衷,希望青年一代医生在CTONG YOUNG的帮助下,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造福更多肺癌患者。

学科建设管理 · 巅峰对话

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的主持下,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周清教授和潘燚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李子明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根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慧娟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峰教授针对学科建设管理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周清教授分享了CTONG开展研究者发起的研究(IIT)的相关经验,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性,CTONG的成员中,吴一龙教授等大咖提出创新看法,参与成员则以各种身份参与研究,CTONG成员团结一致,在研究各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吴一龙教授则强调从临床中发现问题,是研究开展的基础。褚倩教授则指出学科发展应与医生个人发展有机结合,作为学科带头人应具有奉献精神,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并密切关注青年医师的成长。李子明教授表示,创新是研究开展的重点,应关注更早期的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为开展具有“个人标签”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林根教授也分享了学科建设的经验,指出学科管理本身也需要学习摸索,学科建设需有明确目标,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并消化吐纳、融会贯通,关注团队成员感受并积极进行内部沟通,针对不同的团队成员设置不同的发展目标。王慧娟教授表示青年医师的成长需要志同道合的同辈携手合作,积极向前辈进行学习,对待后辈则要培养其科研兴趣。在设计临床研究时需考虑落地可执行性。叶峰教授则分享了亚专科建设、年轻博士培养、科室建设面临的难题以及面对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各中心学科带头人分享过后,黄诚教授与吴一龙教授也各自针对学科建设发表了看法与观点。黄诚教授表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中的关键,一位优秀的引路人是学科成功的一半,学术带头人应注重提高自身格局,具有宽阔胸怀,处理好与上级、下属的关系。吴一龙教授则强调了身为学科带头人应具备“务实,包容,前沿”的特质,一支高度凝聚的团队才能走得长远。

Session 2 盘点篇

2023年肺癌大事件

大会的重头戏是由吴一龙教授带来的2023年肺癌领域大事件盘点。吴一龙教授首先回顾了2023年NEJM、Lancet发表的肺癌领域临床研究以及NMPA、FDA批准上市新药/新疗法的整体情况。

随后,分别针对围术期系列研究、联合治疗系列研究及以病人为中心的这三类重要研究进展,分享了新的思考和启示。吴一龙教授强调了在围术期治疗中减量治疗理念的关键意义,并以此针对辅助化疗的必要性、微小残留病灶(MRD)的作用、最佳治疗模式等多个关键问题分享了看法。免针对联合治疗,吴一龙教授分别围绕联合化疗、抗血管等不同的联合治疗模式进行了分享,强调了联合治疗“高效、低毒、方便”的三大要求和探索方向,并着重指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概念,未来这一模式或将成为临床研究的开展方向。

对于2023年的关键临床研究,吴一龙教授邀请与会专家们分享了各自心中印象深刻的关键临床研究,专家们也分别针对ADAURA、ALINA、CheckMate-816等重磅研究进行了讨论。吴一龙教授则总结为围术期系列研究、联合治疗系列研究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研究这三大类研究作为2023年的关键研究。

Q&A

在学术分享之后,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2023年度肺癌大事件,与吴一龙教授进行了学术探讨。专家们对于MRD在晚期肺癌中的应用空间、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治疗研究设计、新辅助靶向治疗模式的可行性、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抗体偶联药物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探索等提出了疑问,吴一龙教授一一予以解答,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为中青年医师给予了热切的希望。

会议总结

大会及至尾声,吴一龙教授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会议吸引超856万观众观看,体现了肺癌在国内受到的高度关注。期待在新的一年,肺癌领域能够收获更多成果。

知己相聚,明年再见!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YC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