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聚声势,术精准——汇聚前沿思想,共探早期肺癌精准诊疗新步伐

2023年12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肺癌的诊疗之路道阻且长。多方医疗为肺癌诊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共同前行,引领创新科研、解码探索肺癌生命之路。为更多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肺癌的诊疗迈入了精准化、个体化时代。


为了及时传递前沿进展,提高临床医师的肺癌诊疗水平,把握肺癌诊疗的新风向,助力中国肺癌诊疗事业的发展和诊疗能力的提升,2023年12月23日,早期肺癌精准诊疗峰会在延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顶尖肺癌领域专家、共话肺癌精准诊疗前沿进展,探索肺癌精准诊疗未来发展方向,分享临床精准诊疗经验体会。

菲1.jpg

大会特邀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车成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王子彤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世东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内容;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楠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文亮教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郭晶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诗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徐然教授受邀为会议讲者;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蒋力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强勇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俊丰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春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张立新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冯长江教授担任会议讨论嘉宾。

会议开篇,大会主席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车成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王子彤教授分别致辞,道出整个会议的主旨与期望:

车成日教授表示:“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忆来路坎坷征途,看今朝治疗现状,展未来研发探索。集多方之力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更好地惠及中国肺癌患者,为患者带来长生存福音之光,祝愿大会圆满召开”。

菲2.jpg

图1. 车成日教授致辞

王子彤教授谈到:“中国的肿瘤领域在不断的创新突破,迎来的肺癌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今肺癌治疗提倡早诊早治,为患者提供精准化和个体化的治疗模式,这是治疗领域里的一道难关,也是一种挑战。因此更加需要不断地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临床的治疗水平,希望我们可以在肺癌领域迈出更大的步伐,也希望会议交流让大家收获加倍,希望早期肺癌精准诊疗峰会顺利开展。”

菲3.jpg

图2.王子彤教授致辞

第一部分:围术期大事记

 会议进入学术环节,以患者为中心的初衷,伴随着中国肺癌诊疗的发展,为肺癌蓬勃发展之路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第一部分开篇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世东教授担任主持。

菲4.jpg

图3.徐世东教授主持

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楠教授围绕《NSCLC围术期靶向治疗大事记》进行分享:“ADAURA研究奠定了奥希替尼辅助治疗IB-IIIA期EGFR突变NSCLC的标准治疗地位,证实辅助靶向治疗能带来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双重获益,受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奥西替尼辅助治疗;国际III期NeoADAURA研究(奥希替尼±化疗)数据尚不成熟,但是值得展望其疗效的进步与安全性;可切除早期NSCLC围术期靶向治疗目前仍存在一系列临床问题,如辅助靶向治疗的最佳时长、 I期人群是否需要辅助靶向治疗、围术期IO能否代替靶向治疗等等,均需更多地研究探索,挖掘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以临床决策。”

菲5.jpg

图4.孙楠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文亮教授分享《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大事记》,免疫治疗在NSCLC围术期进行了多项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早中期NSCLC患者带来了诸多临床获益;今年的ASCO年会上,也提到不同于既往仅强调新辅助治疗或仅强调辅助治疗的研究,两项“新辅助+辅助”的全程免疫治疗模式研究公布了数据,带来的短期疗效数据令人振奋;值得一提的是AEGEAN是全球首个围术期免疫 “夹心饼”模式用于可切除NSCLC报道阳性结果的III期研究,围术期度伐利尤单抗治疗方案带来统计学确证的三重疗效获益,且安全性良好;但在实际临床上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需要接受“夹心饼”模式,需要我们对比病人情况,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仍存在诸多临床问题有待解决,如治疗模式的选择、治疗人群的筛选、其他新型治疗方案的探索。

菲6.jpg

图5.刘文亮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第二部分:探索围术期标志物

推动医学规范诊疗前沿探索,期望以精彩的学术碰撞,共同探索肺癌医学的未来及新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开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王子彤教授主持。

菲7.jpg

图6.王子彤教授主持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郭晶教授分享《NSCLC围术期生物标志物探索》:“随着靶向治疗在NSCLC中的广泛应用,生物标志物检测已成为指导治疗选择和优化临床结果的关键; NSCLC NCCN指南推荐:可切除NSCLC围术期系统治疗进行PD-L1、EGFR和ALK检测。NSCLC新辅助靶向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目前主要为EGFRm,但是EGFR-TKI单药或者一二代EGFR-TKI联合放化疗的早期研究表明疗效仍有待提高;对于可切除的 NSCLC,在诊断时应尽早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并且有必要收集足够的活检样本。可切除EGFRm I-IIIB期 NSCLC R0后,辅助奥希替尼为标准治疗方案,不用考虑患者是否接受辅助化疗,均能有九成患者达到临床治愈,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在免疫治疗中获益,晚期 NSCLC 的靶向治疗及可切除 NSCLC 的辅助靶向治疗经验亦是如此。对于可切除 NSCLC以选择最佳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菲8.jpg

图7.郭晶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关于以上话题,王子彤教授主持,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蒋力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强勇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俊丰教授分别展开了相关讨论,并对此次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菲9.jpg

图8.王子彤教授主持,蒋力教授、强勇教授、王俊丰教授讨论环节发言

蒋力教授表述:“目前针对术后靶向辅助治疗,都会根据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情况制定个体化计划;在多个病例的总结过程中,对于术后未达到pCR的患者强烈建议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加上化疗,单药维持治疗一年或者两年则根据患者情况;EGFRm IA期一直较为关心的问题;是否要进行辅助治疗,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严格选择;高危因素患者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治疗的方式建议与患者积极沟通。”

强勇教授强调:“通过ADUARA的研究,我们发现数据是令人惊艳的,疗效卓越,临床上的治疗更多考虑医保用药,目前患者治疗定制的则需要与患者沟通;在面对pCR达到的患者,我们仍选择“夹心饼”的治疗模式;对EGFRm IA期R0术后患者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种类呈现较多,无论是突变或者无突变,再者还是具有高危还是低危因素的患者,这样的实验是很难设计。我们现在的多项研究都为临床上提供了有力的循证,但对于患者的治疗之路我们仍需要探索。”

王俊丰教授说到:“结合临床的经验来看,对于靶向问题,既然OS呈阳性结果,那么我们在术后辅助当中有靶打靶,尤其是奥希替尼在EGFRm IB期中它是唯一一个拿到阳性结果的,因此在与病人沟通时,我们就有依据与病人沟通;对于新辅助免疫,在临床实践当中,化疗和免疫都需要与内科沟通,所谓的手术的影响则是根据个体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医生要根据哪些是高危因素都是有证据可循的,对待不同分期的高危患者,我们则又需要给出合理的指导和解释。”

第三部分:精准肺段切除术

医学之路漫漫任重道远,无畏前路困难,只为抵达更高的医学之巅,为患者带来更规范的治疗。第三部分开篇由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车成日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诗杰教授分享《肺段切除规划和实施的初步体会》:“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的核心是保证切缘、保护肺功能和追求有质量生存,在手术过程中实施是需要耐心的,包括我们在手术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的手术辅助工具,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肺段切除作为精准外科手术的代表术式之一,其原则是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切除病变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健康肺组织,其基础是精准解剖,其临床实施需要通过规范的技术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实现。在精准肺段切除技术流程中,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可以重建肺血管、支气管和肺结节,辨认解剖变异和结节的解剖归属,针对肺段解剖复杂和肺结节位置多样的难题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在精准肺段切除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菲10.jpg

图9.张诗杰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徐然教授围绕《精准肺段手术经验分享》提到“传统胸腔镜手术虽然切口微创,但气管插管损伤与麻醉药的副作用,易造成各种系统并发症,未能达到精准治疗的要求,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首先应特别注意做好术前三维重建及精准手术规划,以便之后整个手术的顺利实施。其次,在术中需要将重要结构进行游离,然后与术前三维重建进行一一比对,确认之后实施精准切除。最后,术后需再次进行三维重建,以便验证手术实施效果、判断手术成功与否。与此同时,如何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此外,当前也有一些非常好的临床试验在帮助我们判别什么样的IB期患者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治疗,比如目前一个新的检测方法——应用术后病理NGS检测结合特殊算法来辅助TNM高复发风险的分层分期,以此判别出更高风险的患者,最终实现为患者制定一个以手术为主,保持高度个体化、高度选择性的治疗方案。”

菲11.jpg

图10.徐然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关于以上话题,张诗杰教授主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春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张立新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冯长江教授分别展开了相关讨论,并对此次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菲12.jpg

图11.张诗杰教授主持,徐春教授、张立新教授、冯长江教授讨论环节发言

徐春教授提到:“机器人清扫有独特的优势,针对淋巴结的清扫会有更多角度的把控,但会容易造成淋巴结破碎;关于R0切除我们更多考虑术前辅助情况,精准的术前区域规划对R0切除是具有意义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无论术前术后我们都要有自己的策略;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面对外科治疗挑战更多的是做好自己。”

张立新教授谈到:“机器人清扫功能更多考验临床医生的操作能力,当然三维成效有助于手术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关于R0切除的范围是较大的,针对早期的肺癌,关注肿瘤的分期是必要的,而局部切除就非常具有考验了;当下的外科治疗,术前探讨手术规划与病人沟通是具有挑战性的,术中的手术规范和精准操作又是一大挑战,因此我们多方学习,要有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冯长江教授强调:“机器人清扫优势与传统的操作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临床手术不断受益;而R0切除仍需要我们做好术前规划,要有耐心和能力;目前的手术的质量和数量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各种之一,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

大会总结

本期的大会在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充分的讨论中进入了尾声,王子彤教授进行总结:“感谢阿斯利康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会议,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问世及快速发展带领肺癌诊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合理应用靶向、免疫治疗将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同时,也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临床知识,提高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最终惠及患者,希望日后我们有更多的碰撞和交流,为我国肺癌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

菲13.jpg

图12.王子彤教授总结致辞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rac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