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名家专访】第19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 | 孙惠川教授专访:推动肝癌转化治疗进步,加速我国肝癌治疗水平提升

2023年12月0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11月18日,第19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在金城兰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我国肝癌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学术内容涵盖了肝癌治疗与研究的各个不同领域,也紧扣肝癌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可谓是肝癌领域的一场饕餮盛宴。在会议举办期间,大会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就会议内容、个人科研临床经验及肝癌转化治疗的进展等发表见解,【肿瘤资讯】特此报道。

孙惠川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青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肝脏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学组秘书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2019、《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版撰写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意义重大,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促进我国肝癌诊疗水平的提升      

孙惠川教授: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已走过十八载,本次大会将会议地点首次选择在西北地区举办,其原因是,长期以来,西北地区一直在肝癌研究领域亟需更多支持。目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院已经迁至兰州,此举凸显了国家和广东省对兰州肿瘤防治事业的支持。而本次会议的举办也代表着会议主办机构对兰州、乃至西北地区肝癌防治事业的关注。

其次,近年来,尽管疫情给学术交流活动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肝癌领域却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特别是在系统治疗方面,治疗选择的日益增加,使肝癌患者治疗疗效得到较大提升,这不仅对晚期患者的生存延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逐渐改变早期和中期肝癌的治疗选择。目前,随着多学科诊疗(MDT)理念的建立和发展,肝癌患者的生存获益已得到明显提高,相信这一模式定能够为中国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并提升中国肝癌学术水平。

深耕不辍,肝癌领域的科研及临床经验     

谈及个人在肝癌科研及临床方面的经验,孙惠川教授首先指出,其实自己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当中;其次,感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给予的学习、交流平台,可以使自己与全国肝癌领域的著名先驱一起工作。耳濡目染之下,先驱们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的热情以及严谨的治学和工作态度无不影响着个人的成长,激励着本人在自身领域中不断超越,为肝癌研究贡献力量。孙惠川教授还表示,自己很幸运能够得到各大临床研究的支持。相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研所的所有成员都能从该平台中受益,因为这一平台能给予各级医生职业发展和研究探索提供相应的支持。此外,肝癌领域也正值快速发展期,我们年轻一代的临床医师应肩负起责任和使命,进一步促进我国肝癌诊疗水平的提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最终目标。

未来可期,肝癌转化治疗的探索与发展方向     

孙惠川教授:肝癌治疗领域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但已初步显示出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可能带来的根治性的希望。传统治疗模式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极低,数据显示患者的生存不足1年,甚至仅为几个月的时间[1]。然而,系统治疗进入肝癌领域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提高至20~24个月,但这仍不符合患者的最终期望,即彻底治愈疾病。所以,医生们有责任帮助患者实现这一期望,转化治疗是其中一条可行性途径。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化治疗成功后,再行外科手术或可为肝癌患者带来较大的治愈可能性。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数据,约50%肝癌患者生存可超过4年,甚至5年以上,即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现良好迹象。而且,很多经过转化治疗的患者可不再长期用药。因此,转化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长期处于无需用药的无瘤状态,而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正不断增加。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转化治疗疗效较好,但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助力肝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实现,未来需进一步确定如何识别患者对系统治疗药物的反应、如何预测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有效标志物、如何筛选治疗优势人群,以及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豁免手术的肝癌人群等。期待与全国肝癌领域的专家共同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真正推动肝癌转化治疗发展,推动我国肝癌临床治疗进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r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nna


参考文献

[1] 靶向免疫联合局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 肝癌电子杂志. 2023,10(3):1-11.

患者指南系列丛书,点我领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