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3EHA现场直击】王欣教授:瞄准老年DLBCL患者需求,探索更佳联合方案

2023年06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于当地时间6月8日~6月1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作为血液领域的国际盛会,会议汇集了来自全球知名的血液专家、最前沿的领域进展和创新性临床研究数据。伴随着国内血液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研究者在今年EHA上也贡献了很多创新性疗法和临床数据。【肿瘤资讯】在现场特邀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欣教授,解读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需求,以及本届EHA大会上针对这一患者群体的研究进展。

王欣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
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
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特殊津贴特聘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血液协会ASH会员

老年DLBCL患者群体扩大,临床需求亟待满足

王欣教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手段正在不断演进,疗效已经取得了显著改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也在逐年提高。然而,目前老年DLBCL患者的治疗方案还没有统一,疗效也不够理想。随着全球和中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80岁以上DLBCL患者将逐渐增加;亟待为这部分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满足其临床需求。国内针对此类患者,正在探索强的松+利妥昔单抗(R-miniCHOP)、泽布替尼联合来那度胺及利妥昔单抗(ZR2)等多种方案。

R-pola-miniCHP vs R-miniCHOP,新药联合总体耐受良好

王欣教授:本次EHA大会上有一项III期研究值得关注,该研究对Polatuzumab vedotin联合miniCHOP方案即利妥昔单抗(R-pola-miniCHP)一线治疗老年体弱DLBCL患者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进行了评估,并与R-miniCHOP方案进行了比较。
 
从2020年的8月1日至 2023年的1月31日,全球共有37个国家的127例患者参与该研究;其中R-miniCHOP治疗组62例,R-pola-miniCHP治疗组65例。中位随访时间11.4个月。除了20例小于80岁的患者外,大多数(69%)患者年龄为80~90岁,有15例(12%)患者体能状态只有3级。到数据截止日,R-miniCHOP和R-pola-miniCHP分别治疗了291和276个周期,安全性数据显示,两组患者三到四级血液学毒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感染情况的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但R-pola-miniCHP的胃肠道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R-miniCHOP组,两组各有10例(16%)和20例(31%)患者发生大于一 级的胃肠道毒性。截至2023年1月31日,共有8例患者因副反应死亡;其中R-pola-miniCHP组6例,有2例死亡被认为与治疗无关。R-miniCHOP组则有2例五级副反应事件被认为与治疗无关。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尝试的两种治疗方案在老年体弱的患者中,均被认为是可耐受的。在R-miniCHOP的基础上,用Polatuzumab vedotin代替长春新碱,不会导致三到四级血液学毒性、感染以及神经病变的风险增加。然而,换用Polatuzumab vedotin与胃肠道副反应的增加相关,可能有待进一步探索。该研究的疗效数据以及进一步的安全性数据将于今年12月的ASH大会展示。

探索精准治疗联合方案,有望提供更佳生存获益

王欣教授:在老年体弱的患者中,目前正在探索的热门领域还包括精准治疗,尤其是BTK,BCL2,PI3K等新型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在基于利妥昔单抗的联合方案中加入上述靶向药物,有望使这些预后较差的老年患者实现更大的生存获益。总的来说,在全球老龄化的趋势之下,如何优化老年DLBCL患者的治疗还有待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期待未来这一群体能够实现更进一步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责任编辑:Chell
排版编辑:LH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