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表现为心力衰竭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学习

2023年01月3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是一种罕见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大于1.5×109/L,持续6个月以上,并有表现为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的骨髓原始细胞存在。该病在临床病理上与特发性高嗜血细胞综合征有重叠。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嗜酸细胞增多症分类》承认具有嗜酸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或有PCM-JAK2重排的骨髓/淋巴肿瘤是一个独特的临床疾病实体。FIP1L1-PDGFRA在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0%。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这类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治疗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并且能够达到完全的分子缓解。CHIC2的缺失是FIP1L1-PDGFRA融合的产物。

微信图片_20230125112154.jpg

病例资料

现病史:

患者,男性,37岁,因“逐渐加重的劳累性呼吸困难近1年,端坐呼吸和双足水肿1天”入院。

既往史:

既往无已知的高血压病史,无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脏病病史。无已知的过敏性疾病或暴露于毒素的病史。

大约在18个月前,患者曾注意到隐性移位性疼痛,涉及肩、肘、腕、膝和踝关节,而且这种疼痛严重时足以影响他的日常活动,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反应不佳。

体格检查:

血压为90/67mmHg,颈静脉压升高,双脚麻木,双侧肢体呈点状水肿,水肿至胫骨远端三分之一的水平,脾脏明显肿大,位于肋下约10厘米处,有腹水,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听诊发现二尖瓣上方有全收缩期杂音。

辅助检查:

胸部X光:心脏肿大;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和右轴偏移;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增厚,重度二尖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心房扩张,轻度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包积液,左射血分数为63%。

全血细胞计数(FBC):血红蛋白11.2 g/dL,白细胞15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12×109
细胞/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30×109/L),血小板104×109/L(表1)。

表1  显示对治疗反应的一系列全血细胞计数结果

微信图片_20230125112301.jpg

骨髓穿刺检查:粒细胞极度增生,其中50%为嗜酸性粒细胞,50%是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嗜酸性粒细胞。

RT-PCR检测:BCR-ABL转录本为阴性。FISH分析显示67%的间期细胞中CHIC2缺失,分析为阳性。

诊断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并伴有继发于瓣膜性心脏病的心力衰竭。

治疗经过

患者在来本院之前,已经在外院接受过一个疗程的伊维菌素的治疗,但证明是无效的。来本院后,给予患者以羟基脲开始治疗,羟基脲剂量为每次1g,每天两次。患者表现出良好的血液学反应。

在收到患者的FISH分析结果后,羟基脲被替换为伊马替尼400 mg/d。在开始使用伊马替尼3个月后,再次进行FISH分析,在100%的分析中没有CHIC2缺失的证据。

自从开始治疗以来,患者不需要输血,也没有经历过伊马替尼的药物不良反应而需要中断或调整治疗。患者的心力衰竭正通过地高辛、利尿剂(呋塞米和螺内酯)和比索洛尔进行控制。但由于缺乏资金,患者无法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然而,通过上述治疗方案,患者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日常活动,并且能够从事没有功能限制的工作。

讨论

嗜酸细胞增多症可能是反应性的、克隆性的或特发性的。螺旋体感染是一个公认的反应性嗜酸细胞增多症的原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值得一提的是非髓系恶性肿瘤,如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病,可引起非克隆性嗜酸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生的原因是细胞因子的产生,如白细胞介素-5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前体细胞增殖。在排除反应性原因后,应开始调查克隆性原因(表2)。

表2  嗜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微信图片_20230125112459.jpg

外周血和骨髓检查可以鉴别诊断WHO骨髓性肿瘤,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或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可能会出现的嗜酸细胞增多。这些疾病通常有特征性的遗传标记,如费城染色体染色体或KIT基因突变,必须进一步调查。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嗜酸细胞增多症分类》将具有嗜酸细胞增多和PDGFRA或FGFR1重排或PCMJAK2重排的骨髓/淋巴细胞肿瘤视为独立的临床疾病实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做特别说明,它和特发性高嗜酸细胞综合征是排除性诊断,需要排除已知的反应性过程、遗传定义的骨髓性恶性肿瘤或淋巴细胞变异性嗜酸细胞增多症(克隆T细胞群产生细胞因子驱动的反应性嗜酸细胞增多症)。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相似之处在于这两种情况都存在持续的嗜酸细胞过多(绝对嗜酸性粒细胞数>1.5 ×109/L),并有组织损伤的证据。确切的损伤机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阐明。据推测,这与嗜酸性粒细胞的直接浸润、坏死、以及其他一些渗透、坏死或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最终影响到不同的器官,包括颅神经、食道、肺、肾脏、皮肤和心脏,正如在本例患者身上所见到的。多发性关节炎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报告并不多见,但没有系统性受累的证据,其特点是对NSAIDS无反应,但可通过皮质类固醇改善。而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慢性疾病,有细胞遗传学或分子遗传学的异常,外周血中原始细胞计数≥2%或骨髓中原始细胞计数>5%时,可将其区分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是一种构成性激活的酪氨酸激酶,由于4q12染色体上的缺失而产生。CHIC2基因也位于这个区域。因此,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通常被称为 "CHIC2缺失"。这种情况通常用FISH检测,也可以用RT-PCR检测。绝大多数有这种融合基因的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敏感。对伊马替尼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是罕见的,而且,停止治疗可能会导致复发。

总结

总之,当嗜酸细胞增多并伴有内脏器官损害时,医生应保持高度警惕。对此类患者的实验室评估,在排除了反应性原因后,应包括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的筛查。如果发现阳性,必须开始用伊马替尼治疗。在没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情况下。羟基脲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参考文献


Nii Boi-Doku Pepra-Ameyaw , William Kwasi Ghunney, et al. Chronic Eosinophilic Leukemia Presenting as Cardiac Failure. Hindawi Case Reports in Hematology Volume 2022, Article ID 7841310, 5 pages

 
https://doi.org/10.1155/2022/7841310


责任编辑:Jenny
排版编辑:Jenn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3年01月31日
徐晓东
来安家宁医院 | 肿瘤内科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是一种罕见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大于1.5×109/L,持续6个月以上,并有表现为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的骨髓原始细胞存在
2023年01月31日
储华健
扬州中医院 | 肿瘤内科
表现为心力衰竭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学习
2023年01月31日
贾原菊
宜城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