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dMMR降结肠癌肝转移原发灶穿孔后免疫治疗病例

2023年05月0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微信截图_20221017172410.jpg

该案例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导读

疾病简介

晚期结直肠癌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肿瘤,在国内发病率排名前三,晚期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的患者比例约为5%,dMMR/MSI-H患者往往原发灶巨大,手术切除困难,且对传统全身系统化疗不敏感,KEYNOTE-177研究提示免疫治疗可作为这类人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治疗简介:

该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原发灶穿孔,经历肠造瘘,原发灶姑息手术切除多次手术治疗,在持续免疫治疗下疾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病例简介:

dMMR晚期结肠癌免疫治疗后获得手术机会。

病史简介

病史摘要:

  • 患者,女,33岁;

  • 初诊时间:2022年3月;

  • 主诉:左下腹部隐痛不适半月余,确诊结肠癌伴肝转移2天;

  • 外院腹部CT提示左半结肠占位,结肠癌考虑;肠镜:结肠癌伴狭窄考虑;肠镜病理:低分化腺癌,伴可疑脉管癌栓形成;

  •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 查体: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

  • 辅助检查:2022-3外院增强CT。

image001.pngimage003.pngimage005.pngimage007.png

初诊印象(initial impression):

患者为青年女性,确诊降结肠低分化腺癌伴同时性肝转移,原发灶初始不可切除,转移灶初始可切除,病理结果MMR及HER2情况未知,需要进一步病理会诊,临床分期cT4N+M1,治疗目标为全身系统治疗后争取转化可能,拟全身系统化疗,同步联系病理白片的借取及会诊。

完善检查


  • 实验室检查:CEA:3.6; CA199:3586;

  • 影像学检查:基线检查外院已完成,未重复检;

  • 病理检查:拟借取外院肠镜病理,进一步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


诊断

 降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cT4N+M1

  • 2022-4行XELOX全身治疗1周期,2022-5 MMR免疫组化回报:MSH2+ MSH6+ MLH1- PMS2- HER2 2+,与患者及家属商议后,暂不考虑免疫治疗,2022-5 行第2周期XELOX全身系统化疗。

  • 2022-5-20 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及发热症状收住院
    查体:腹软,降结肠病灶周围轻压痛,无反跳痛,体温38-38.5;
    化验:白细胞10.7;中性粒细胞比例 79.5%;白蛋白 41.5;CEA 4.6; CA199 6107,CRP 86。

  • 2022-5-23 腹部CT:降结肠癌考虑,侵犯邻近肠管、左肾、脾脏及腹膜,肝脏多发转移。

第一次MDT讨论及治疗决策

成员:

肿瘤内科方维佳教授;结直肠外科程小飞教授;放射科贺文广教授。

意见:

a) 放射科:脾曲结肠癌,目前肿瘤最大径约10.5cm,侵犯左肾筋膜剂侧锥筋膜、左肾、左侧腹壁、邻近小肠、脾下缘包裹性积液,提示局部肠壁穿孔、脓肿形成,近端小肠不全梗阻,肝脏S6/S7两枚转移瘤,最大径分别7.3cm、6.2cm,S7病灶紧贴并推移肝右静脉,门静脉及肝静脉无栓子;

b)  结直肠外科:我院腹部CT提示肿瘤穿孔包裹可能,建议禁食、生长抑素、营养支持,如感染加重可行肠造口,或原发灶手术,手术创伤极大,预后不佳,需与家属沟通;

c)  肿瘤内科:患者脾区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近期出现穿孔,目前无腹膜炎表现,结直肠外科暂不考虑手术干预,继续保守治疗,予尽早免疫治疗。

治疗决策:

  • 2022-5肠穿孔保守治疗,并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 2022-5-25 患者发热加重,体温最高39.3℃;

  • 2022-5-25化验:白细胞 19.9,CRP 497,PCT 3.63——沟通肠造口,抗生素抗感染;

  • 2022-5-26化验:白细胞 25.5,CRP 385,白蛋白 28.9;

  • 2022-5-26行小肠造口及盆底引流,术中可见肿块位于降结肠脾曲,浆膜挛缩,大网膜将肿块包裹,与左侧腹壁粘连致密,无法分离,腹腔内见脓苔,以肝缘为著,盆腔见脓性积液,选取距回盲部20cm处回肠脱出行造口;

  • 2022-5-27化验:白细胞 19.7,白蛋白 19;
    感染科会诊,抗生素升级,持续保守治疗;

  • 2022-5-29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未吸氧指氧88%;

  • 胸部CT:两肺散在渗出,两侧胸腔积液伴两肺部分萎缩,胸壁皮下水肿,予积极补充。

1.png双侧胸水

2.png

2022-6-7因腹腔疼痛,发热持续不缓解,CT提示后腹膜大量脓液形成,行B超引导下腹腔脓肿穿刺引流术。

3.png穿刺引流前(左)穿刺引流后(右)

第二次MDT讨论及治疗决策

  • 放射科:治疗后,肿瘤疾病稳定(SD),继发穿孔伴周围转移及脓肿形成;

  • 直肠外科:目前仍有局部感染积液,加强局部引流,如仍有腹痛发热等腹膜炎体征,可手术探查
    2022-6-18     CA199 1632;
    2022-6-19     行第2次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2022-6-25     发热腹痛症状开始反复,体温最高39.4,CRP 248;
    腹部CT:降结肠癌穿孔,局部积气较前增多,小肠梗阻好转。

4.png

治疗决策:
2022-6-25 行急诊手术
术中:腹腔内可见少许淡黄色水样渗出,左肾前腹膜后间隙内大量脓液蓄积,降结肠肿块,周围组织水肿,肿块处肠管后壁穿孔约1.0cm×0.8cm大小;
术后病理:(降结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伴大部分坏死(TRG2分),肿瘤大小8.5cm×6.5cm×5.5cm,浸润浆膜下,无脉管癌栓,无神经侵犯,肠周淋巴结1/12见癌转移,另见癌结节1枚,穿孔处可见大量炎细胞及纤维渗出及小灶肿瘤细胞浸润;
ypT4N1aM0,MSH2+,MSH6+,MLH1-,PMS2-
2022-6-30 CA199 112.8。

后续治疗

2022-7至2022-10行第3~8周期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病例小结

 诊疗时间轴:

image026.png

MDT团队小结:

降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cT4N+M1,一线化疗后疾病快速进展穿孔,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免疫治疗,期间行小肠造瘘改善腹腔感染及营养问题,原发灶肿瘤退缩后穿孔持续增大,腹腔感染症状反复,行原发灶手术切除,后续继续免疫治疗,拟体重及营养状态改善后择期行肝脏病灶手术切除。

MDT团队点评:

在结肠直肠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继获批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人群,然而绝大部分患者为微卫星稳定(MSS)型,从目前获批的免疫治疗中获益极其有限。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尽管dMMR/MSI-H的人群占比仅有4%~5%,我们仍需要尽可能早的分辨出这一部分人群,及时给予免疫治疗。除免疫单药之外,今年ASCO大会公布了双免联合治疗的数据。CheckMate 142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MSI-H/dMMR mCRC患者显示出了疗效。另一项NIPICOL研究是双免组合持续一年用于MSI-H/dMMR mCRC患者的后线治疗,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生存(OS)率均超过70%,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以上结果均支持,MSI-H型mCRC一定需要给一次免疫治疗的机会。

专家点评

专家简历模板.jpg

浙一团队提供了一个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潜在可切除)的病例,在基因检测未回报前,给予一线化疗,患者病情快速进展,出现了肠穿孔、腹腔感染等危急的情况,在多次MDT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及时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后,肿瘤控制,一般情况明显改善,使患者获得了NED的机会。
该案例进一步显示:与pMMR患者相比,存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对常规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不佳,这类患者是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KEYNOTE-177研究证实,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dMMR/MSI-H转移性CR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明显优于既往标准治疗。Checkmate 8HW、COMMIT等正在进行中的临床研究也在探索,在PD-1抑制剂的基础上,加上CTLA-4抑制剂或者联合靶向及化疗,能否进一步提高疗效,期待相关研究结果的公布,给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

点评专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林小燕教授

专家简历模板2.jpg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nna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3年05月06日
陈大军
衢州市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优秀的病历,共同学习,谢谢分享
2023年05月06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降结肠癌肝转移原发灶穿孔后免疫治疗病例
2023年05月05日
汪惠斌
歙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双免组合持续一年用于MSI-H/dMMR mCRC患者的后线治疗,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生存(OS)率均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