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靶向治疗"的结果如下
梁洋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导、博士后导师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西整合医学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MDS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慢淋工作组副组长
广东省高层次引进人才,珠江人才计划,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博士,耶鲁大学肿瘤中心血液系博士后,专业方向血液肿瘤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
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在NEJM,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JCO,Cancer Cell等高水平同行评议专业杂志发表多篇临床及科研文章,累计引用次数2600余次,担任Leukemia杂志通讯编辑和国际编委,同时为STTT,JITC,Cell Reports等高水平国际杂志审稿人。
0篇文章
孟睿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肿瘤科/肿瘤病学教研室 副主任,胸部肿瘤科书记/副主任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胸部肿瘤多学科协作专委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患者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0篇文章
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腹部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临床专科。现有医护人员100余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7名、主治医师10名、住院医师及肿瘤专业研究生30多名、护理人员48名。主病区位于第三住院大楼7楼全层,病床140张,上锦分院40张,日间化疗40张。病房主要收治消化道肿瘤(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胆道肿瘤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肾癌、膀胱癌、输尿管癌、前列腺癌、睾丸肿瘤等)、妇科肿瘤(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生殖细胞肿瘤)等腹部肿瘤的化疗、放疗、介入、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我科高度重视多学科综合治疗和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模式,为了使每个我科住院病人都能得到真正规范合理的综合治疗,让治疗效果最大化,我科建立了由肿瘤内科医生、放疗医生、介入影像医生共同参与的住院患者多学科讨论制度,并紧密结合胃、肠、肝、胆、胰及泌尿系统肿瘤等MDT团队,根据国内外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和诊治规范,结合病人的个体特点,为病人“量身订做”最佳的个体治疗方案。该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国内同行和病人的认可及称赞。2008年,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指示,我科学科带头人毕锋教授首先创建了中国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委员会,主办《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时讯》等杂志。毕锋教授连续十年担任每年一届的中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大会主席,是该领域的国家级领军人物。
我科是国家指定的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基地,患者能够享受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已承担和完成了80余项国内外新药、新疗法的临床试验,多次领导全国多中心的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组长单位(甲磺酸多拉菲尼、麦他替尼、卡巴他赛、迪安替康钠等),使我科住院病人完全可能获得与欧美发达国家一致的最新的抗肿瘤治疗。腹部肿瘤科主要特色医疗项目有:(1)“规范性”与“个体化”原则相结合;(2)与国际同步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3)强大的放射治疗平台和团队;(4)精湛的介入诊疗技术;(5)与国际同步的最新抗癌药物临床实验基地;(6)多学科诊疗的专家团队。
我科目前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3名。承担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基金。四川大学华西科技园《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室》为我科的实验研究基地。研究室具有国际一流的实验设备,拥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信号分子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免疫组化室、电泳分析室、消毒供应室和学术会议室等功能单元。同时还与其他研究室共享动物实验中心、基因敲除中心、模式生物学等多个大型技术平台。已培养了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室与美英等国的多个一流的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常年对外招收从事肿瘤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几年又尤其注重博士后科研人员的招收(不限名额)和待遇(年薪20-50万)。
我科每年均有多名专家参加国内外肿瘤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交流;并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学科建设的评审工作。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的各项支助二十余项,牢固地树立了我科在腹部肿瘤诊疗领域全国领先的学术地位。
158篇文章
TOBE 胃来
作为胃癌精准治疗的新兴战略靶点,FGFR2b的发现为突破晚期胃癌治疗困局开辟了新纪元。【TO BE胃来】以FGFR2b靶点为核心,聚焦胃癌诊疗领域的前沿探索,深入解读其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推动胃癌精准靶向治疗新格局。通过【共话胃来】、【胃知新声】、【GC云讲堂】和【鼎级连线】四大板块,汇聚领域权威声音,传递前沿学术动态,搭建多学科交流平台,助力临床医生探索胃癌诊疗的突破。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胃癌治疗领域的创新与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38篇文章
吴一龙教授讲肺癌
吴一龙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GGH)终身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CSLC)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会长,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TONG)主席,世界华人胸外科学会(ICSTS)第五届会长,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理事会(BOD)核心成员,国际分期委员会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国际事务部委员
吴一龙教授是中国肺癌靶向治疗的领军人物,领衔撰写我国的肺癌诊疗指南,创立了中国的肺部肿瘤临床试验合作组织。他是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国际肺癌研究学会“杰出科学奖”的首位华人获奖者,其在精准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改变了全世界的肺癌诊疗指南。
602篇文章
HER2新视界
聚焦HER2异常实体瘤的临床未满足需求,追踪该领域最新学术进展,深入探索HER2靶向治疗的治疗潜能,开启HER2异常实体瘤靶向治疗的新篇章。
4篇文章
医施荟
“医施荟”,一个以医疗专业为核心,致力于将知识与关怀付诸实践的交流平台。在这里,我们“医”聚智慧,以专业医疗知识为基石;“施”展行动,将前沿医疗资讯转化为传播先进治疗理念的丰富活动;“荟”集精华,汇聚血液肿瘤、胆胰肿瘤、脑胶质瘤治疗等领域的深度学术内容。我们通过“以艾相髄”、“艾伊新生”、“因‘I’首护”和“IDH学苑”四大特色版块,为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互动的学习与交流空间。查看“医施荟”,与我们一同探索医疗的深度与广度,关注靶向治疗,共筑健康未来。
79篇文章
域见神癌
聚焦小细胞肺癌以及其他神经内分泌癌(NEC)的临床未满足需求,追踪NEC领域最新学术进展,深入探索DLL3/CD3 T细胞衔接器在神经内分泌癌治疗的潜能,开启靶向治疗的新篇章。
1篇文章
李恩孝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
CSCO 理事
CSCO胆道肿瘤专委会副主委、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GP-NET专委会常委、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
CACA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NET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肿瘤综合诊疗学分会, NET专委会副主委
《现代肿瘤医学》《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编委
12篇文章
周清教授
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肺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职业发展与奖学金委员会(Career Development & Fellowship Committee)委员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国际事务委员会(International Affairs Committee)委员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二届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领域:以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主的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对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肺癌精准治疗、靶向治疗耐药机制和克服耐药策略研究方面有深入研究。
科研论文: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Nature Medicine(IF=82.9), Lancet Oncology(IF=51.1), Cancer Cell(IF=50.3)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IF=78.8) an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45.3) ,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4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82.9分,影响因子>50分总共6篇,影响因子>20分总共11篇,总影响因子715.3分。
科研获奖:主持完成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和多项省级科研课题。主译译著一部,参加10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两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广东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
69篇文章
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中心
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是深圳市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乳腺专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深圳市医学会及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双主委单位,广东省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委单位及深圳市乳腺疾病外科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更是“三名工程” 美国Seema Khan教授乳腺癌多学科专家团队引进单位。多年以来,中心以最新的治疗理念,为全市患者提供各类乳腺疾病及乳腺癌手术,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个体化综合治疗。
8篇文章
何雅億
"何雅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同济大学肿瘤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肿瘤学博士(导师:周彩存教授)。
2009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七年制,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至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工作至今。2015年获得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中国学者奖,至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肿瘤系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PI为IASLC前任CEO Fred R Hirsch教授。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响应上海市卫计委号召,至云南东川开展援滇工作,获得“东川荣誉市民”称号。
2017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2016年参与获得上海抗癌科技奖二等奖(第八),2017年参与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第八),2018年参与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十二)。在临床工作的同时,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主持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齐鲁肿瘤研究基金课题一项,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完成上海市卫生局课题一项,以项目秘书身份参与完成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慢性病综合防治项目,并获得同济大学及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新人培育项目、优秀青年项目、临床研究项目各一项。目前,参与完成上海市重中之重呼吸病学重点学科及重大疾病临床技能提升项目。
临床工作中,每年诊治患者2000余例,其中新诊肺癌患者600余例。每年完成肺穿刺500余例,气管镜200余例。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肺癌转化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世界肺癌大会(WCLC)等国际会议上进行口头交流及壁报展示,并获得2016年ESMO Travel Grant。参与多项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相关的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目前共发表论文43篇,以第一作者/共第一、通讯/共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9篇,涵盖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早期诊断等方面。以秘书身份参与2019年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工作。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
现任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秘书,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ASCO、ESMO及IASLC会员。担任OncoTargets and Therapy、Medical Science Monitor等SCI杂志审稿人。
2015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中国学者奖第一;2017年上海市浦江人才第一;2016年参与获得上海抗癌科技奖二等奖第八;2017年参与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第八;2018年参与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十二。"
17篇文章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创建于2002年,在创始人兼学科带头人叶定伟教授的带领下,从最初三个医生六张床开始,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辐射面最广的泌尿男生殖系肿瘤诊治和研究中心,是教育部“985平台”肿瘤学重点建设发展学科,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挂靠和所长单位,国家卫健委全国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前列腺癌工作牵头单位,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UCOG)牵头单位。团队愿景是以规范手术为基础,以MDT为特色,临床和科研共强,国际化水平高,国际领先的泌尿肿瘤诊治、预防、康复和研究中心。
泌尿肿瘤多学科团队(MDT):充分发挥肿瘤医院的专科优势,2005年始由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和影像科中泌尿肿瘤顶尖专家成立组成,采取以规范手术为主,综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使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达到国内国际领先,研究成果写入多个国内国际权威诊治指南。团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率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完善“两个平台”建设——国内首个涵盖泌尿及男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的全人全程管理网上平台,首个跨区域的中国泌尿肿瘤MDT网上会诊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下沉,从而将学科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服务于更广大的国内泌尿肿瘤患者。
48篇文章
杨衿记教授
杨衿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肿瘤医院 肺内一科主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部肿瘤慢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肺癌分会主任委员。曾留学丹麦和美国,主要研修临床肿瘤学与早期临床试验。
主攻肺癌精准治疗与转化医学。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慢病重大项目子课题和2项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研究方向:双驱动基因肺癌、肺癌c-Met分子信号转导通路、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原发与继发耐药、I.O.治疗的精准化。以第一/共一/通信作者在Cell Reports Medicine、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the 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主持获得广东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次。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次、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3/2次 。
2015年度首届“羊城好医生”。2018年度“广东好医生”。2019年度“国之名医·优秀风范”。2022年度“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先锋专家。2022年肺癌研究领域全国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第31;在综合性学科领域论文数全国排名前1%。
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2023年“优秀公益科普医师”。
主编《怒放的生命:100个活过5年晚期肺癌患者抗癌记》。《钻石突变,十年磨一剑:ALK或ROS1阳性晚期肺癌患者10年生存录》。
29篇文章
邬麟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主任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常务理事 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原发灶不明及多原发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医学专委会常委 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肿瘤防治分会理事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38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