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2022年9期

2022年10月11日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质控专家委员会. 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9):908-912.

DOI: 10.3760/cma.j.cn112152-20220707-00479


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0.9/10万)与西方国家比较(22/10万)相对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危害性大,部分地区对黑色素瘤的认识不足。近年来,黑色素瘤领域发展迅速,新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因此,更需要加强规范化诊疗知识的普及和质控指标的监管。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以期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黑色素瘤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等黑色素瘤诊疗指南规范,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具体如下。


黑色素瘤规范诊疗控制指标

Quality Control


黑色素瘤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一)黑色素瘤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1. 指标代码:MEL-01-01

2. 指标名称:黑色素瘤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3. 定义: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黑色素瘤病例数占接受首次治疗的黑色素瘤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黑色素瘤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黑色素瘤病例数/∑接受首次治疗的黑色素瘤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二)黑色素瘤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


1. 指标代码:MEL-01-02

2. 指标名称:黑色素瘤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

3. 定义: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符合策略的黑色素瘤病例数占接受首次治疗的黑色素瘤病例数的比例。其中,TNM分期检查评估应符合策略1或策略2。策略1:全身PET-CT+头部MRI+区域淋巴结超声;策略2:胸部CT+颈部CT(或颈部超声)+骨扫描+腹部MRI(或腹部CT+头部MRI+区域淋巴结超声。具体区域淋巴结超声范围包括:(1)上肢:腋窝或肘窝淋巴结;(2)下肢:腹股沟或腘窝淋巴结;(3)躯干:腋窝或肘窝或腹股沟或腘窝淋巴结;(4)头颈:颈部淋巴结。

4. 计算公式:黑色素瘤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符合策略的黑色素瘤病例数/∑接受首次治疗的黑色素瘤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首次治疗不包括单纯黑色素瘤切除活检术的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黑色素瘤患者非手术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

1. 指标代码:MEL-02

2. 指标名称:黑色素瘤患者非手术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

3. 定义:黑色素瘤患者非手术治疗前实际完成肿瘤病理学诊断的病例数占黑色素瘤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黑色素瘤患者非手术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黑色素瘤患者非手术治疗前实际完成肿瘤病理学诊断的病例数/∑黑色素瘤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是肿瘤综合治疗方案选择的基础。

7. 指标类型:过程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皮肤或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率

1. 指标代码:MEL-03

2. 指标名称:皮肤或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率。

3. 定义:皮肤或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的病例数占皮肤或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术后有病理报告的病例数的比例。其中,合格的病理报告内容应包括与患者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所有内容,至少需要包括Breslow厚度、是否溃疡、切缘情况。

4. 计算公式:皮肤或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率=∑皮肤或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的病例数/∑皮肤或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术后有病理报告的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病理诊断报告规范,指导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黑色素瘤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

1. 指标代码:MEL-04

2. 指标名称:黑色素瘤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

3. 定义:黑色素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完成明确pT(肿瘤分期)、pN(淋巴结分期)、pM(远处转移)分期的病例数占黑色素瘤患者手术治疗的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黑色素瘤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黑色素瘤手术治疗后完成pTNM分期的病例数/∑黑色素瘤患者手术治疗的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患者。

6. 设置理由:术后病理评估是肿瘤类型、分期、预后因素的重要依据,指导黑色素瘤术后综合治疗。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病理分期ⅡB~Ⅳ期)接受辅助治疗比例

1. 指标代码:MEL-05

2. 指标名称: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病理分期ⅡB~Ⅳ期)接受辅助治疗比例。

3. 定义:黑色素瘤根治术后(病理分期ⅡB~Ⅳ期)接受辅助治疗的病例数占黑色素瘤根治术后(病理分期ⅡB~Ⅳ期)患者的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病理分期ⅡB~Ⅳ期)接受辅助治疗比例=∑黑色素瘤根治术后(病理分期ⅡB~Ⅳ期)接受辅助治疗病例数/∑黑色素瘤根治术后(病理分期ⅡB~Ⅳ期)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黑色素瘤术后治疗规范。

7. 指标类型:过程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

1. 指标代码:MEL-06

2. 指标名称: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

3. 定义:记录了辅助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方案(含或不含剂量)的黑色素瘤术后患者人次数占黑色素瘤术后患者人次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记录了辅助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含或不含剂量)的黑色素瘤术后患者人次数/∑黑色素瘤术后患者人次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辅助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为内科治疗的关键指标,是评估患者治疗规范性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治疗后随访率

1. 指标代码:MEL-07

2. 指标名称: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治疗后随访率。

3. 定义: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于辅助治疗后5年内完成随访的病例数占辅助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治疗后随访率=∑黑色素瘤根治术后患者于辅助治疗后5年内完成随访的病例数/∑辅助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医疗机构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长期管理水平,为进一步评价黑色素瘤患者结果性质控指标提供评价依据。

7. 指标类型:过程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原发灶切除率

1. 指标代码:MEL-08

2. 指标名称: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原发灶切除率。

3. 定义: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原发灶切除的病例数占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原发灶切除率=∑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原发灶切除的病例数/∑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原发灶扩大切除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原发病灶周围伴有移行转移的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基因检测的比例

1. 指标代码:MEL-09

2. 指标名称: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基因检测的比例。

3. 定义:确诊Ⅳ期黑色素瘤后接受基因检测的患者病例数占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基因检测的比例=∑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基因检测的病例数/∑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确诊黑色素瘤的患者的基因检测规范。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

1. 指标代码:MEL-10

2. 指标名称: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

3. 定义:记录了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含或不含剂量)的Ⅳ期黑色素瘤患者人次数占Ⅳ期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人次数的比例。其中,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4. 计算公式: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规范率=∑记录了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含或不含剂量)的Ⅳ期黑色素瘤患者人次数/∑Ⅳ期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人次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系统性抗肿瘤治疗方案为内科治疗的关键指标,是评估患者治疗规范性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十一

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完成疗效评价率

1. 指标代码:MEL-11

2. 指标名称: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完成疗效评价率。

3. 定义: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完成疗效评价的病例数占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病例数的比例。其中,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4. 计算公式: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完成疗效评价率=∑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完成疗效评价的病例数/∑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医院评估治疗的规范性,是评价系统性抗肿瘤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7. 指标类型:过程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十二

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不良反应的比例

1. 指标代码:MEL-12

2. 指标名称: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不良反应的比例。

3. 定义: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记录不良反应的病例数占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病例数的比例。其中,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4. 计算公式: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记录不良反应的比例=∑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记录不良反应的病例数/∑Ⅳ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系统性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病例数×100%

5.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评价黑色素瘤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并发症的重要参考指标。

7. 指标类型:过程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无。

10. 指标参考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1年版。


本文为提前在线版本,如有不一致之处,以正式发表版本为准。

附件链接易失效,欢迎访问本刊官网检索下载:

http://www.chinjoncol.com/



滑动查看所有专家名单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质控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

郭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副主任委员


牛晓辉(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斯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张晓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中心)

吴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刘基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秘书

毛丽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叶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委员(按姓氏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蔡欣(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陈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

陈燕坪(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陈誉(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特需病房 生物免疫治疗中心)

崔传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丁宜(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

冯慧晶(山西白求恩医院肿瘤内二科)

郭伟(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姜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孔蕴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赖玉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兰世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院肿瘤中心)

李丹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中心)

李金銮(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李科(云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

李先安(湖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李永恒(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

李忠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连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梁宪斌(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林晶(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特需病房 生物免疫治疗中心)

刘佳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刘巍峰(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刘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罗志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莫陶欣(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

苏永彬(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

孙哲(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

王佃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王丽萍(包头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王之龙(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

吴贤毅(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

吴宇(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夏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杨芳(北京积水潭医院核医学科)

杨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

尹珊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

尹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药剂科)

于文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鱼锋(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张明山(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张睿(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张维真(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张寅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病房)

邹征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内科)

执笔人(按姓氏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陈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

陈誉(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特需病房 生物免疫治疗中心)

郭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李永恒(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

李忠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林晶(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特需病房 生物免疫治疗中心)

林伟龙(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癌症诊治质控办公室)

刘基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刘巍峰(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罗志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毛丽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牛晓辉(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

时黎明(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癌症诊治质控办公室)

斯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吴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徐立斌(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骨科)

杨文静(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癌症诊治质控办公室)

杨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

叶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于胜吉(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骨科)

张晓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中心)

《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由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看,文中内容仅代表中华肿瘤杂志立场与观点,不代表肿瘤资讯平台意见,且肿瘤资讯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若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at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ate


评论
2022年11月24日
马克思
皮条孙卫生院 | 急诊
幸运
2022年11月09日
郝建涛
霸州市第三医院 | 微创介入科
黑色素瘤预后很不好
2022年10月11日
张宇龙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