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融合创新 面向未来|第十届肺癌多学科论坛盛大开幕

2022年06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六月盛夏,莺飞草长。由国家癌症中心、北京癌症防治协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十届肺癌多学科论坛”盛大召开。本次会议以线上会议和直播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主题为“规范、精准、创新、融合”,旨在搭建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深入探讨肺癌精准诊疗进展以及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现状与未来方向。在2022年6月24日上午,举行了本次会议的主会场会议,专家们在“院士论坛”和“中外大咖说”两大板块议程中进行了学术思辨,【肿瘤资讯】特对会议关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大会开幕

大咖寄语,引领肺癌多学科诊疗美好明天

会议伊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进行了致辞,他指出十届耕耘、十届奋进,肺癌多学科论坛在国内外肺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肺癌诊疗领域的知名学术平台。希望大家在本次会议上充分探讨和摸索,不断推进国家肺癌单病种质量控制核心基地建设,造就国家肺癌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科研基地和高峰。

图片1.png

赫捷院士致辞

随后,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进行了大会致辞,她指出肺癌多学科论坛自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十余年的光景,十余年来肺癌诊疗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抗肿瘤治疗手段已经进展到了靶向、免疫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与此同时,在各位院士大咖的引领之下,令人欣喜的看到肺癌领域亦人才辈出,与前辈们共同推动我国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未来,肺癌多学科论坛还将继续秉持“合作共赢”的宗旨,践行精准诊疗和多学科理念,为大家搭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品牌。

微信图片_20220627122238.jpg

王洁教授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树庚教授表示,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肺癌专家学者,大家围绕肺癌多学科诊疗交流知识、碰撞智慧,希望大家也能以此为契机,开阔视野、激励创新,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合作寻求新思路、拓展新途径、共同为肿瘤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2.png

高树庚教授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王绿化教授指出,当前党和政府对于我国癌症患者的诊治予以了高度重视,因此,如何使用现有的治疗手段进行多学科融合,以大幅度提升肿瘤治愈率成为目前学界的热点话题,本次会议我们将围绕肺癌的多学科诊疗展开学术探讨,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图片3.png

王绿化教授致辞

新书发布会

大会开幕式结束之后,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的主持下,举行了《Holland-frei癌症医学》、《临床肿瘤规范化诊疗实践与发展-肺癌分期》以及《液体活检与肿瘤精准诊治》三部肿瘤医学著作的发布会,标志着未来肺癌多学科诊疗领域又有了新的参考和指引。

图片4.png

陈克能教授

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在新书发布会上指出,三部专著是对于“第十届肺癌多学科论坛”会议的献礼,随后,他对于三部专著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临床肿瘤规范化诊疗实践与发展-肺癌分期》副主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作为专著编辑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图片5.png

杜贤总编辑

图片6.png

宋启斌教授

院士论坛

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王绿化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

我的战“疫”经历

讲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陈孝平院士

陈孝平院士在分享了战“疫”期间值得回忆的几件事之后,指出做好疫情防护,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社会上加强科普教育;其二,医院所有人员加强培训,包括医生、护士、病人及其家属;其三,做好一般防护,例如戴口罩、手卫生。

图片7.png

讲者:陈孝平院士

精准肿瘤学新进展

讲者:山东省肿瘤医院 于金明院士

肿瘤的治疗模式与进展方向呈现四大阶段,依次是: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和智慧医学。因此,未来的肿瘤治疗时代,定是私人量身定制个体化精准智疗时代,通过组织标本库,寻找到潜在靶点,随后通过第二代测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个体化的药物设计,并且,进行个体化的伦理审评和临床试验,最后实现个体化用药。

图片8.png

讲者:于金明院士

EICD与肿瘤免疫分型和免疫治疗

讲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宋尔卫教授

宋尔卫教授将在近期发表于学术期刊的效应免疫细胞布控(EICD)在肿瘤免疫分型和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予以了介绍。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免疫抗肿瘤机制,有助于精准评估患者抗肿瘤的免疫能力,预测肿瘤患者预后、复发风险和免疫治疗效果,同时,也为找到更多新的抗肿瘤治疗靶点,研发新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片9.png

讲者:宋尔卫教授

液体活检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及转移复发预测中的作用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樊嘉院士

液态活检在肿瘤诊断、治疗、预测中的作用巨大。新型液态活检,例如:循环肿瘤细胞DNA(ctDNA)、外泌体等将不断涌现。CTC单细胞测序将助力揭示肝癌转移复发机制,液态活检将助力药物遴选实现精准医学。虽然攻克肝癌任重而道远,但是,机遇大于挑战。

图片10.png

讲者:樊嘉院士

中外大咖说

主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王哲海教授、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王长利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胡毅教授

NSCL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新进展

讲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Heather A.Wakelee教授

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系列研究进行回顾之后指出,现在的研究结果证实:其一,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可以给患者带来近25%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证实了该联合方案可以给患者带来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OS)获益;其二,在辅助治疗领域,阿替利珠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在化疗后进行序贯治疗,可以带来无疾病生存(DFS)。

图片11.png

讲者:Heather A.Wakelee教授

肺癌分子残留病灶(MRD)的应用现状和未来

讲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吴一龙教授

ctDNA-MRD检测的基本要求是灵敏度达到可稳定检测出丰度≥0.02%的ctDNA。ctDNA-MRD持续阴性提示可能治愈,不需要辅助治疗,ctDNA-MRD阳性可能从辅助治疗中获益。当然,最终还需要前瞻性研究来确认ctDNA-MRD辅助治疗(方案和时空模式)的价值。

图片12.png

讲者:吴一龙教授

晚期NSCLC靶向治疗新进展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陆舜教授

近20年来,肺癌靶向治疗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新的靶点不断涌现,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研发,我国的靶向治疗理念也与时俱进,金扣药物在国内外审批上市时间差正在逐步缩短,中国的肺癌患者更为及时的使用上了世界上最前沿的药物,这些进展刷新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

图片13.png

讲者:陆舜教授

征服肺癌的崎岖之路

讲者: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 莫树锦教授

当前,在征服肺癌的崎岖道路上,我们已经有了五个方面的重大进步,其一,人工智能(AI)的出现,使得癌症筛查、病理检查、患者照护以及药物研发都得以提升;其二,早期筛查,对于非吸烟者已经形成了既定的筛查路径;其三,早期疾病的诊断,已经呈现了个性化的发展,MRD亦被引入了该阶段疾病的诊疗;其四,肿瘤治疗迎来了“Chemo-free”时代,多项强有力的研究证据表明了该种治疗方式的可行性;其五,细胞治疗已经引入了肿瘤的治疗,不过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尚存挑战。

图片14.png

讲者:莫树锦教授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现状与挑战

讲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 周彩存教授

当前,免疫治疗的挑战和探索方向包括:其一,通过研究设计,开发能够模拟人类免疫系统的临床前模型;其二,探索肿瘤免疫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提高疗效,克服耐药;其三,对于器官特异性肿瘤免疫进行理解,以明确淋巴结和原发灶的不同治疗反应;其四,揭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初次和二次免疫逃逸的重要分子和细胞驱动者,以克服耐药;其五,阐明内源性免疫和合成免疫的优势,以克服耐药;其六,高效评估早期临床研究中联合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其七,明确全面表征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对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毒性的影响,以进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管理;其八,通过多重生物标志物实现个体化治疗,寻找最佳生物标志物;其九,寻找更多的免疫治疗调控点;其十,优化联合多种肿瘤免疫疗法以优化延长生存期。

图片15.png

讲者:周彩存教授

SCLC的综合治疗:机遇与挑战

讲者:吉林省肿瘤医院 程颖教授

免疫治疗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OS延长,让SCLC迎来治疗格局的改变,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筛选获益人群,能否改变局限期SCLC治疗现状也面临挑战。芦比替丁作为SCLC二线治疗最有前景的药物,也面临如何进一步确认疗效,联合其他药物是否可行以及如何避免毒性等挑战。分子分型的出现让SCLC精准治疗充满机遇,但是,分子分型如何在临床落地,每种分子亚型适合的治疗选择和疗效预测标志物的明确也面临挑战。

图片16.png

讲者:程颖教授

大会总结

会议最后,陈克能教授对于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在回顾了各位教授的精彩发言之后,指出本次会议内容覆盖了肺癌多学科治疗的热点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大家对于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理念的认同和理解。相信大家从本次会议中定都收获满满,让我们期待下次相聚。

图片17.png

陈克能教授为会议总结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Daisy



评论
2022年07月03日
张歌
广东祈福医院 | 肿瘤内科
大咖云集
2022年07月01日
裴波
乌海市樱花医院 | 肿瘤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2年07月01日
裴波
乌海市樱花医院 | 肿瘤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