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2 ASCO中国之声】结直肠/肛门癌"壁报"专场亮相的中国研究已超十篇!

2022年05月31日
编译:月下荷花
来源:肿瘤资讯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代表世界学术水平和权威性最高的全球顶级临床肿瘤会议。2022年ASCO年会将于6月3日~9日召开,目前ASCO官网已经公布了会议Poster部分摘要。

其中,诸多中国之声惊艳亮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精彩研究吧!

asco31.jpg

BRAF 1/2/3突变结直肠癌的临床与基因组差异及不同预后

摘要号:3533

第一作者:Yungchang Chen,中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肿瘤防治中心

 

背景

BRAF V600氨基酸突变是结直肠癌(CRC)最常见的BRAF突变,导致非RAS依赖性活性单体(1型),是BRAF抑制剂的靶点。非BRAF V600突变可分为非RAS依赖性活性二聚体(2型)和RAS依赖性受损激酶(3型)。不同亚型BRAF突变CRC的临床和遗传差异仍有待明确。


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2,118例CRC的基线肿瘤标本突变情况,使用捕获杂交NGS检测了400+个癌症相关基因。分析年龄、性别、分期、肿瘤部位等临床特征。对cBioPortal队列471例转移性CR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共473例患者携带BRAF突变,1型(246例)、2型(29例)、3型(53例)和其他(145例)。所有1型BRAF突变均为V600E,2型和3型突变主要为G469(52%)和D594(56%)。BRAF 1-3型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分期无差异,但肿瘤解剖位置存在差异,尤其是BRAF 1型和3型突变患者间(p=0.027)。具体而言,39% 1型突变肿瘤发生在右半结肠,3型突变肿瘤最常见部位是直肠(58%)。

突变谱显示,与1型CRC相比,2/3型CRC中富含KRAS和APC突变,1型CRC中RNF43和SMAD4突变更常见。与1型CRC相比,2/3型CRC突变导致Wnt或RTK/RAS信号通路激活更常见。根据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分析,1型BRAF突变倾向为驱动突变,而2/3型BRAF突变更可能是过路突变。

突变特征图谱显示,1型CRC中富含NER特征,而2/3型CRC则富含APOBEC特征。2型CRC肿瘤突变负荷高于其他二型(中位:10.4、7.6和8.4),1型CRC中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更常见(11%、7%和4%)。cBioPortal队列中,1型BRAF突变患者的总生存最差,3型预后最好。


结论

BRAF 2型和3型突变CRC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与BRAF 1型突变CRC患者不同,包括肿瘤位置、合并突变、突变特征以及生存等。

 

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lncRNA特征预测结直肠癌预后和免疫治疗敏感性

摘要号:3543

第一作者:Chuling Hu,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中国广州

 

背景

长非编码RNA(lncRNAs)是CRC肿瘤微环境(TME)中的重要分子,调节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功能,塑造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影响CRC患者生存和免疫治疗反应差异。选择具有预后和预测免疫治疗疗效作用的TIME相关lncRNAs(TIME-lncRNAs)仍是挑战。本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CRC TIME-lncRNAs特征,为患者生存和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了7个数据集中1,807例CRC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和临床信息,并将其分为训练队列(519例)和二个检验队列(595例和693例)。利用97个免疫细胞系和61个CRC细胞系的基因表达数据,采用差异表达分析鉴定TIME-lncRNAs。单变量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建立TIME-lncRNAs特征预测CRC患者预后。为进一步研究该模型,进行了多变量Cox回归分析、lncRNA mRNA调节分析、基因富含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该模型的免疫治疗反应预测能力在一个独立的免疫治疗数据集中得到验证。


结果

综合了10个TIME-lncRNAs表达谱,该模型将CRC患者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训练队列(风险比[HR]=2.63,95% CI:1.9-3.63,P<0.01)和检验队列(检验队列1:HR=1.6,95% CI:1.19-2.16,P=0.002;检验队列2:HR=1.64,95% CI:1.19-2.26,P=0.002)中均是低分组患者生存更长,低分组肿瘤纯度较高、促肿瘤免疫细胞浸润较少。

进一步研究表明,二组不同的基因表达以及由10个lncRNAs调节的mRNAs均主要集中于免疫治疗相关和免疫相关途径。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TIME-lncRNAs特征是一个独立预后因素。经外部免疫治疗数据集验证,该特征能为PD-L1抑制剂治疗反应提供独特的预测信息,揭示高分组患者可从免疫治疗获益更多。


结论

根据TIME中10个lncRNAs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患者生存和免疫治疗反应,有助于对CRC患者进行床边免疫治疗分层。


信迪利单抗(IBI 308)+CAPEOX+贝伐珠单抗(BBCAPX)一线治疗RAS突变、微卫星稳定、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的2期研究

摘要号:3563 

第一作者:Xuefeng Fang,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预防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肿瘤内科,中国杭州


背景

RAS基因突变和微卫星稳定(MSS)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预后较差。MSS患者占CRC 95%,免疫治疗反应率低。既往研究表明,化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促进免疫治疗反应。本研究旨在评估信迪利单抗(IBI308)+CapeOx+贝伐珠单抗在RAS突变MSS mCRC一线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方法

这是一项开放式、单臂、II期研究。患者年龄18-75岁,经组织学证实为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腺癌,RAS基因突变和MSS。所有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200mg,第1天)+贝伐珠单抗(7.5mg/kg,第1天)+奥沙利铂(135mg/m2,第1天)+卡培他滨(1g/m2,bid,第1-14天)治疗,每21天1周期。

主要终点包括根据RECIST 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根据CTCAE 5.0标准评估的不良事件。次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PFS)。


结果

患者25例,接受至少2个周期治疗。基线中位年龄60岁(范围45-74),72%男性,ECOG PS 0/1为100%,60%肝转移(mets),36%原发肿瘤位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64.0%。25例患者至少完成一次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2例(8.0%),部分缓解(PR)19例(76.0%),疾病稳定(SD)4例(16.0%)。与总ORR(84.0%)相比,肝或肺mets患者的ORR更高(分别为93.3%和100%),疾病控制率(DCR)100%,中位PFS尚未达到。

未发生5级不良事件。最常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为贫血(19/25,76.0%)、外周神经毒性(6/25,24.0%)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7/25,68.0%)。最常见的3/4级TRAEs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25,12.0%)、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1/25,4.0%)、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25,4.0%)和胆红素升高(1/25,4.0%)。


结论

信迪利单抗(IBI308)+CapeOx+贝伐珠单抗治疗RAS突变型MSS mCRC的ORR较高(84.0%;肝mets患者93.3%,肺mets患者100%),且安全性可控制。

 

替雷利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治疗接受过治疗的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II期单臂研究的初步结果

摘要号:3566

第一作者:Xiaojing Xu,中国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中心肿瘤科


背景

TKIs或TAS-102是晚期结直肠癌(CRC)的三线标准治疗,临床客观缓解率较低,有效性似乎有限。临床前研究表明,EGFR通路阻断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具有协同作用。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替雷利珠单抗(抗PD-1抗体)+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RAS野生型晚期CR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这是一项开放式、单臂、II期研究。患者为至少接受过2线治疗的RAS野生型晚期CRC,使用替雷利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发生无法耐受毒性。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RECIST 1.1)。次要终点包括DCR、PFS、OS和安全性。


结果

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共纳入35例RAS野生型晚期CRC,中位年龄58岁,均为BRAF/RAS野生型,33例(94%)为左半结肠癌。二线、三线和≥四线既往治疗的患者分别为37%、49%和14%。34例患者(97%)既往接受过靶向治疗,其中29例(83%)接受过抗EGFR治疗。截至2021年12月31日,2例患者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其余33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33例患者中,12例(36.4%)临床部分缓解,14例(42.4%)疾病稳定,6例疾病进展,1例死亡。ORR为36.4%,DCR为78.8%。截至2021年12月31日,23例患者仍继续接受治疗,中位PFS未达到。33例接受治疗患者中,32例(97.0%)发生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

常见的AEs包括皮疹(n=32)、疲劳(n=29)、食欲下降(n=24)、恶心(n=24)、腹泻(n=13)、肝功能障碍(n=10)、呕吐(n=7)、白细胞减少(n=7)、贫血(n=6)、甲沟炎(n=5)、口腔粘膜炎(n=4)和中性粒细胞减少(n=4)。33例患者中有4例(12%)报告≥3级AEs,包括皮疹(n=1)、中性粒细胞减少(n=2)和呕吐(n=1)。


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RAS野生型晚期CR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CPGJ602+mFOLFOX6一线治疗KRAS/NRAS/

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II期研究

摘要号:3574 

第一作者:Jianming Xu,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胃肠肿瘤科,中国北京


背景

CPGJ602是重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PGJ602+mFOLFOX6(氟尿嘧啶、亚叶酸和奥沙利铂)治疗可能对KRAS/N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


方法

这是一项开放式随机研究,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随机分配(2:2:1)接受CPGJ60(325mg/m2,q2w)+mFOLFOX6(双周组)、CPGJ602(初始剂量400mg/m2,后续250mg/m2/周)+mFOLFOX6(每周组)或西妥昔单抗(初始剂量400mg/m2,后续250mg/m2/周)+mFOLFOX6(西妥昔单抗组)治疗。所有患者接受最多16周治疗。

主要终点是16周时的最佳反应(BOR)。次要终点是DCR、DOR、PFS、安全性。


结果

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共纳入76例患者(双周组30例,每周组32例,西妥昔单抗组14例),16周时的最佳反应为76.7%(23/30,95%CI:60.3%-92.0%),78.1%(25/32,95%CI:62.5%-92.5%)和 78.6%(11/14,95% CI:49.2%-95.3%)。16周时经证实的总缓解率为60%(18/30)、71.9%(23/32)和57.1%(8/14),16周时的PFS率为81.5%(95%CI:57.7%-92.6%),96.8%(95%CI:79.2%-99.5%)和81.3%(95%CI:41.5%-95.2%)。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双周组、每周组和西妥昔单抗组分别为60%、78.1%和71.4%)、白细胞减少(分别为53.3%、78.1%和71.4%)、血小板减少(分别为40.0%、40.6%和42.9%),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分别为43.3%、37.5%和35.7%)。


结论

CPGJ602+mFOLFOX6可能是KRAS/N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卡瑞利珠单抗+famitinib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一项开放式多中心II期篮子研究结果

摘要号:3577

第一作者:中国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


背景

免疫检查点和血管生成双重阻断是治疗多种癌症的有效策略。我们启动了一项开放式、多中心、II期、篮子研究,评估卡瑞利珠单抗(抗PD-1抗体)+famitinib(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晚期实体肿瘤患者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本文报告了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队列的结果。


方法

经组织学证实的mCRC患者,既往接受过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氟嘧啶联合化疗,≥二线治疗进展后纳入研究,给予卡瑞利珠单抗(每3周静脉注射200mg)和famitinib(每天一次口服20mg)治疗。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1.1的客观缓解率(ORR)。


结果

2020年7月10日至2021 7月12日,共纳入44例mCRC患者,14例(31.8%)结肠癌(CC),30例(68.2%)直肠癌(RC)。截至2021年11月30日,从招募到数据截止的中位时间为10.6个月(范围4.7-16.7)。

所有mCRC 患者的ORR为13.6%(95%CI:5.2-27.4),DCR为45.5%(95%CI:30.4-61.2),无CC患者获得缓解,6例RC患者获得PR,ORR为20.0%(95%CI:7.7-38.6),DCR为46.7%(95%CI:28.3-65.7)。RC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7.1个月(95%CI:2.3-未达到[NR])。R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为15.2个月(95%CI:7.2-NR)。

所有44例mCRC患者中,28例(63.6%)有≥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主要为高血压(25.0%)、蛋白尿(18.2%)、血小板减少(11.4%)、中性粒细胞减少(11.4%)和手足感觉障碍综合征(11.4%)。3例(6.8%)患者因TRAEs停止研究治疗。未报告5级TRAE。


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famitinib在mCRC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RC患者,安全性可控,联合治疗的AEs与单药治疗一致。


GCC19 CART的1期剂量递增研究:一种新型双CAR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摘要号:3582

第一作者:Jiuwei Cui,中国长春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背景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显示出显著疗效,但对实体肿瘤疗效有限。GCC19CART是CoupledCAR实体肿瘤平台的首个临床候选细胞,通过将实体肿瘤CART细胞与靶向CD19的CART细胞配对,增加实体肿瘤CART细胞的增殖和激活,以克服传统CART细胞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局限性。GCC19CART靶向鸟苷酸环化酶C(GCC),该酶在70%-80%结直肠癌转移病灶中表达。正在中国进行的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针对复发或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1期临床研究中,患者既往至少接受过2线治疗。根据2021年12月13日截止的数据,共纳入中国5家医院2个剂量递增组共21例患者。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候选患者进行GCC表达筛查。符合条件患者输注治疗前3天进行白细胞去除,单次剂量去淋巴细胞化疗(氟达拉滨30mg/m2和环磷酰胺300mg/m2),然后单次输注GCC19CART,剂量为1x106/kg或2x106/kg。主要终点是CT或PET/CT评估,根据RECIST 1.1 确定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所有评估均由独立第三方影像研究组织(CRO)证实。


结果

剂量水平1纳入13例患者(1x106/kg),剂量水平2纳入8例患者(2x106/kg)。最常见不良事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1级19/21[90.48%]或2级2/21[9.52%])、腹泻(1级6/21[28.57%]、2级5/21[23.81%]、3级9/21[42.86%]或4级1/21[4.76%])。2例(9.52%)发生3级或4级神经毒性,激素治疗缓解。二个剂量水平的总缓解率(ORR)为28.6%(6/21)。剂量水平1,根据RECIST 1.1 的ORR为15.4%(2/13),PET/CT上2例患者表现为部分缓解(PR),另有3例患者疾病稳定或是进展但表现为部分代谢缓解(PMR)。剂量水平2,根据RECIST1.1的ORR为50%(4/8),PET/CT上4例患者表现为PR(第1个月时3例,1例为第1个月稳定、第3个月时PR),另有2例患者疾病稳定但表现为PMR。


结论

GCC19CART对复发或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表现出有意义的剂量依赖性的临床治疗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该研究正在进行中,后续将提供更新数据。预计将于2022年中期在美国进行GCC19CART的1期研究。

 

雷替曲塞治疗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初步结果: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摘要号:3591  

第一作者:Jin Li,中国上海东方医院肿瘤科


背景

含雷替曲塞的化疗方案是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常用方案之一。这项前瞻性观察性真实世界研究旨在评估真实世界中,中国mCRC患者雷替曲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前瞻性登记患者接受雷替曲塞+伊立替康±靶向治疗作为二线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接受毒性。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PFS),次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OS)、生活质量(QOL)和安全性。共需要1000例患者进行主要终点检测。


结果

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57个中心1039例患者入组筛查,其中271例患者接受了雷替曲塞+伊立替康治疗,753例患者接受了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15例患者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总mPFS为6.8个月(95%CI:6.5-7.1),ORR为20.2%,DCR为85.7%;联合或不联合靶向治疗的ORR为21.6%和16.2%(p=0.038),DCR分别为88.2%和79.0%(p<0.001)。联合或不联合靶向治疗的mPFS为5.2个月(95%CI:4.7-5.7)和7.3个月(95%CI:7.0-7.7)(HR=0.67,95%CI:0.56-0.80,p<0.001)。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的mPFS 为7.4个月(95%CI:7.0-7.8)和6.8个月(95%CI:5.9-7.7)(HR=1.15,95%CI:0.88-1.51,p=0.3)。mOS尚未达到。

多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为I级或II级。116例患者(11.2%)报告的最常见的III或IV级TRAEs为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4.0%)、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7%)、中性粒细胞减少(2.7%)、谷氨酰转氨酶升高(2.5%)、白细胞减少(1.1%)。


结论

真实世界研究证实,对于中国mCRC患者,雷替曲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尤其是与靶向治疗结合时,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双周mXELIRI+贝伐珠单抗或FOLFIRI+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EXIST):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式、2期研究

摘要号:3594

第一作者:Zhichao Jiang,国家癌症中心/国家癌症临床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国北京

 

背景

伊立替康和氟尿嘧啶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最有效的药物。但由于毒性,西方国家不推荐XELIRI(伊立替康+卡培他滨)1st-L治疗。改良3周XELIRI在亚洲mCRC患者2-L治疗中被证明安全有效。本研究旨在评估双周mXELIRI+减量伊立替康一线治疗mCRC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这是一项随机、开放式、非劣效性研究,在中国11家医院进行。符合条件患者年龄≥18岁,组织学诊断为结直肠腺癌,不可切除,ECOG为0或1,根据RECISTv1.1至少有一处可测量疾病,未接受过转移性疾病的全身化疗。患者随机分配(1:1),按原发肿瘤部位(左半或右半)分层,接受9个周期mXELIRI+贝伐珠单抗(Bev)(伊立替康150mg/m2 D1,卡培他滨1000mg/m2 bid D1-10,Bev 5mg/kg D1,Q2W)或FOLFIRI Bev(伊立替康180mg/m2D1,CF 400mg/m2 D1,5-Fu 400mg/m2 bolus D1,5-Fu 2400mg/m2 civ46h D1,Bev 5mg/kg D1,Q2W),然后卡培他滨+Bev或5-FU+CF+Bev维持治疗。主要终点是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PFS、总生存(OS)和安全性。


结果

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264例患者随机分组(mXELIRI+Bev 132例,FOLFIRI+Bev 132例)。中位年龄61岁(29-80),62.5%为男性。中位随访17.1个月,mXELIRI+Bev组和FOLFIRI+Bev组12个月的PFS率为43.9%和28.8%,HR为0.72(95%CI:0.51-1.02),未超过预定的非劣效性界限1.18(上限<1.18)。中位PFS为10.5个月和9.6个月(p=0.056,HR=0.74,95%CI:0.55-1.01),中位OS仍不成熟,ORR为51.5%和47.0%(p=0.460)。

二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相似,最常见TRAEs为中性粒细胞减少(mXELIRI-Bev和FOLFIRI-Bev分别为51.8和57.0%)、白细胞减少(43.9和55.3%)、贫血(54.4和45.6%)、恶心(31.6和40.4%)、ALT/AST升高(22.8和23.7%)、腹泻(21.1和16.7%)、疲劳(20.2和23.7%),呕吐(17.5%和20.2%)和高胆红素血症(14.9%和17.5%)。无治疗相关死亡报告。


结论

在PFS方面,未经治疗的mCRC患者双周mXELIRI(减量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非劣效于标准剂量FOLFIRI+Bev,安全性相似。

 

放射增强剂PEP503(NBTXR3)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不可切除直肠癌的1b/2期研究

摘要号:3603

第一作者: Ching-Wen Huang,高雄中和纪念医院结直肠外科,中国台湾



背景


PEP503(NBTXR3)是一种新型放射增强剂,由功能性氧化铪纳米颗粒构成,可增加放射治疗的能量沉积。一项针对软组织肉瘤患者的3期研究表明,术前放疗中加入PEP503,pCR和R0显著增加。这项1b/2期研究旨在确定推荐的2期剂量(RP2D),并评估PEP50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对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的疗效。



方法


选择适合新辅助CCRT的T3-T4期LARC(或不可切除)患者,IMRT前24-72小时瘤内单次注射PEP503(多点),IMRT为50Gy,25分割(每个分割2Gy),5-6周,同步给予卡培他滨或5-FU。Ib期研究评估PEP503,采用传统3+3设计,4个水平,基线GTV(MRI测量)5%、10%、15%和22%。通过CT分析PEP503纳米粒子肿瘤内的分布情况。CCRT完成后8-12周肿瘤可切除患者进行手术。Ib期期间评估身体动力学。



结果


招募32例患者(男/女:20/12,中位年龄62岁,范围38-76)(1例患者在开始CCRT前退出)。1b期,20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剂量递增至22%,确定RP2D为22%,6例患者在此剂量水平接受治疗无DLT。2期包括12例患者。可评估患者(n=31)中,1例CR(3.2%),19例(61.3%)PR,是各剂量水平的最佳肿瘤反应。所有可评估患者(n=31)的DCR为100%,无患者疾病进展。25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其中24例(96%)切缘阴性,5例(20%)病理完全缓解(pCR)。

G3 AEs包括腹泻、肠梗阻、血小板减少、尿脓毒症、手术出血、伤口并发症、低钾血症和肌痛(均为3.1%)。无G4 AE。CT示CCRT前后PEP503持续停留在肿瘤内,未泄漏到周围健康组织。注射PEP503后60分钟,多数患者血液循环中未检测到铪或低于定量下限(LLOQ),尿液中未发现铪。



结论


接受卡培他滨或5-FU为基础的CCRT的局部晚期或不可切除直肠腺癌患者,单次瘤内注射PEP503可行且安全。初步疗效需在更大临床研究中验证。

 

参考来源

ASCO官网链接:https://conferences.asco.org/am/attend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