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10月14日会议报道】ROS1靶握肺点-肺癌领域中外学术交流

2021年10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瘤种,在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靶向治疗、免疫的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21年10月14日,由辉瑞公司与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ROS1靶握肺点”会议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Roy Herbst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与一众知名学者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的未来之路。【肿瘤资讯】整理会议精粹,以飨读者。

《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IASLC与ESMO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展》

主持嘉宾:石远凯教授

演讲嘉宾:Roy Herbst教授

Roy Herbst教授介绍道,随着KEYNOTE-001、KEYNOTE-010、KEYNOTE-024与Pacific研究结果相继公布,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肺癌治疗的中流砥柱。COAST研究中探究了度伐利尤单抗(D)与新型药物在局晚期不可手术3期与NSCLC患者中的疗效。研究中D单药组、D+oleclumab(抗CD73抗体)组、D+monalizumab(首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的ORR分别为17.9%,30%,35.5%。另外在安全性上,两组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的不良反应并未观察到明显的增多,甚至要少于单药治疗组,这一试验让我们看到了免疫治疗的更多可能性。POSEIDON研究发现,D+treme+化疗相比化疗显著改善了PFS和OS,且在安全性上表现良好。

Roy Herbst教授另外介绍了ADAURA研究、DESTINY-LungO1研究、ZENIITH20-4、ATLANTIS研究等,并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新药物与新型疗法可用。

《精准诊疗下,EGFRm+NSCLC一线治疗临床决策依据——日趋重要的RWE》

主持嘉宾:石远凯教授

演讲嘉宾:李俊岭教授

李俊岭教授对临床决策中真实世界证据(RWE)为随机对照研究(RCT)的重要补充和EGFRm+NSCLC一线治疗临床决策进行了充分介绍。RCT是评估疗效的金标准,但是试验的严格控制条件使得试验结果无法大规模应用到真实世界人群,如老年人、合并有其他疾病的人群。RWE可以补充RCT证据的不足,在自然人群中更为全面地评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等信息。RWE与RCT形成完整而严谨的证据链,共同指导临床决策。

从细分人群(脑转移)看,RWE对EGFR突变NSCLC一线治疗临床决策具有指导意义。达可替尼等药物在脑转移人群中的疗效证据日益充实,进一步证实达可替尼在CNS的疗效。

《2021 WCLC融合基因阳性NSCLC研究进展》

主持嘉宾:石远凯教授

演讲嘉宾:董晓蓉教授

董晓蓉教授介绍道,众所周知,NSCLC患者在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融合基因是重要的驱动基因,2021 WCLC中出现大量相关研究。一项英国研究纳入480例患者,其中14例使用了ALK-TKI,9例使用克唑替尼,治疗持续时间最长,为38个月;5例使用阿来替尼的患者持续治疗时间不超过25例。在脑转移患者中,克唑替尼+洛拉替尼的疗效较好,可达到58.5% ORR(INV评估)。在RET+NSCLC靶向治疗中,Selpercatinib和普拉替尼在中国人群中疗效、安全性与全球人群类似。

会议总结

在会议尾声,石远凯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从EGFR、ALK、ROS1到现在的各种罕见靶点,我国临床研究门类逐渐细化,未来期待我国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曲晓旭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