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刘静教授:晚期胃癌,肿瘤治疗和骨健康维护应并重

2021年10月21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10月15日~10月17日,第十六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 (CGCC 2021)在上海盛大召开。本次会议围绕胃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相关学术话题进行深入研讨,体现了学科的前瞻性、学术的前沿性和临床的实用性。在会议期间,针对消化系统肿瘤骨转移问题,【肿瘤资讯】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静教授发起了专访。

               
刘静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 肿瘤科执行主任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NIH)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肛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肝转移专委会副秘书长,内科治疗专委会秘书

国内胃癌治疗转化和临床研究日趋增多,未来可期

刘静教授:近年来,我国胃癌领域的转化和临床研究,不论是质和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相比日本、韩国,依旧还是存在差距,但是,已经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如今,国内大中心的学者牵头进行了诸多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例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和沈琳教授团队所进行的RESOLVE研究是中国学者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方面所做的非常有影响力的研究,该研究历时10年时间,改变了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标准,既改变了指南,也推动了临床实践的改变。未来,相信随着国内大型研究的日趋增多,中国的胃癌诊疗将不再依赖于西方,也不用再单纯地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数据进行临床实践的指导

骨转移可及的骨改良药物及毒副反应

刘静教授: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都是骨转移的高发瘤种,而胃癌患者中的骨转移发生率亦可达8%~9%,而且,随着病情进展到终末期,该比例还会逐渐增加。

骨转移发生之后,骨相关不良事件亦会随之产生,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目前,国内针对骨相关不良事件预防和治疗的可及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双膦酸盐,该药共有三代,第一代药物由于对肾脏毒性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同时输注大量的液体,而第三代药物唑来膦酸,虽然对肾脏毒性已经有了显著的降低,但是,还是难以避免对肾脏的损害,而且在输注时还可能出现急性期反应,例如:发热、流感样症状、浑身酸痛等;其二,地舒单抗,该药是新上市的骨改良药物,目前已经在国内获批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的适应证,不经过肾脏代谢,毒副反应更低,然而,遗憾的是该药尚未纳入医保,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地舒单抗优势:相比唑来膦酸低毒高效

刘静教授:地舒单抗是针对RANKL通路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阻止RANKL活化破骨细胞及其表面的RANK,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和成熟,从而起到骨保护的作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特异性强,从该作用机理可知,地舒单抗相比双膦酸盐最大的优势就是特异性强,虽然双膦酸盐进入人体内之后,亦会选择性聚集至破骨细胞表面,使得破骨细胞成熟过程发生障碍,但是,并非是通过抑制信号通路的方式实现该过程;其二,毒副反应轻,由于地舒单抗具备特异性,而且不经过肾脏代谢,而是通过免疫球蛋白代谢途径清除,因此,对肾的安全性非常好,即使是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亦无需调整剂量;其三,应用便利,地舒单抗用药途径为皮下注射,应用方便,很少出现输注过程的急性反应;其四,疗效优,系列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地舒单抗对于延缓骨相关不良事件首次出现的时间方面优于唑来膦酸。因此,地舒单抗是一个低毒高效的骨改良药物。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o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Gao

评论
2022年02月06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内容精彩,不容错过
2021年10月23日
王者荣耀
良医汇互联网医院 | 肿瘤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21年10月22日
周硕
承德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