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五届35under35初赛作品】结直肠粘液腺癌的治疗困惑与前景

2021年06月01日
作者:张雪
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张雪.jpg                
张雪
主治医师

河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粘液腺癌是结直肠癌的一种独特亚型,在总体结直肠癌中所占的比例为5%~15%,患者往往预后较差,常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和年轻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其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形成“粘液湖”,其中粘液性灶至少占肿瘤的50%。与结直肠腺癌相比,粘液腺癌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局部浸润性强,易发生多部位转移,且更易发生腹膜转移,右半结肠癌比例更高,患者通常对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化疗的反应较差。但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结直肠粘液腺癌患者的临床指南,其治疗依然参考结直肠腺癌的治疗方案。笔者认为对该病理亚型应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在早期结直肠癌中,粘液腺癌这一病理类型提示预后不佳,尽管使用标准的新辅助和辅助方案,但仍与高复发率相关。有研究认为对于II期结直肠粘液腺癌患者,考虑到粘液腺癌患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较差,因此需要用奥沙利铂和氟嘧啶辅助化疗6个月而不是3个月。另一项含4893名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表明,粘液腺癌这一病理类型是淋巴结阴性、分化良好或中度,无脉管癌栓及神经受侵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在晚期患者中,区别于腺癌患者,粘液腺癌患者对氟尿嘧啶及奥沙利铂的反应较差,在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不同病理类型。

       考虑到粘液腺癌的早期复发倾向,医生需要全面评估该病理亚型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深入了解其发病机理。在现代个体化精准治疗理念的推动下,有关粘液腺癌驱动基因及药物敏感性方面的研究将会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