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SMO Asia 2020】洞悉真实世界MET基因异常晚期NSCLC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

2020年11月2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11月20日,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举办的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亚洲年会(ASIA)在线上盛大开幕。本次会议中,一项真实世界的回顾性分析(摘要号399P)聚焦今年大热的罕见突变MET基因,探究了临床实践中MET基因异常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肿瘤资讯】带您一探究竟。

研究背景

MET 14号外显子(MET ex14)跳跃突变和MET基因扩增在NSCLC中发生率分别为3%~4%和1%~5%。MET基因异常会导致MET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与肿瘤耐药和不良预后相关。目前,共有2种特异性MET抑制剂Tepotinib和Capmatini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MET ex14跳跃突变NSCLC患者,而获益人群的细化则需要依赖生物标志物的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描述真实世界中MET基因异常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实践中的治疗现状。

方法

该非干预性、描述性研究从美国(n=63)、中国台湾(n=23)、以色列(n=18)和荷兰(n=13)4个国家和地区的6个肿瘤中心的117份电子病历中调取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间确诊为MET基因异常NSCLC(MET ex14跳跃突变和MET扩增患者将分别进行分析)的晚期(Ⅲb~Ⅳ期)NSCLC患者。

患者特征

无论在MET ex14跳跃突变队列还是MET扩增队列中,大多数患者为白人,超过一半为男性,并且初诊时即为晚期的患者占大多数。MET ex14跳跃突变队列的患者中位年龄(74.2岁)大于MET扩增队列患者(63.1岁),而MET扩增队列的吸烟患者比例更高(78.7%)。

表1. 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641697d6e4ad98e685720484b9a66db.png

*脑转移人数:MET ex14跳跃突变队列52例,MET扩增队列28例。

生物标志物检测与探索

MET基因异常的检测方法并不统一,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检测方面的实践和知识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此外,MET扩增水平无法定量。在MET ex14跳跃突变队列中,从诊断NSCLC到检测出MET异常的中位时间为5.5个月,而MET扩增队列中的这一中位时间则<1个月。

在MET ex14跳跃突变队列中,9%(n=6)的患者伴有MET扩增,中位基因拷贝数(GCN)为3(范围2到5),但在MET扩增队列中,未检测出MET ex14跳跃突变。

表2. 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及结果

b9129a77313b7970c8e1555e1c281d2.png

相比于MET ex14跳跃突变人群,MET扩增人群伴随其他致癌基因突变更常见。以EGFR突变为例,43例MET扩增患者中5例同时伴有EGFR突变(11.6%),33例MET ex14跳跃突变患者中2例同时伴有EGFR突变(6.1%)。

治疗模式

58例MET ex14跳跃突变患者(83%)和36例MET扩增患者(77%)具有系统治疗的可用数据,其中52例MET ex14跳跃突变患者和34例MET扩增患者的各线治疗资料可获取。常见治疗方法如图1所示。

MET ex14跳跃突变队列中,含铂化疗的一线使用率为44%,二线使用率为35%;MET抑制剂单药治疗的一线使用率为33%,二线使用率为30%;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化疗的一线使用率为13%,二线使用率为35%。

MET扩增队列中,含铂化疗的一线使用率为41%,二线使用率为30%;MET抑制剂单药治疗的一线使用率为29%,二线使用率为30%;ICI±化疗的一线使用率为16%,二线使用率为13%。

5116160208d08f916c8c689cfe30788.png

图1. 治疗模式

*患者在一线治疗后未接受任何治疗,或死亡或失去随访。

治疗结局

在MET ex14跳跃突变队列中,开始一线治疗(n=52)至下一线治疗或死亡的中位时间时间为6.3个月,开始二线治疗(n=23)至下一线治疗或死亡的中位时间时间为7.8个月。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整体较低,根据RECIST评估的一线治疗ORR为27.8%,一线未使用MET抑制剂的ORR仅23.1%。接受ICI治疗的患者均未实现疾病控制。开始一线治疗至患者死亡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2.0个月。

9b9f71202c56d8cf0ba9a5bfc5162a0.png

图2. MET ex14跳跃突变患者的ORR

由于MET扩增队列样本量较小,且伴随突变可能对预后产生潜在影响,因此这部分人群的治疗结局较难评估。在这一队列中,开始一线治疗(n=34)至下一线治疗或死亡的中位时间为9.0个月;开始二线治疗(n=23)至下一线治疗或死亡的中位时间时间为5.1个月。一线治疗的ORR为36.0%。开始一线治疗至患者死亡的中位OS为22.0个月。

结论

不同的治疗模式反映出MET基因异常NSCLC不断变化的治疗格局,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可及性。但是,MET基因异常NSCLC仍然存在无法满足的临床需求,有待具有前景的新疗法进一步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MET ex14跳跃突变NSCLC患者对非靶向MET的治疗反应率较低,尤其是年龄较大、诊断时病情更为严重的患者。另外,检测晚期NSCLC患者的MET基因异常是临床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M. Bittoni, J.C-H. Yang, J-Y. Shih, et al. Real-world insights into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NSCLC and MET alterations. 2020 ESMO Asia abstract 399P.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J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评论
2020年12月04日
储华健
扬州中医院 | 肿瘤内科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新研究
2020年11月25日
郭飞
扬州市江都区人民医院 | 检验科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