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TONG|王洁教授专访:靶向治疗2.0时代,肺癌治疗实现精细化分层

2019年08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8月2-3日,第九届中国肿瘤学临床试验发展论坛暨GACT/CTONG 2019年度会议在羊城广州隆重召开。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洁教授带来了《EGFR与ALK,引领探索之路》的主题演讲,总结了EGFR与ALK这2个肺癌经典驱动基因靶向治疗的探索之路,同时探讨了当前治疗的困惑及未来研究方向。会后,【肿瘤资讯】特别采访了王洁教授,与我们进一步分享她对靶向治疗的总结与期待。

               
王洁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肉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中国肺癌杂志》、Lung Cancer、Clin Lung Cancer、Thoracic Cancer 编委
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hinese Thoracic Oncology Group, CTONG)委员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获中国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肺癌治疗实现飞跃,进入“精准化”时代

王洁教授: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主要包括EGFR与ALK阳性患者,而基于这些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研究基本上尘埃落定。近十余年我们也在以驱动基因(EGFR、ALK、ROS1等)为基础的靶向治疗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未来的方向应该聚焦于对患者更加精细的分层上的精细化管理。患者的分层不仅仅在治疗基线进行,而是贯穿整个治疗的全过程,例如在动态监测过程中,第4∽8周的首次随访,要确定EGFR突变清除与否,这对治疗疗效至关重要。另外,如果能在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前,从分子水平检测到PD,就能提早进行干预治疗,或许比出现临床耐药后再亡羊补牢式的的调换方案可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

如今的靶向治疗时代,肺癌的治疗已实现从“非选择“到“选择”的飞跃,也实现了从单基因检测到多基因检测的飞跃、从静态检测到动态监测的飞跃,未来还要努力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为此,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入的研究,探索更多不同治疗方式,例如单纯的靶向治疗、第三代药物用于一线治疗、序贯治疗、联合治疗(靶向治疗与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联合),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

近年来,我国肺癌研究者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在以EGFR、ALK为代表的靶向治疗领域开展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中国肺癌研究走向世界。未来,我们可以针对临床观测到的一些现象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例如对于不同分层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干预方式和治疗策略;对于多重驱动突变的患者,可能要考虑多种靶向药物联合治疗,而非单一的靶向治疗;对于第4∽8周检测EGFR敏感突变未清除的患者,是否也需考虑联合治疗;此外,尚需进行耐药干预最佳时机、最佳方式的探索。微信图片_20190828100202.jpg

患者积极主动参与临床研究,有利于抗肿瘤事业的发展

王洁教授:今年ASCO会议更加关注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包括互相的支持与合作,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进步。患者作为肿瘤治疗的主体,不应被动地接受治疗,而应主动地参与到临床研究和临床诊治的过程中,这也会很大程度地支持抗肿瘤事业的发展。随着这种理念的不断推广,未来参与到临床研究的肿瘤患者将会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突破与飞跃。

333.jpg

责任编辑:Zack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1年01月16日
闫爱华
三门峡黄河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04月17日
马文松
学习
2020年04月17日
程雯霞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