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青年领导者沙龙——中国结直肠肿瘤领导者培育计划在京完美启动

2019年03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3月22日的北京,乍暖还寒,长安街上北京饭店的宝石大厅内却春意融融。此时此地,一场青年领导者沙龙——中国结直肠癌肿瘤领导者培育计划正在热烈展开。本次活动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结直肠肿瘤学院、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共同承办,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协办。青年领导者沙龙活动意在打造现代医学领袖、未来医学大家,培养具有胸怀、眼界、格局兼备的现代管理者。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亲临现场,与来自结直肠癌诊治领域的青年领导者在本次沙龙上对中国结直肠癌的防治,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新进展,如何管理与建设科研型科室,如何更好地传承学术及技术畅谈见解。

图片1.jpg

大师指路,肠癌防治应高度重视

大会由北京协和医院的林国乐教授主持。会议伊始,赫捷院士首先致开幕辞,他充分肯定了青年领导者沙龙——中国结直肠肿瘤领导者培育计划的重要性,因为事业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建设,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接下来赫捷院士强调,肿瘤防控工作严峻,现阶段国家肿瘤防控要实现的五个目标分别是:①建立以国家癌症中心为主的全国性防控网络;②加强防癌控癌知识的宣传,使大众知晓率超过60%;③加强癌症登记制度;④加强恶性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同时特别强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专门提到这一问题;⑤加强癌症的规范化诊治和质量控制,要把规范化诊治和质量控制放在重要地位,作为领导者尤其应该重视。

赫捷.jpg

赫捷院士

智善双修,联盟建设者要德艺双馨

赫捷院士的致辞简洁明了,却是高屋建瓴,目标明确,因为国家肿瘤防控目标就是肿瘤从业人员的目标与方向。随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发言,他指出:青年领导者沙龙——中国结直肠肿瘤领导者培育计划共有4期,力求少而精,通过对青年领导者的打造,使他们成为有胸怀,有眼界,紧跟国家政策,能够前瞻性看到学科发展方向的领导。作为老一辈的医务工作者,为青年人的发展甘为孺子牛。接下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结合自身经验谈了如何培养青年领导者。他认为: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联盟的建设,智与善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因素,因为要用技术赢天下,用德行赢未来,德艺双馨是基本要求;领导者还要勇于创新,不要让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及惯性思维,阻碍创新并否认别人;医学不仅仅是科学,还是人文,是哲学,更是社会,手术匠只能用手看病,医学家用脑看病,医学大师则用心看病;领导者要创建自己的品牌,为青年医师确立发展方向。

图片2.png

王锡山教授

图片3.png

林国乐教授

学术进步,领导者的第一步

每一场医学会议,不论它承载的任务是什么,最终都离不开学术的探讨。首先,由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邢宝才教授分享了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新进展。邢教授认为:近几年晚期结直肠癌无论是全身药物治疗还是局部治疗手段并无突破性的进展,但一直在进步,表现为对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认识更深刻,邢教授对局部治疗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概括起为就是治疗理念更积极。整个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中,强调了瑞戈非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较单用化疗疗效提高。第二部分着重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强调免疫治疗仅对MSI-H结直肠癌有效,但这部分人群仅占结直肠癌的一小部分,对于占总体人群绝大部分的错配修复缺陷(pMMR)/微卫星稳定(MSS)患者,免疫治疗无效。MODUL研究提示,对于pMMR/MSS患者,即使联合化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免疫维持治疗仍不能提供额外获益;IMblaze370研究中,免疫治疗联合MEK抑制剂后线治疗MSS晚期结直肠癌与瑞戈非尼单药疗效相当,总生存时间(OS)无差异,瑞戈非尼组的无进展生存(PFS)更长。目前还有研究正在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瑞戈非尼治疗的疗效,因为瑞戈非尼是多靶点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MDSC、Tregs、TAMs等克服免疫治疗耐受,期待这一研究结果。报告的第三部分对全身治疗顺序的优化进行了探讨,REVERCE研究表明瑞戈非尼接续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有更好的OS,尤其是RAS/BRAF野生型患者。

图片4.png

邢宝才教授

随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梁军教授做了题为“持续抗血管,全程更获益”的专题学术报告。他指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需求非常迫切,延长生存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现阶段的终极治疗目标。近年随着治疗策略的不断更新和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从最初的化疗到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和抗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的出现,再到现在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的三线治疗,患者生存不断改善。现阶段,结直肠癌全身治疗中关注更多的是如何通过治疗策略的调整使患者生存获益更多。梁教授以2018年和2019年最为轰动的REVERCE研究为例,该研究拟评估标准治疗化疗+贝伐珠单抗治疗进展后,后续方案如何选择更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结果显示,R-C组(先用瑞戈非尼,进展后用西妥昔单抗)较C-R组(先用西妥昔单抗,进展后用瑞戈非尼)中位总生存延长5.8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9%,而且无论左半肿瘤还是右半肿瘤,均以R-C组总生存更优。机制分析显示,持续抗血管治疗能使肿瘤新生血管减少,肿瘤生长停滞或退缩,一旦终止抗血管治疗肿瘤血管则会快速再生;此外,C-R组患者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也是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总之,REVERCE研究凸显出持续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必要性,后线瑞戈非尼持续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模式。

图片5.png

梁军教授

之后,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李健教授主持下,专家们就肠癌治疗持续抗血管策略的重要性和靶向治疗临床布局,以及基因是否会影响结直肠癌总体治疗模式进行了热烈讨论。随后,与会嘉宾就如何管理与建设科研型科室、如何更好地传承学术及技术互动交流,气氛活泼热烈。

图片6.png

李健教授

最后,由王锡山教授对此次会议做总结:年轻领导者是未来的承载者,引领一方肿瘤防控的重任,并不因为年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减少,只是仍需岁月与经历的打磨,才能释放更多的能量。感谢所有参会专家,感谢大家为了中国结直肠癌防治事业的发展齐聚一堂,牢记这一时刻,共同携手创造中国结直肠癌防控更美好的未来。

此次青年领导者沙龙活动主题新颖、内容生动,青年学者们在生动的气氛中增长了学识,开阔了思维,领会了作为新一代领导者在德与行上内外兼修的重要性。中国结直肠肿瘤领导者培育计划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学术与文化修养兼备的青年领导者,为中国的结直肠癌防治工作引领未来。                   

评论
2019年06月06日
130****6260
临泉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