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陈敏山教授专访——MDT精诚合作,造福肝癌诊疗

2018年08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8月4日至5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肝胆胰肿瘤大会在历史文化名城金陵南京圆满召开。会议期间,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陈敏山教授就肝癌多学科治疗话题,接受了【肿瘤资讯】的专访,分享了所在医院的宝贵经验。

               
陈敏山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科主任
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
香港中文大学求佳外科客座教授

肿瘤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肝癌治疗中,不同学科和不同治疗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合理应用?

陈敏山教授:多学科治疗之所以重要性,是因为不同学科的治疗有不同的特色。根治性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移植和消融,这三种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病例来选择。例如很小的肝癌灶,就可以通过射频消融局部治疗得到根治;而大的病灶射频消融则不能根治,需要外科手术切除。一个孤立的、大的肝癌,基本上手术切除都能达到根治。但是在肝功能不好而肿瘤又比较小的情况下,则不能行外科手术,就需要肝脏移植来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

其它的常用方法还有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是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血管向肿瘤内部注射药物,通过栓塞和化疗的两种作用机理来杀灭肿瘤。但是它很难达到根治性效果,虽然有一部分可能效果比较好,但大部分还是效果不好。这就需要医生把握时机--如果有机会肿瘤缩小了,则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没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则需要补充局部消融治疗或者放射治疗来提高疗效,再补充药物治疗--有索拉非尼、新药仑伐替尼等靶向药物来提高疗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肝癌治疗领域很有建树,能否介绍一下其在多学科联合治疗肝癌的经验和模式?

陈敏山教授:肿瘤的MDT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肿瘤医院的外科医生有着天然的优势。应该说我们医院开展MDT是比较早的,达到的效果也不错,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一直坚持外科医生进行介入治疗,也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后来他们在药物治疗里面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肝癌多学科治疗中心。科室可以做手术,配备科室专用的大平板DSA,还有两台彩超、两台射频机器、两台微波机器,还有专门的医生负责肝癌的药物治疗,这种团队设置有利于进行多学科的联合治疗。

在此多学科体制下,医生对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评价就比较客观和准确。医生们客观地分析每一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会考虑多种方法的联合,比如哪些需要做射频,哪些需要手术切除。对一些手术切除效果不好的,有些可以先做介入治疗或者采用其它恰当的方法。此外,还有多种方法的联合治疗,这样的多学科治疗会比单一学科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