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妇科黑色素瘤与皮肤黑色素瘤有所不同

2015年11月26日

2015年11月18-21日,黑色素瘤研究学会(Society for Melanoma Research,SMR)国际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壁报展示中的一项研究表明,该病不同于皮肤黑色素瘤。该研究的作者说道,发生于女性泌尿生殖道粘膜的黑色素瘤罕见,加之对妇科黑色素瘤的了解缺乏扎实数据,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极具挑战性,且难以预测。

加拿大安大略东南部肿瘤中心的研究者们报道了妇科粘膜黑色素瘤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及分子检测结果,从而“将这一致命性病变与其他貌似相同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区分了开来”。

作者注意到,女性泌尿生殖道粘膜的黑色素瘤相比皮肤病变来说,更为罕见、且更具侵袭性。他们指出发生于粘膜的黑色素瘤仅占全部黑色素瘤的1.4%,其中约五分之一见于女性生殖道。总体而言,外阴、阴道及宫颈的黑色素瘤还不到女性黑色素瘤的1-3%。

研究者之一、安大略东南部肿瘤中心肿瘤科助理教授Baetz博士说道,“妇科黑色素瘤的治疗与其他粘膜黑色素瘤类似,手术是标准的首选方案。虽然我们知道二者并不一样,但一旦出现转移,除根据皮肤黑色素瘤治疗方案进行相应治疗外,没有其他标准治疗方案了。”

皮肤黑色素瘤的治疗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全身化疗、BRAF和MEK抑制剂、以及最近应用CTLA-4和PD-1抑制剂的免疫治疗,但这些却并未推而广之到粘膜黑色素瘤。Baetz博士及其同事强调道,粘膜黑色素瘤在临床上是一种不同的病变,其分子机制也不同,似乎对前述治疗方案疗效不那么好。“已知其总体生存率更低,这在SEER数据库中也有所体现。我们这项小型研究中,并未特异性比较皮肤黑色素瘤和粘膜黑色素瘤的生存率,但我们确实预测出后者生存率可能显著较低”。

由于妇科黑色素瘤的分子靶点尚未完全明了,且治疗手段仍有限,因此作者对其单位过去20年里这类病例的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995至2015年,该中心总计治疗了24例妇科黑色素瘤的女性患者。其中12例发生于外阴,9例发生于阴道,两例发生于宫颈,1例首诊时活检证实为肝转移但来源未明。

进一步分析了14例,其中7例发生于外阴、6例发生于阴道、1例为肝转移者。14例中,6例(42.9%)首诊即有转移性病变。患者年龄19-97岁。最常见的表现是外阴病变的症状(肿大、颜色改变、瘙痒),可见于半数以上(57.1%)的患者;其次为阴道出血或色素性斑点(35.7%)。14例患者中5例有吸烟史,一级亲属具有黑色素瘤病史者两例,一级或二级亲属具有其他癌症病史者8例。

确诊时具有转移性病变的4例患者并未进行手术;其余10例进行了局部广泛切除加局部淋巴结活检和/或切除、或者进行了更加广泛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无转移患者不论是否进行其他辅助治疗,其无病生存时间为6-47个月。仅有一例患者在首次复发后采取了直至三线的治疗方案。

总体而言,5年生存率为29%(4/14);存活的4例患者最初就进行了根治性手术。迄今为止,有3例仍无复发;1例在复发后进行了再次切除,目前无病生存。仅一例进行了辅助治疗(干扰素治疗7个月)。

由于希望在抗PD-1及PD-L1治疗方面进行研究,因此该研究团队进行了PD-L1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并研究了PD-L1表达与生存率方面的关系。其中8例患者(远高于1%)的PD-L1免疫组化表达阳性,但PD-L1阳性与生存率方面无统计学相关性。

Baetz博士指出,PD-L1的表达与生存率差异之间也未见相关,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所致。但她认为一定要在妇科粘膜黑色素瘤中更加彻底的研究抗PD1治疗。“我们知道,皮肤黑色素瘤中抗PD1治疗获益并非一定要有PD1的表达”。

分子检测中,作者注意到14例中有3例为BRAF突变阳性,5例为NRAS突变阳性,2例为KIT突变阳性。MET、p53及FLT3突变的例数分别为5、4、1例;有两例并无任何突变。

作者指出,本研究中NRAS突变的几率(36%)与此前的报道一致(妇科黑色素瘤中该几率为12-43%)。KIT突变的几率在外阴黑色素瘤为7-45%,但不见于阴道黑色素瘤。本研究中,KIT突变的几率为14%,但无一发生于阴道。

此前报道认为,粘膜黑色素瘤中BRAF突变罕见、甚至并不存在,但与此相反,本研究中BRAF的突变几率为12.5%。

来源: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54851#vp_1


相关阅读
评论
2022年06月01日
郭永轶
西吉县人民医院 | 外科
妇科黑色素瘤少见,尤其是生殖道和宫颈,难发现!
2020年09月12日
周永恒
济宁市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妇科黑色素瘤
2020年08月08日
陈熙
南华大学 | 衡阳医学院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