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VII)丨整合力量,共谋未来:胡毅教授谈肿瘤治疗的“生命力”与“道法自然”

10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10月,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2025 CACA西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核心理念,以“人为干预与人体自然力:科技赋能整合防治”为主题,是2025年CACA七大区整合肿瘤学大会的收官之站,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合之策》人文访谈栏目有幸邀请到解放军总医院胡毅教授,就肿瘤治疗中患者“生命力”的软性指标、人为干预与自然力的权衡,以及“道法自然”的治疗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胡毅教授的真知灼见,为我们理解肿瘤全程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超越生物学指标:关注患者“生命力”的整合力量

胡毅教授:在相似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下,不同患者的结局差异巨大,这不仅仅取决于生物学指标,更与患者的“生命力”软性指标息息相关,如精神状态、求生意志和家庭支持等。这些因素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也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肿瘤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如何让患者活得更长、生活质量更好成为新的挑战。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生存期的延长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樊代明院士提出“All for Cancer, For all Cancer、For Cancer  All”不同理念,强调肿瘤治疗应兼顾各个方面,不仅要通过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精准手段阻断肿瘤进程,更要整合精神心理支持、营养管理、康复治疗,甚至传统医学的辅助,以维持患者良好的身心状态。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患者才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并有更多机会接受新的治疗。

对于疾病的全程管理,医生更需关注肿瘤共病的发生与管理。处理好共病情况是医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体现了对患者全程、全方位关怀的理念。

人为干预与自然力:策略性“共谋”实现最佳疗效

胡毅教授:对于肿瘤治疗手段中“人为干预”与“调动自然力”的关系,两者在临床上是紧密结合的,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和靶向药物,更多是直接针对肿瘤本身进行干预,对宿主全身的考虑相对不足。

然而,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治疗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免疫治疗旨在调动患者自身的T细胞,甚至包括ADC药物、双靶抗体等新型疗法,都开始兼顾宿主因素。宿主因素复杂多样,包括人文、心理和环境状态,这些都影响着宿主的免疫功能。免疫检查点药物并非直接杀伤肿瘤,而是通过调动自身免疫力发挥作用。即使是外源性细胞治疗,也必须考虑宿主的免疫环境和调节细胞(如Treg细胞)的作用,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毒性的发生。既往免疫相关性肺炎、心肌炎等致死病例很多,随着对宿主因素的关注提升,该类死亡显著减少。

未来的药物治疗将更加精准化、个体化,并更关注肿瘤微环境、宿主生存环境以及心理精神变化。人为干预与调动自然力必须良好结合。在肿瘤负荷过大时,强力的干预手段是必要的,以迅速遏制肿瘤发展,为调动自身自然力创造条件。临床看病犹如打仗,强调战术与战略的密切配合,这对于所有临床医生,特别是高年资医生,都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道法自然”:与肿瘤“和平共处”的智慧

胡毅教授:关于“道法自然”与肿瘤治疗策略,关键在于摸清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与宿主状态、生长环境及人文环境等密切相关。
不同的肿瘤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对于惰性肿瘤,强烈的治疗可能无法有效压制其生长,甚至可能加速肿瘤进化。例如惰性淋巴瘤,通过低毒性药物干预其发展,再结合免疫治疗,有望将其从慢性病转化为彻底治愈。肿瘤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生命体,医生必须掌握其规律,并不断进化治疗策略。过度治疗不仅可能无法解决肿瘤,反而会摧垮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打破人体精妙的微环境,给肿瘤反复的机会。

因此,我们倡导宿主与肿瘤共存,保持长期稳定的状态,将肿瘤视为可管理的“慢性病”,如糖尿病或冠心病。通过药物长期控制,避免过度治疗。需要强调的是,这需要从战略上制定规划,同时在战术上制定精细的治疗方案,并结合全身扶正祛邪的具体细则。这种“道法自然”的智慧,旨在实现肿瘤治疗的精细化与个体化,最终达到患者利益最大化。

img_v3_02rg_f0004559-5e7c-4808-86ca-51fd5e39c76g.jp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29日
解华
宣城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视频中打的专家文字说明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