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IGNITE中青年领航者学术交流会”在风光旖旎的宁德霞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CSCO YOUNG青年专家委员会发起,汇聚全国各地消化道肿瘤领域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共同聚焦胃癌治疗的前沿进展与临床热点问题。大会内容紧凑而多元,涵盖前沿理论与实践、争议共识与科研能力三大板块,形式新颖、氛围热烈,不仅展现了学术探索的深度,也激发了中青年专家的交流与思维碰撞。
开场致辞
会议由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薛俊丽教授致开幕辞。薛教授表示,能够在风光秀丽的霞浦与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参加本次IGNITE中青年领航者学术交流会,倍感欣喜。她指出,本系列会议从主题设想到日程安排,无不凝聚着精心与巧思。其中,“IGNITE”寓意“点燃”,既象征着点燃全国消化道肿瘤中青年专家对新靶点和新领域的探索热情,更寄托着点燃广大胃癌患者对“长生存”的美好憧憬。她期待,通过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让精准治疗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与未来。
第一环节:Claudin18.2耐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主持:山西省肿瘤医院 卢宏霞教授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余一祎教授
余一祎教授系统梳理了Claudin18.2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她指出,Claudin18.2存在于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于其他正常组织,而在胃癌、胰腺癌、食管癌、以及一些肺腺癌等恶性肿瘤中过表达,这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良好靶点。全球III期研究SPOTLIGHT和GLOW研究显示,Claudin18.2阳性、HER2阴性胃癌患者一线使用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用化疗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随着佐妥昔单抗在CLDN18.2阳性胃癌中的应用逐步深入,耐药问题也逐渐显现。余教授指出,耐药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Claudin18.2表达水平的变化是关键因素。表达异质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下调,可能导致疗效差异并引发耐药。这不仅影响佐妥昔单抗,也限制了AZD0901、IBI343等同类药物的持久疗效。目前,ADC、CAR-T以及双特异性抗体的探索,正在为低表达人群带来新的希望。
其次,肿瘤微环境的复杂作用不可忽视。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往往提示Claudin18.2 CAR-T疗效欠佳。未来,通过调控肿瘤突变负荷(TMB)等手段改善免疫微环境,有望提升疗效。
最后,基因组改变也可能改变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从而影响靶向反应。结合基因组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或联合其他靶向及免疫疗法,正在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余教授强调,单一靶点治疗难以应对复杂耐药,唯有通过患者分层、多靶点联合及个体化方案调整,方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为患者创造更多长期获益的机会。
随后的专家讨论环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邸岩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薛增福教授、安徽省肿瘤医院杨守梅教授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莎莎教授,围绕Claudin18.2的精准检测标准、低表达患者的获益、耐药后的二线治疗选择、肿瘤异质性以及免疫微环境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专家们强调了精准检测的重要性,并指出Claudin18.2时代已来临,但仍需深入研究以应对耐药和提高疗效。
第二环节:从临床病例视角解读胃癌精准治疗进展与思考
主持:山西省肿瘤医院 卢宏霞教授
讲者:福建省肿瘤医院 黄莎教授
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莎教授分享了一例初始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病例。该患者在接受新辅助靶免化联合治疗后获得显著疗效并成功手术,术后继续巩固治疗。但术后2年余出现吻合口复发。病理复查HER2转阴,Claudin18.2阳性,予Claudin18.2靶向治疗(双抗)联合化疗取得完全缓解(CR),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黄教授通过此病例,阐述了胃癌精准治疗的时代进展,并就一线治疗HER2与Claudin18.2靶点的选择、联合治疗策略、不良反应管理以及不同治疗模式(单抗、ADC、CAR-T、双抗)的优劣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讨论环节,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志雄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千铜教授、苏北人民医院汤东教授、沧州市中心医院韩国达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颜艺超教授,从外科手术时机、术后营养支持、肿瘤异质性、病理检测、复发后的治疗选择以及Claudin18.2药物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和交流。专家们肯定了多学科协作在精准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各自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与困惑,强调了精准检测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第三环节:胃癌临床热议点大家谈
主持:深圳市人民医院 何婉教授
讲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邓薇教授
邓薇教授在报告中重点分享了胃癌腹膜转移的最新治疗进展。她指出,腹膜转移是胃癌最常见且预后最差的转移模式之一,中位总生存期仅约7.5个月,明显低于无腹膜转移患者。
在治疗方面,指南普遍推荐以全身系统化疗为核心,但对改善生存的作用有限,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也尚不确切。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发现Claudin18.2在腹膜转移患者中依然维持较高表达。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Claudin18.2靶向药物,佐妥昔单抗在SPOTLIGHT和GLOW研究中显示,无论患者是否伴有腹膜转移,均能显著延长OS和PFS,为这一人群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邓教授还介绍了局部治疗模式[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腹腔常温灌注化疗(NIPEC)、腹腔加压雾化化疗(PIPAC)]的探索,尤其在转化治疗中展现出潜力。她强调,腹膜转移患者的治疗应坚持个体化原则,结合腹膜癌指数(PCI)评分及全身情况合理选择局部或全身治疗。未来亟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以明确局部与全身治疗的最佳整合模式,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
在讲课过程中,邓教授还设置了互动投票环节,围绕四个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系统与局部治疗的整合时序、局部治疗模式的选择、腹腔化疗技术方案的优化以及转化治疗的策略——邀请与会嘉宾参与讨论与选择,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与临床思考。
讨论环节,南通市肿瘤医院江晓晖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李宝龙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吴昆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钟情教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宗兵教授从外科医生的视角,分享了在腹膜转移治疗中的经验与挑战。专家们讨论了手术时机、局部治疗(如热灌注)的实施方式、PCI评分的应用、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考量以及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大家普遍认为,虽然胃癌腹膜转移治疗困难,但靶向、免疫治疗以及局部治疗手段的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优化治疗策略。
第四环节:如何用AI写好基金申请标书?
主持: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薛俊丽教授
讲者:中卫众康(北京)医学科学研究院 王伟强博士
中卫众康(北京)医学科学研究院王伟强博士带来了关于“如何用AI写好基金申请标书?”的分享。王博士以Deepseek等AI工具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I辅助撰写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基础等关键部分。他强调了AI作为科研助理的角色,以及人与AI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通过详细的指令、多模型对比、文献检索工具(如秘塔AI搜索)以及流程图绘制工具(如NAPKIN)来提高AI辅助撰写的效率和质量。王博士还介绍了AI在评估申请书、寻找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应用,并提醒研究者AI是辅助工具,最终的判断和责任仍在于研究者本人。
会议总结
在总结致辞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薛俊丽教授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位主席表示,Claudin18.2从靶点发现到药物开发,再到实现临床获益,所取得的一系列突破令人振奋。CSCO YOUNG青委以“IGNITE”精神凝聚力量,既彰显了青年学者对学术探索的执着热情,也体现了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大家共同期待,IGNITE的火炬能够薪火相传,持续点燃创新动力,推动更多成果不断涌现,让精准治疗为患者点亮更长久的生命之光。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ly
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MAT-CN-VYL-2025-00277
材料准备时间:2025-9-23
材料到期时间:202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