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年CSCO学术年会】​徐瑞华教授:ADG126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MSS结直肠癌获突破,ORR达29%​

09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金秋九月,备受瞩目的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盛大启幕。本届大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海内外肿瘤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旨在有力推动国内外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在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进行了《抗CTLA-4掩蔽抗体ADG126不同剂量下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MSS结直肠癌的1b/2期研究进展》的研究汇报。结果显示,新型抗CTLA-4抗体ADG126在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使用时,在治疗对传统免疫疗法通常无反应的晚期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CRC)患者中,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别是在20 mg/kg剂量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29%,且中位总生存期(OS)显示出积极趋势,为这类难治性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MVIMG_20250911_144415.jpg

背景介绍:解码ADG126的创新机制

ADG126是一款经过特殊设计的可切割掩蔽型新型抗CTLA-4抗体。其独特之处在于:

  • 肿瘤微环境内精准激活:通过Fc受体介导的交联和肿瘤蛋白酶的切割,ADG126能够被特异性地在肿瘤环境中激活,从而精准靶向CTLA-4,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毒副作用。

  • 增强的ADCC效应:其差异化的结合表位增强了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其抗肿瘤能力。

  • 安全性优势:相较于第一代CTLA-4抗体,ADG126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在临床前研究中,其治疗窗口具有显著提升。

研究设计: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1b/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ADG126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一次)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剂量递增阶段 :逐步增加ADG126的剂量(从6 mg/kg Q3W开始),以确定最佳推荐剂量。

剂量扩展阶段:在确定剂量后,重点招募晚期MSS型结直肠癌患者,进一步评估疗效。
截至2025年4月22日,共有97名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67例为转移性MSS型结直肠癌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主要聚焦于无肝转移(NLM)的患者群体,因为肝转移通常预后更差,且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性较低。

疗效分析:ORR达29%

研究结果显示,ADG126联合疗法在MSS型结直肠癌这一“免疫冷肿瘤”中激发了显著的抗肿瘤反应。

客观缓解率 (ORR) 与剂量相关性
数据显示,疗效与ADG126的剂量水平呈正相关:10 mg/kg Q3W组:ORR为17%;20 mg/kg Q6W组 + 负荷剂量 (LD):ORR达29%,显示出更优的治疗潜力。

多名患者的肿瘤体积出现了持续且深度的缩小,部分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DoR)超过了8个月。

总生存期 (OS) 显示积极趋势

在对10 mg/kg剂量组(包括Q3W和Q6W)的汇总分析中,经过18个月的中位随访,中位OS达到了19.4个月。这一数据与历史标准三线治疗方案(如呋喹替尼,中位OS约10.8-12.1个月)相比,显示出非常积极的趋势,预示着该联合方案可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

 安全性评估:易于管理,保障患者持续获益

该联合方案的安全性是其一大亮点。未发生4级或5级(致命性)不良事件。

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发生率较低,远低于传统CTLA-4抑制剂。

常见的TRAE包括瘙痒、腹泻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大多为1-2级,临床上易于管理。良好的安全性使得患者能够持续接受治疗,从而最大化临床获益。 

经典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名75岁女性MSS型结直肠癌患者,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失败。在使用ADG126 (20 mg/kg Q6W)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12周后,影像学评估显示其右肺门淋巴结、肺部及盆腔肿块均显著缩小(部分缓解,-31%),同时肿瘤标志物CEA水平也从26.2 ng/mL大幅下降至5.36 ng/mL。

结论与展望

该研究表明,ADG126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治疗无肝转移的晚期MSS型结直肠癌患者中,展现了持久且有临床意义的抗肿瘤活性和优异的安全性。

20 mg/kg剂量水平下的29% ORR,以及超过19个月的中位OS数据,为这一传统免疫治疗难治的患者群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潜在新疗法;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可能使其成为未来联合治疗的理想基石。基于现有数据,支持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针对MSS型结直肠癌及其他潜在瘤种的注册性临床研究。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8日
杨世忠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济南启幕
09月18日
郭东良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放疗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油
09月18日
李明德
阳谷县七级镇中心卫生院 | 中西医结合科
疗效是根本,让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