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 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乐秀宁教授大会现场畅谈优化肺癌脑转移治疗策略

09月1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主要类型,其治疗过程中脑转移的发生,无疑是临床上一个严峻的难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更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药物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以及建立更为精准高效的脑转移监测与应对策略,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亟待突破的关键瓶颈。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发布,这些成果有望为肺癌临床实践带来新的突破。大会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采访了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乐秀宁教授,深入探讨了当前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最新进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展望WCLC 2025上值得关注的亮点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参考价值。


ROS1融合肺癌的靶向治疗与中枢神经系统(CNS)保护

乐秀宁教授:对于携带ROS1融合基因的肺癌患者而言,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至关重要。这类患者往往在一线治疗中会使用靶向药物,而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穿透能力是实现长期疾病控制的关键。目前,包括最新药物Taletrectinib在内的较新一代ROS1抑制剂,都展现出优异的CNS保护能力。我们期待这些药物未来能在更多治疗场景中发挥作用,例如辅助治疗,以惠及更多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挑战与监测新进展

乐秀宁教授: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主要挑战之一。据统计,约40%-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脑转移,并对神经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开发具有良好CNS穿透能力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当务之急。目前,一些新型的EGFR和ROS1靶向药物已具备这一特性。然而,对于无相应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我们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选择,这表明该领域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

在疾病监测方面,我们已经拥有多种方法,例如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可以监测肿瘤的演变和耐药性的产生。尽管将ctDNA应用于脑转移患者的监测存在一定难度,但技术仍在不断进步。例如,通过检测脑脊液(CSF)中的ctDNA,或者将血浆中的ctDNA与CNS疗效相关联,我们有望在未来为脑转移患者提供更优化的监测方案。

2025 WCLC重磅研究与未来展望

乐秀宁教授:2025年WCLC大会公布了多项重磅研究的最新数据。其中,备受瞩目的FLAURA-2研究的OS(总生存期)数据的公布,这可能再次改变全球的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化疗联合奥希替尼在一线治疗中的总生存获益。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针对EGFR突变患者的新型治疗方案,例如Amivantamab的HARMONi研究数据也将发布。同时,来自亚洲的一些研究,如EGFR×HER3双特异性ADC在EGFR领域的应用数据也值得期待。总之,2025年WCLC是肺癌研究领域激动人心的一年,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新的治疗希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7日
王隆来
上海市监狱总医院 | 肿瘤内科
肺癌脑转移治疗策略。
09月17日
何小罗
新沂市人民医院 | 胃肠外科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理念不断更新指导
09月17日
蒋琴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 肿瘤内科
到底那些患者适合做加法?那些适合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