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聚焦精准,协同共进:2025 CSCO肾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09月1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9月11日,山东济南盛大召开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9月11日,肾癌专场会议召开,本次专场由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主办,汇聚了国内肾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会议的核心议程是对最新版《2025 CSCO肾癌诊疗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与讨论,内容涵盖内科治疗、外科手术、遗传性肾癌管理及病理诊断等多个关键领域,旨在将最新循证医学证据转化为临床实践,推动我国肾癌诊疗的规范化与精准化进程。


内科治疗:优化分层治疗策略,完善药物可及性与后续研究布局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对指南内科治疗部分的更新进行了权威解读。盛教授指出,靶向联合免疫治疗(TKI+IO)方案已成为中高危晚期肾癌患者一线治疗的公认标准,且随着更多药物纳入医保,治疗可及性得到显著改善,惠及更多患者。然而,临床仍面临诸多挑战:对于低危患者群体,靶向药物仍是主要选择,但最佳策略仍需探索;二线及后线治疗的高级别循证证据依然匮乏;非透明细胞肾癌(nccRCC) 的规范化治疗体系亟待加强;此外,在辅助治疗领域,国际共识与国内临床实践之间仍存在差异,需要更多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数据。
盛教授强调,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于通过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患者分层,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并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疗策略。

外科治疗:强调手术精准性,拓展新辅助与功能保留适应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董培教授分享了外科部分的更新要点。董教授介绍,指南对外科手术的推荐更趋精准化:

  • 对于局限性肾癌,指南明确不推荐对无影像学证据的淋巴结进行区域或扩大性清扫,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度手术。

  • 对于局部晚期肾癌,特别是合并静脉癌栓的患者,指南推荐将新辅助治疗(靶向或靶免联合) 作为一种重要策略纳入考量,旨在为初始无法手术或手术难度极高的患者创造根治性切除的机会。

  • 在肾单位保留方面,指南对T3a期特殊患者(如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 的适应症进行了拓展,认可为这部分患者施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价值,体现了治疗个体化的理念。

遗传性肾癌:关注遗传背景,倡导基因检测与全程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浩教授对新增和修订的遗传性肾癌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曾教授指出,新版指南显著加强了对遗传性肾癌的关注,强调了其遗传背景的多样性与临床表现的复杂性。指南明确推荐将基因检测作为诊断遗传性肾癌的关键手段,这不仅有助于识别VHL综合征、HLRCC、BHD综合征等不同类型,更能为患者及其家族提供风险评估和个性化管理策略。
治疗上,指南提出了基于其独特生物学行为的分级手术管理原则,并概述了目前可用于遗传性肾癌的系统治疗方案。最后,曾教授强烈呼吁加强国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协作,以积累中国数据,共同提升遗传性肾癌的诊疗水平和患者预后。

病理诊断:引入新型标志物与分子技术,提升诊断精确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曹登峰教授就病理诊断部分的更新进行了精辟分析。曹教授重点介绍了GPNMB、L1CAM和AKR1B10等新型标志物在肾癌分型及预后判断中的潜在意义。同时,他深入阐述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检测特定基因变异(如TFE3/TFEB易位)以及二代测序(NGS) 在全面分子分型、遗传风险评估和指导靶向治疗中的重要性。这些更新为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强大的诊断工具,强调了在肾癌诊断中采用规范化检测方法并结合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的必要性。

总结

本次CSCO肾癌专场会议对《2025 CSCO肾癌诊疗指南》的更新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充分展现了我国肾癌诊疗领域向着更加精准、规范和多学科协作(MDT) 方向迈进的坚定步伐。从内科治疗的策略优化与未满足需求,到外科手术的精准与拓展,再到遗传性肾癌的系统化管理以及病理诊断的分子层面深化,更新内容涵盖了肾癌诊疗的全过程。新指南的推行将有力促进临床实践的标准化,最终造福广大肾癌患者。展望未来,继续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加强跨学科合作、发展适合中国人群的诊疗证据,将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2025 CSCO大会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7日
李海志
常州市中医院 | 乳腺外科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是未来发展方向
09月17日
马坊
漳州市医院 | 大肠外科
CSCO肾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