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山六院邓艳红团队PICC研究五年随访:新辅助免疫治疗助力肠癌患者实现高质量长期生存

09月16日
来源:中山六院

EsTamF8cGjU3WTAZ3aqWByBErqMviUCM.jpeg

2025年9月12日,我院肿瘤科邓艳红教授牵头开展的“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PD-1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塞来昔布(COX-2抑制剂)治疗dMMR/MSI-H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试验(PICC)” 五年随访结果在《柳叶刀》子刊 eClinicalMedicine(IF=10)在线发表。

这是全球首个在dMMR/MSI-H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领域报道的五年长期随访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特瑞普利单抗±塞来昔布新辅助免疫治疗后,不仅实现了高达100%的五年生存率,而且在长期随访中依然保持了出色的生活质量。这为dMMR/MSI-H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兼顾生存与生活质量的全新治疗策略。

邓艳红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肿瘤科学科带头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中山大学医学院肿瘤教研室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科普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秘书长
广东省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学会副会长
留学美国西雅图Fred Hutchinson/华盛顿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牵头开展的FOWARC、OPTICAL和PICC等一系列临床和转化研究,4次获得ASCO口头报告。主持开展了20余项高质量临床试验,为中国结直肠癌人群寻得了最佳治疗方案,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ancer Cell、J Clin Oncol、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和方案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201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2021年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三),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第四),第六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2023年广东省先进女职工,202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胡华斌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结直肠癌肝转移和腹膜转移的转化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免疫治疗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等。

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J Clin Oncol, Lancet Gastro & Hepato, Cancer Cell, Clin Cancer Re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学术任职: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内科学组组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委会常委,广州市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委等。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15%的患者属于“错配修复蛋白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亚型。由于具有高突变负荷和丰富的免疫细胞浸润,该类患者对PD-1单抗高度敏感。近年来,多项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显示,dMMR/MSI-H的肠癌患者在术前接受免疫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病理缓解,但多数研究仅报道了近期疗效,长期生存获益仍缺乏可靠证据。

PICC研究是全球首个探索PD-1单药或联合塞来昔布新辅助治疗 dMMR/MSI-H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近期疗效结果已于2022年发表于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联合组和单药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分别高达88%和65%。该成果已被《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CSCO指南及美国NCCN指南引用推荐,为目前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2.jpeg

此次公布的五年随访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的长期价值。接受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塞来昔布治疗的患者均获得了显著而持久的生存获益。随访期间未见疾病复发,联合组与单药组的五年总生存率分别达到100%和94%,两组的五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均为100%。在五年无事件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两项长期结局上,联合组均达100%,单药组均为93%,显示获益稳固。

3.jpeg

此外,术后三年的生活质量评估显示,两组患者均报告了较高的生活质量评分(QLQ-C30、QLQ-CR29),且症状负担普遍较低。这表明,特瑞普利单抗±塞来昔布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不仅能带来卓越的长期生存获益和良好的安全性,还能够帮助患者在术后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期生存与生活质量双重获益”。

4.jpeg

本研究由我院肿瘤科、结直肠外科、病理科、放射诊断科、消化内镜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完成。我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沈旭涛、蔡月主治医师、李唯伟医师、史李铄助理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邓艳红教授、胡华斌副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s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看,文中内容仅代表中山六院订阅号立场与观点,不代表肿瘤资讯平台意见,且肿瘤资讯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若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
09月16日
马建增
阳光融和医院 | 肿瘤内科
一项非常不错的研究,是不是别的PD-1单抗也可以呢?
09月16日
刘桂林
长海县獐子中心卫生院 | 普通内科
感谢老师分享的内容
09月16日
苗军程
金乡县人民医院 | 肿瘤外科
新辅助免疫治疗助力肠癌患者实现高质量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