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NSCLC“放-免“融合新纪元:宋启斌教授全景解析放疗角色跃迁、毒性叠加破局与精准干预路径

09月16日
来源:肿瘤资讯

在NSCLC治疗领域,免疫治疗的迅猛发展正促使放疗角色发生深刻变革。从传统的同步放化疗到如今的精准干预,放疗正与免疫治疗形成协同效应,展现出强大的治疗潜力。然而,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时,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叠加风险成为临床关注焦点,如何平衡疗效与毒性成为关键挑战。同时,针对不同阶段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不断优化,精准放疗技术的更新为患者提供更优的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保障。
近日,在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胸部肿瘤内科学组2025学术年会上,湖南省肿瘤医院张乐蒙教授当选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学专委会胸部肿瘤内科学组组长、湖南省医促会肿瘤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进行专访,以飨读者。

宋启斌  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肿瘤中心主任兼肿瘤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   
第五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专家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肺癌诊疗指南》专家组成员
国家癌症中心肺癌质控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常委兼胸部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CSCO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肺癌、大数据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ESCO)理事长兼肺癌专委员会主任委员
武汉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

NSCLC治疗新篇:放疗角色重塑与多策略联合探索

宋启斌教授:作为肺癌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的放射治疗其在NSCLC治疗中角色正被重塑,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发展息息相关。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成为提升疗效的新焦点,但联合模式的优化、获益人群筛选、介入时机把握及毒性平衡仍是未来研究的关键。在不可切除早期NSCLC中,放疗对局部控制至关重要。目前对SBRT后是否加用免疫治疗巩固尚无定论,部分研究显示联合免疫治疗可延长生存,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获益。未来需通过分子特征或微环境标志物筛选真正需要联合免疫治疗的高复发风险人群。 对于可切除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已成标准,但pCR率仅约24%。研究者正探索在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基础上加入放疗或双抗联合化疗以提高病理缓解率,同时精准选择耐受性良好、肿瘤负荷适中的患者,避免过度损伤。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PACIFIC模式,同步放化疗后免疫治疗巩固已被确立。在此基础上,研究正向“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缩小靶区、然后放疗或化放疗,最后免疫治疗巩固”的优化策略发展,以减少大靶区放疗带来的放射性肺炎风险。 晚期或寡转移患者若免疫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后仅获PR/SD,可在4-6周期后对残留病灶采用SBRT或大分割放疗,增强局部控制并提升免疫治疗效果。对“冷肿瘤”可先试放射治疗,视靶区情况采用高/低剂量照射激发远隔效应。防免联合但未来需明确获益人群、最佳联合模式、照射剂量、靶区选择及联合时机,实现个体化精准放疗。 

免疫治疗遇上放疗:NSCLC肺部毒性叠加的机制、鉴别与临床管理路径 

宋启斌教授: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应用时,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叠加可能成为关注的临床问题。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由免疫调节异常引发,表现为弥漫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则是放疗导致的局部肺组织纤维化和炎症。两者叠加时,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导致肺部损伤更严重,临床表现更复杂。此外,两者的影像学与临床特征部分重叠,使得鉴别诊断困难,易误判,为后续治疗带来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合理安排免疫治疗与放疗的时机至关重要。对于早期不可切除的NSCLC患者,建议在完成SBRT后启动免疫治疗,避免放疗与免疫治疗同时作用带来的毒性叠加。同步实施的风险在于放疗可能诱导局部组织的免疫抑制或炎症反应,从而加剧免疫治疗相关的肺部毒性。 对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当前标准治疗模式是在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序贯进行免疫治疗巩固。重要临床试验表明,免疫治疗与放疗同时实施增毒不增效。因此,当前治疗策略更倾向于将放疗与免疫治疗分阶段进行,以降低风险。在晚期NSCLC治疗中,全身治疗效果对后续放疗决策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病灶部位、大小及病理特征,需合理选择放疗技术、剂量及分割模式。精准剂量设计与适当分割方式有助于减少放疗相关毒性,降低与免疫治疗叠加时的潜在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高度警惕放疗与免疫治疗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是关键。治疗前综合评估患者基线肺功能、治疗历史及潜在并发症风险,确保个体化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反应,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一旦出现不良事件,及时中止或调整治疗方案,并根据分级制定应对措施。通过精细化管理,可有效避免放疗与免疫治疗叠加时的严重肺损伤,实现治疗获益最大化。

免疫治疗时代NSCLC放疗的范式转变:从同步放化疗到精准干预   

宋启斌教授:免疫治疗的快速进展,包括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免疫治疗联合ADC药物,显著提升NSCLC的治疗效果。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放疗的地位正面临重新评估。对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疾病控制能力,部分患者可能无需接受放疗。因此,放疗的介入时机和治疗策略正在发生转变。以往强调早期同步放化疗的模式,已逐渐向针对免疫治疗后残留病灶的精准干预过渡,如对达到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的病灶进行局部处理,这凸显治疗策略个体化的重要性。 随着免疫治疗带来的肿瘤缓解,放疗的技术要求亦随之更新。传统上,由于靶区范围较大且邻近肺门或纵隔结构,临床多采用常规分割放疗。而在免疫治疗后病灶缩小的情况下,可设计更为精确的靶区,从而支持高剂量、大分割的短程放疗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还可能通过免疫治疗协同效应诱导远隔效应。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基于免疫治疗效果的放疗剂量优化策略,并结合分子生物标志物识别“冷”与“热”肿瘤,实现放疗的精准分层与个体化设计,从而为肺癌患者提供更优的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保障。 总结   NSCLC治疗正迈向放疗与免疫治疗协同的新纪元。从早期不可切除到晚期寡转移,治疗策略不断优化。早期NSCLC中,SBRT联合免疫治疗的远期疗效需分子标志物筛选;局部晚期III期患者正向“诱导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缩小靶区、精准放疗巩固”模式发展;晚期NSCLC强调全身治疗与局部干预协同,探索对残留病灶的精准处理。未来,放疗将结合免疫治疗,通过靶区优化与剂量调整,实现个体化干预,提升患者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

总结

NSCLC治疗正迈向放疗与免疫治疗协同的新纪元。从早期不可切除到晚期寡转移,治疗策略不断优化。早期NSCLC中,SBRT联合免疫治疗的远期疗效需分子标志物筛选;局部晚期III期患者正向“诱导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缩小靶区、精准放疗巩固”模式发展;晚期NSCLC强调全身治疗与局部干预协同,探索对残留病灶的精准处理。未来,放疗将结合免疫治疗,通过靶区优化与剂量调整,实现个体化干预,提升患者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HYC
排版编辑:B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