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始于精准,终于卓越:泽布替尼高选择性优势如何贯穿MCL治疗全程,实现疗效与安全双赢?

09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套细胞淋巴瘤(MCL)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一种常见亚型,其临床表现与疾病进程呈现出高度异质性。虽然,以传统免疫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为主的治疗策略改善了部分MCL患者的预后,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因无法耐受高强度治疗或在治疗后复发而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的出现,凭借其在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中展现的卓越疗效以及相较于传统化疗更优的安全性,深刻地改变了MCL等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格局。


其中,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通过其优化的分子结构,实现了对BTK靶点更高的亲和力与选择性,进而降低了脱靶效应相关的毒性。这一特性不仅转化为更优异的临床疗效,也显著改善了药物的长期耐受性,使其成为MCL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经过逾五年的临床验证,泽布替尼治疗淋巴瘤已积累了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正值泽布替尼于国内获批上市五周年之际,【肿瘤资讯】特将其治疗MCL相关要点进行整理,详情如下。

势不可挡!泽布替尼一线联合治疗MCL,达成100%骨髓及外周血MRD清除率

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BTKi,因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在MCL的一线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一代BTKi相比,泽布替尼具有更高的靶点亲和力与更低的脱靶效应,这一优势使其在MCL的早期干预中,有望实现更优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II期BRIDGE研究旨在探索以泽布替尼为基础的诱导与维持治疗方案,在初治年轻MCL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入组患者接受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与R-DHAOx方案(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奥沙利铂、阿糖胞苷)交替进行诱导治疗(共6个周期)。

初步数据显示,基线时所有MCL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均为阳性。经过6个周期的联合诱导治疗后,所有患者(7/7)均实现了骨髓与外周血的MRD转阴,阴性率达到100%,显示了该方案强大的肿瘤病灶清除能力。

在中位随访25.9个月后,该联合方案表现出卓越的耐受性,诱导治疗期间未发生剂量调整或治疗中断事件,且未观察到腹泻、高血压、出血及房颤等典型的BTKi相关不良事件。截至数据分析时,除1例MCL患者在完成维持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外,其余6例患者均在持续的泽布替尼维持治疗中,并处于疾病缓解状态[1]。BRIDGE研究的积极结果表明,以泽布替尼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在初治年轻MCL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为未来优化MCL一线治疗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

破解高龄MCL治疗困局:泽布替尼联合疗法,为不耐受化疗的患者带来生存新曙光

除在年轻、高强度治疗耐受MCL患者中表现优异,泽布替尼联合低剂量化疗或无化疗方案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治疗策略,亦有望为不适合接受大剂量化疗及ASCT的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特别是对于高龄或伴有较重疾病负担的MCL患者,含泽布替尼的轻化疗或无化疗方案有望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显著提升治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从而改善该类患者的长期预后。

在关键性的III期BOVen研究中,泽布替尼联合抗CD20单抗及BCL-2抑制剂的三药联合方案,作为一线疗法在老年MCL患者中展现了卓越的抗肿瘤活性。在中位随访28.2个月后,该方案实现了高达96%的总缓解率(ORR),其中完全缓解(CR)率达到了88%。从远期生存数据来看,研究的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维持在72%和76%的较高水平,而2年疾病特异性生存(DSS)率更是高达91%。安全性分析表明,该联合方案的毒性可控,不良事件以低级别为主,整体的耐受性良好,为老年MCL患者提供了一个高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2]

另一项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巩固了这一结论。该研究在老年高危MCL患者中,探索了泽布替尼联合抗CD20单抗方案。研究结果同样证实了含泽布替尼方案在老年MCL中巨大的治疗潜力。

相关结果显示,该方案的ORR达到100%,CR率高达88.9%。在中位随访6个月时,所有MCL患者均未出现疾病进展,初步提示了该方案可能带来持久的疾病控制。尤为关键的是,在此项研究中未观察到严重的房颤或大出血等BTKi的常见严重不良事件,且无患者因毒性反应而中断治疗,这充分保障了治疗的连续性与依从性,是实现理想远期疗效的基石[3]

总体而言,上述两项研究的循证数据对于推动MCL临床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传统上,老年MCL患者的治疗选择受限于其生理机能和对化疗毒性的耐受能力,预后普遍不佳。而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凭借其高选择性带来的安全性优势,与其他靶向药物形成了高效的协同作用,使得无化疗治疗成为现实。

疗效与安全的平衡:泽布替尼凭借高选择性,为R/R MCL长期治疗保驾护航

在复发/难治性MCL(R/R MCL)的治疗领域,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无论是作为单药疗法还是联合治疗的基石,均展现了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在延长患者PFS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关键的BGB-3111-206 II期单臂研究中,泽布替尼单药治疗的长期随访数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R/R MCL中的疗效。在中位随访35.3个月后,该研究的ORR稳定在83.7%,而CR率高达77.9%。

获得CR是改善MCL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关键。得益于此,尽管该研究的中位OS尚未达到,但中位PFS已显著延长至33个月。尤为重要的是,泽布替尼治疗R/R MCL的疗效获益在所有预设亚组中保持一致,即便是携带TP53突变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其ORR仍可达80%,中位PFS亦达到14.7个月,显示了泽布替尼在不同风险分层患者中的普适性与强大活性。在安全性方面,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亦无新增的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终止或剂量调整。

与此同时,探索泽布替尼联合新药的策略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项评估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sonrotoclax)联合泽布替尼治疗R/R MCL疗效及有效性的研究更新了其数据。结果显示,在该联合方案各剂量水平下MCL患者均耐受良好,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并确定了320mg为II期推荐剂量(RP2D)。在中位随访16.4个月后,320mg剂量组的ORR为78%,CR率达70%,且缓解持久,24个月的持续缓解(DOR)率高达80.1%。

上述治疗R/R MCL卓越且持久的生存及缓解数据,其根本在于泽布替尼独特的药理学特性。泽布替尼对BTK靶点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可显著抑制靶点激酶的活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他激酶的脱靶抑制。

对于经历多线治疗的R/R MCL患者而言,药物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是决定其能否长期、持续用药并最终从中获益的先决条件。泽布替尼良好的安全性特征,显著降低了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断风险,确保了R/R MCL患者能够接受足剂量、长疗程的治疗,这正是将该疾病从一种预后不良的侵袭性疾病,逐步转向“慢病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所在。通过为R/R MCL患者提供一个可长期、安全使用的治疗选择,泽布替尼成功地延长了疾病控制的窗口期,从而实现了中位PFS的显著延长,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存结局。

参考文献

1. Gao Yan, Qingqing Cai, Zhiming Li, et, al. Mantle Cell, Follicular, and Other Indolent B Cell Lymphomas: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Targeted Therapy. Blood (2023) 142 (Supplement 1): 6147.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3-181619
2. Anita Kumar, Jacob Soumerai, Jeremy S. Abramson, Jeffrey A. Barnes, Philip Caron, Shalini Chhabra, Maria Chabowska, Ahmet Dogan, Lorenzo Falchi, Clare Grieve, J. Erika Haydu, Patrick Connor Johnson, Ashlee Joseph, Hailey E. Kelly, Alyssa Labarre, Jennifer Kimberly Lue, Rosalba Martignetti, Joanna Mi, Alison Moskowitz, Colette Owens, Sean Plummer, Madeline Puccio, Gilles Salles, Venkatraman Seshan, Elizabeth Simkins, Natalie Slupe, Honglei Zhang, Andrew D. Zelenetz; Zanubrutinib, obinutuzumab, and venetoclax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antle cell lymphoma with a TP53 mutation. Blood 2025; 145(5):497-507.doi: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4025563
3. https://library.ehaweb.org/eha/2024/eha2024-congress/420158/yanan.zhu.the.efficacy.and.safety.of.obinutuzumab.with.zanubrutinib.as.html?f=listing%3D0%2Abrowseby%3D8%2Asortby%3D1%2Asearch%3Dp2071
4. 2021 EHA abstract No. EP789                                          5.Raul Cordoba,et,al.EHA 2025. Abstract S23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Oliv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