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WCLC 2025|Sevabertinib二线治疗HER2突变NSCLC:ORR达75%

09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读:世界肺癌大会(WCLC)是全球肺癌领域的“风向标”,每年都会解锁肺癌精准治疗的新密码。2025年WCLC上,SOHO-01研究扩展队列D的探索性分析引发热议[1]——这款名为Sevabertinib(前期研发代号BAY 2927088)的口服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中客观缓解率(ORR)达 75%,更首次明确了哪些患者能从治疗中最大获益,为HER2突变NSCLC的精准施治铺就新路径。本文特邀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可京教授深度解读。

邬麟
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GCP肿瘤专业负责人、胸内二科主任
湖南省肺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
主持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200 余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部分成果发表在Lancet、JAMA、Lancet Oncology、JCO、JTO、Nature Communications、BJC等著名国际期刊。
担任中国抗癌协会(CACA)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CACA肿瘤内科专委会副主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促会肿瘤舒缓治疗学分会副主委,CSWOG肺癌专委会候任主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CSCO理事,CACA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常委、原发灶不明及多原发癌专委会常委,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肿瘤防治分会理事长,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委会主委,湖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副主委等多个学术任职。

唐可京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药学部主任/党总支部书记、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山一院肺癌MDT首席专家,Ⅲ期肺癌多学科联合规范化诊疗中心、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MDT团队负责人
美国范德堡 (Vanderbilt) 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UTSW) Harold C. Simmons综合癌症中心访问科学家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 肺癌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 免疫治疗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 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 常务委员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 / CTONG)理事
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感染与重症专业工作组组长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肺部肿瘤管理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等

WCLC 2025最新数据:二线治疗疗效亮眼

【研究背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2%~4%的患者会发生HER2突变,这种突变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目前,HER2突变NSCLC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更多新型药物。Sevabertinib作为一种口服的、可逆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对HER2激活突变的有效抑制作用,并已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经治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激活突变NSCLC患者。

【研究方法】

SOHO-01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Ⅰ/Ⅱ期研究,研究采用多队列设计(图1),本分析纳入了SOHO-01研究扩展队列D中的43例可评估疗效的HER2突变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但未接受过靶向HER2的治疗,患者接受Sevabertinib 20 mg, BID口服治疗。

图片1.jpg

图1. 研究设计图

【研究结果】

SOHO-01研究扩展队列D共入组了44例患者,其中43例完成基线后肿瘤疗效评估。患者基线特征为:中位年龄62.0岁,女性占65.1%,72.1%为从不吸烟者,46.5%既往接受过<2线系统治疗。

疗效分析显示:

  • 既往治疗线数:接受<2线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更高(75.0% vs 69.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更长(未达到 vs 5.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更长(未达到 vs 6.7个月)。

  • 分子特征:在37例可检测到HER2 ctDNA的患者中,TP53突变是最常见的共突变(35.1%,13/37)。携带HER2 Y772_A775dup(YVMA)插入突变的患者显示出更优疗效,而TP53共突变未显著影响Sevabertinib的疗效。

  • 预后价值:多因素分析提示,TP53状态与HER2 YVMA突变均具有独立预后意义 ——缺乏TP53共突变且携带YVMA变异的患者,其疗效及临床结局与仅接受过1线既往治疗的患者相似。

【研究结论】

该探索性分析提示,接受Sevabertinib治疗的HER2突变NSCLC患者中,既往治疗线数少、携带HER2 YVMA突变、缺乏TP53共突变的患者可能获得更优的疗效。这些结果提示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以识别最可能获益的患者群体。未来需在更大样本中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更优的治疗策略。

ASCO 2025会议回顾:SOHO-01研究队列D关键数据回顾[2]

SOHO-01研究队列D纳入的是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系统治疗,但未接受过靶向HER2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队列D共入组了81例患者,中位年龄60岁,女性占61.7%,74.1%为从不吸烟者,43.2%的患者既往接受过≥2线系统治疗。截至2024年10月14日、中位随访时间7.3个月时,研究者评估的ORR为59.3%(95% CI 47.8–70.1),疾病控制率(DCR)达84.0%(95% CI 74.1–91.2),其中1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2个月DoR率为49.3%。基线时患有脑转移的患者ORR 64.7%,具有HER2 TKD突变的患者ORR 65.3%。疗效数据显示,Sevabertinib在经治但未接受过靶向HER2治疗的患者中仍可诱导持久缓解,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在安全性方面,96.7%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其中最常见的为腹泻(86.4%),多为1-2级,可控可管理。8.3%的患者因TRAE减量,但无患者因腹泻或其他不良事件停药,且未报告间质性肺病病例。整体安全性与既往研究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该队列数据进一步支持Sevabertinib在HER2突变晚期NSCLC后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也为后续开展一线治疗探索提供了坚实基础。基于其良好的疗效与可控的安全性,美国FDA和中国NMPA药品审评中心分别于2024年2月和6月授予Sevaber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激活突变NSCLC患者。

专家点评

邬  麟 教授:

HER2突变NSCLC:从“治疗空白”走向“精准靶向”

HER2突变NSCLC一直被认为是肺癌中的“治疗难点”。不同于乳腺癌中的HER2扩增,NSCLC中HER2突变多为激酶结构域插入或点突变,传统抗HER2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新型HER2 TKI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出现,这一领域正逐步迎来转机。

Sevabertinib作为一种口服、可逆、非共价HER2 TKI,在前期研究中已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此次WCLC 2025大会上公布的探索性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为未来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

YVMA突变:疗效预测的“风向标”

HER2 YVMA插入突变是NSCLC中最常见的HER2突变类型,占所有HER2突变的70%以上。此次分析显示,YVMA突变患者在接受Sevabertinib治疗后,ORR、DoR和PFS均优于其他突变亚型。这一发现与既往研究一致,提示YVMA突变可能是Sevabertinib疗效的潜在预测因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优先对HER2突变患者进行突变亚型检测,以筛选出最可能获益的患者群体。

TP53共突变:或影响预后而非疗效

TP53共突变是最常见的肿瘤共突变之一,在本研究中占35.1%。虽然TP53共突变通常与较差的预后相关,但此次分析显示其并未显著影响Sevabertinib的疗效。这提示,TP53状态可能更多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而非直接决定靶向治疗反应。

然而,多因素分析表明,YVMA突变和TP53状态可提供独立的预后信息。因此,在评估患者治疗前景时,应综合考虑突变类型与共突变背景。

既往治疗线数:影响疗效的重要临床因素

本研究还发现,接受<2线治疗的患者比接受≥2线治疗的患者疗效更佳,包括更高的ORR、更长的DoR和PFS。这提示我们,Sevabertinib可能更适合在疾病前线使用,以获得更佳疗效。

目前,一线治疗对比Sevabertinib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全球III期SOHO-02研究正在进行中。若该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将有望将Sevabertinib推向一线治疗地位,为HER2突变NSCL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展望未来,本次WCLC公布的探索性分析为HER2突变NSCLC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方向。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验证YVMA突变和TP53状态作为疗效预测因子的临床价值,并明确Sevabertinib在一线治疗中的地位,探索与ADC、免疫治疗或其他靶向药物的联合策略,并开发更灵敏的分子检测手段,以优化患者筛选。

HER2突变NSCLC正从“治疗空白”走向“精准靶向”,而Sevabertinib正成为这一进程中的一颗新星。我们期待更多高质量研究的开展,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


唐可京 教授:

Sevabertinib自问世以来,就因其在HER2突变NSCLC中展现出的优异疗效而备受关注。在临床实践中,我更关注药物“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也就是疗效可预测性和安全性、耐受性。

二线疗效明确,适合尽早使用

从WCLC 2025报道的数据看,Sevabertinib在二线治疗的表现非常亮眼:ORR达75%,缓解持续时间长,PFS也更长,尤其是对于最常见的HER2 YVMA突变人群,效果更突出。在临床实践中,这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用药底气——遇到HER2突变患者,尤其是YVMA亚型,二线选择Sevabertinib有充分的依据。

而且,研究显示“接受< 2线治疗的患者疗效更好”,这也是提示HER2突变NSCLC的靶向治疗应该要“前移”,不要等患者经多线治疗后才开始使用Sevabertinib,而是要尽早识别、尽早启动。

用药体验良好,AE管理经验分享

安全性方面,Sevabertinib也很“友好”,多数患者能长期用药,最常见的腹泻、皮疹多为1-2级,少数3级腹泻经处理也能缓解,极少因不良反应停药。应该注意在治疗初期就要做好患者教育(比如清淡饮食、提前准备止泻药),就能更好的管理不良反应。

分子分型助力精准治疗决策

另外,HER2突变的“异质性”一直是治疗难点,不同亚型对TKI反应差异较大。此次研究再次证实YVMA突变患者对Sevabertinib响应较好,但不排除其它突变亚型也能获益,所以别让患者错过最佳治疗选择。虽然TP53共突变不直接影响疗效,但和预后有关,所以制定方案时也应把它考虑进去。

期待一线研究数据,推动治疗前移

目前SOHO-02研究正在探索Sevabertini的一线治疗疗效,期待该研究获得成功,将会改变目前HER2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未来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能支撑Sevabertini成为HER2突变NSCLC的核心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WCLC 2025. P3.12.41
[2] ASCO 2025 Abstract 850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Crysta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06日
雷红艳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9月06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Sevabertinib作为一种口服的、可逆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09月05日
袁景山
满城第二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2%~4%的患者会发生HER2突变,这种突变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