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从复发难治到一线治疗:贝林妥欧单抗有望重塑儿童B-ALL治疗策略

09月0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化疗等传统治疗已使患儿总体生存率提升至90%左右,但复发风险、长期毒副作用仍是临床亟待突破的难题。免疫治疗的兴起为 B-ALL 治疗提供了新方向。贝林妥欧单抗作为一种双特异性抗体,自201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其用于成人治疗以来,该药物的适应症不断拓展,2024年6月已覆盖≥1月龄的BCR::ABL阳性CD19+ B-ALL患儿,成为儿童B-ALL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

近日,发表于Blood Advances杂志的一项综述系统梳理了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B-ALL治疗中的临床证据。研究证实,这款靶向CD19的创新疗法不仅能显著改善复发/难治性(R/R)患儿的预后,还能作为一线治疗方案降低初治患儿的复发风险,为儿童B-ALL治疗带来革命性变革。

图片22.png

图片23.png

图1.美国FDA局批准贝林妥欧单抗的时间线

本综述纳入了多项针对儿童B-ALL的关键临床研究,包括Ⅰ/Ⅱ期剂量探索试验、Ⅲ期随机对照试验及拓展性用药研究,涵盖R/R及初治患儿群体。研究主要终点包括完全缓解(CR)率、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无病生存(DFS)率及总生存(OS)率,同时评估了药物相关毒性反应。通过系统分析这些研究数据,明确贝林妥欧单抗在不同风险分层儿童B-ALL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及待解决问题。

表1.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B-ALL患者中的关键性试验

图片24.png

R/R儿童B-ALL:显著提升缓解率,为移植创造条件

在R/R B-ALL儿童患者的治疗中,多项研究证实贝林妥欧单抗的卓越疗效。一项Ⅰ/Ⅱ期试验中,70例接受推荐剂量(前1周 5μg/m²/天,后续 15μg/m²/天,28天为1周期)的患儿,39%在2个周期内达到CR,其中52%实现MRD阴性(<10⁻⁴),证实了单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拓展性用药研究RIALTO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该研究纳入110例<18岁的R/R患儿,结果显示63%的患儿在2个周期内达到CR,83%的缓解患儿实现MRD转阴;且安全性良好,仅1.8%的患儿出现≥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3.6%出现≥3级神经毒性,远低于传统强化化疗的毒副作用发生率。研究人员指出,该试验中患儿基线肿瘤负荷较低(38%的患儿骨髓原始细胞≥50%,低于Ⅰ/Ⅱ期试验的 74%),可能是缓解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在高危复发患儿中两项Ⅲ期随机对照试验均提前终止,因中期分析显示贝林妥欧单抗组疗效显著优于化疗组。欧洲一项针对高危首次复发患儿(诊断后<18个月复发或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的研究显示,中位随访22.4个月时,贝林妥欧单抗组EFS率为69%,显著高于化疗组的43%(P<0.001);且90%的患儿实现MRD阴性,远高于化疗组的54%,89%的患儿成功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化疗组仅为70%。中位随访44个月时,贝林妥欧单抗组OS率仍保持优势(HR=0.34)。

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AALL1331试验则纳入高危/中危复发患儿,结果显示贝林妥欧单抗组2年DFS率为54.4%,OS率为71.3%,分别高于化疗组的39.0%和58.4%;18~30岁青少年及年轻成人(AYA)亚组中,贝林妥欧单抗组2年DFS率和OS率分别达66.7%和66%,显著优于化疗组。

对于低危复发患儿(诊断后≥36个月复发或诱导后MRD<0.1%),AALL1331试验的亚组分析显示,贝林妥欧单抗组4年DFS率为61.2%,OS率为90.4%,虽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但骨髓受累患儿获益明显,4年OS率达97.1%,显著高于化疗组的84.8%(P=0.02)。值得注意的是,孤立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患儿在两组中预后均较差,提示贝林妥欧单抗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疗效有限。

初治儿童B-ALL:纳入一线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贝林妥欧单抗在初治儿童B-ALL中的应用同样取得突破。针对婴儿KMT2A重排(KMT2Ar)B-ALL(预后极差的亚型)的Ⅱ期研究显示,30例<1岁的患儿在诱导治疗后接受1个周期贝林妥欧单抗治疗,93%实现MRD阴性或低水平MRD;2年DFS率和OS率分别达81.6%和93.3%,远高于历史对照组的49.4%和65.8%。

儿童NCI标准风险B-ALL(<10岁、诊断时白细胞计数< 50×10³/μL)中,COG AALL1731 Ⅲ期试验提前终止。该试验纳入1440例中高危复发风险患儿,结果显示贝林妥欧单抗联合化疗组3年DFS率为96.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87.9%(P<0.001);中危和高危复发风险亚组均获益,且复发率显著降低(3.3% vs 11.8%)。但与复发患儿类似,贝林妥欧单抗对孤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预防效果有限,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5%和1.8%。

安全性:毒性谱优于化疗,需关注特定风险

与传统化疗相比,贝林妥欧单抗的毒性反应更可控。常见不良反应为CRS和神经毒性,但≥3级发生率较低:CRS发生率为0.2%~6%,神经毒性为0%~5%,远低于成人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唐氏综合征患儿可能面临更高的癫痫风险,需考虑预防性抗癫痫治疗。

此外,贝林妥欧单抗组严重感染发生率因人群而异:复发患儿中感染风险低于化疗组,但初诊标准风险患儿中,贝林妥欧单抗组≥3级败血症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14.8%,高于化疗组的5.1%(P<0.001),可能与CD19靶向治疗导致的B细胞耗竭有关。

表2. 儿童试验中贝林妥欧单抗相关毒性的发生率

图片25.png

结论

贝林妥欧单抗已成为儿童B-ALL治疗的里程碑药物,无论在R/R还是初治患儿中,均能显著提升缓解率、降低复发风险,并减少传统化疗的毒副作用。但目前仍存在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疗效有限,需探索联合鞘内治疗等优化方案;其二,最佳治疗周期数与给药时机尚未明确,需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其三,需长期随访评估药物对儿童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的远期影响;其四,静脉持续输注的给药方式及药物可及性问题,仍需通过皮下制剂研发、人道主义援助项目等方式改善。

未来,随着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化、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精准应用及药物可及性的提升,贝林妥欧单抗有望进一步改写儿童B-ALL的治疗格局,为更多患儿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
 
 

参考文献

Hall A G, Rau R E. Blinatumomab Use in Pediatric B-ALL: Where are we now?[J]. Blood Advances, 2025.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02日
陈方艳
临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贝林妥欧单抗有望进一步改写儿童B-ALL的治疗格局
09月02日
纪磊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研究主要终点包括完全缓解(CR)率、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无病生存(DFS)率及总生存(OS)率,同时评估了药物相关毒性反应。通过系统分析这些研究数据,明确贝林妥欧单抗在不同风险分层儿童B-ALL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及待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