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8.22每日资讯: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探索与未来展望;11项研究、近3000例患者的汇总分析:揭示mCRC一线治疗疾病进展风险,优化监测策略

08月2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日要闻

1. 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探索与未来展望

2. 11项研究、近3000例患者的汇总分析:揭示mCRC一线治疗疾病进展风险,优化监测策略

3. AML治疗不必“争分夺秒”?研究结果荣登血液学国际高分期刊!

4. 中国好声音丨陈海泉团队发布食管鳞癌预后相关“复旦分型”,为精准诊疗提供新依据

5. Cell子刊:利用细胞焦亡,增强肺癌免疫治疗效果

1. 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探索与未来展望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传统治疗手段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对于化疗耐药的病例,尤其是侵袭性极强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有效治疗手段仍然十分有限。过去,乳腺癌因免疫原性较低被归为“冷肿瘤”,免疫治疗应用受限。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TNBC中存在丰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这一发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机遇。本文结合该领域的综述文章[1],系统梳理 ICIs 在不同亚型乳腺癌治疗中的关键临床进展,深入探讨其从单药治疗到联合治疗策略的演进历程,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2. 11项研究、近3000例患者的汇总分析:揭示mCRC一线治疗疾病进展风险,优化监测策略

近日,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IF 65.4)发表了一项由德国AIO和意大利GONO两大肿瘤研究协作组主导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对11项大型随机临床试验中近3000例患者数据的汇总分析,旨在探索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一线治疗期间疾病进展(PD)的风险规律。研究发现,疾病进展风险并非随时间线性增长,而是在治疗开始后的6~8个月内出现高峰。BRAF突变、右半结肠、体能状态不佳等是早期进展的关键风险因素,而早期肿瘤缩小(ETS)则是强有力的良好预后指标。这一发现为制定更精准、个体化的影像学评估策略提供了高级别证据,有望优化患者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负担。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3. AML治疗不必“争分夺秒”?研究结果荣登血液学国际高分期刊!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通常被视为一种肿瘤急症,临床上普遍认为应尽快对患者进行治疗。然而,这一传统观念常与完成评估AML 患者生物学特征所需的时间相冲突。尽管先前针对接受强化疗AML患者的研究报告显示,从诊断到开始治疗的时间(TDT)对其生存结局无影响,但在接受去甲基化药物(HMA)联合维奈克拉这一低强度方案治疗的患者中,TDT的影响尚不明确。

一项在美国多中心开展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接受HMA联合维奈克拉治疗的新诊断AML患者,TDT延长,并未导致其生存率恶化。【肿瘤资讯】特将该项研究的主要结果整理如下。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4. 中国好声音丨陈海泉团队发布食管鳞癌预后相关“复旦分型”,为精准诊疗提供新依据

食管癌是全球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 食管 鳞 状细胞癌 ( ESCC ) 是最常见的 病理 类型, 占比高达 90% 。多数食管癌患者在就诊时肿瘤已处于中晚期阶段,通常需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然而 , 由于 缺乏有效的预后分层方法和可靠标志物, 食管鳞癌 的 精准化临床管理及靶向药物研发 受到严重制约 。尽管多项 大规模 多组学研究揭示了 ESCC 的高度异质性,但基于高质量临床队列、具有明确预后指导价值的分子分型体系仍属空白。

近日,复旦大学 陈海泉 教授团队在 国际期刊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上发表了题为 Comprehensive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reveal prognostic stratification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的研究论文, 建立了基于中国人群的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 后分子分型体系 ——“ 复旦分型 ” ( FU-ESCC ) 。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5. Cell子刊:利用细胞焦亡,增强肺癌免疫治疗效果

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标准,但肝激酶 B1(LKB1)突变会导致对 ICI 的原发性耐药,并且与更具侵袭性的表型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LKB1 缺陷型定义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种“冷肿瘤”亚型,其特征是祖细胞耗竭 CD8+ T 细胞(Tpex)浸润不足。Tpex 细胞作为主要的细胞亚群,对 PD-1/PD-L1 阻断免疫疗法有显著响应,其转录因子 TCF1(由 TCF7 基因编码)的表达水平较高。然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 Tpex 扩增策略。鉴于此,促进 Tpex 扩增可能对于逆转 LKB1 缺陷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耐药性至关重要。

2025 年 8 月 15 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雪、吴德华、郭学军等人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High-dose ascorbic acid selectively induces pyroptosis in LKB1-deficient lung cancer and sensitizes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高剂量的抗坏血酸能够选择性诱导 LKB1 缺陷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焦亡,并增强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来源:医药速览)

640.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FF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F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21日
贾原菊
宜城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