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V)|姜小清教授: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智慧,重塑现代整合医学

09月10日
来源:肿瘤资讯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2025年8月15日至17日,2025 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作为2025 CACA七大区整合肿瘤学大会的重要一环于郑州隆重召开。会议期间,《策问》栏目特邀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姜小清教授,从深厚的中华文明中探寻整合医学的古老智慧,并分享了如何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精准医疗相结合,推动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的深度融合。

源远流长:植根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整合医学思想

姜小清教授:伴随着我们国家日益增强的民族自豪感,我坚信,世界文化与医学的未来中心,终将回归到中国。究其原因,我们今天所热议的许多前沿概念,如精准治疗,其核心思想在2500年前的中华医学典籍中便有体现,那就是“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的是同一种疾病,可以有多种治疗方案。这恰恰是现代整合医学的精髓。例如,针对某一种肿瘤,我们可以整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异病同治”则与今天的精准医疗不谋而合。它指的是不同的疾病,如果找到了共同的病因或靶点,就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治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靶向治疗。无论是在肝癌、肺癌还是胆道肿瘤中,若存在相同的基因突变,相应的靶向药物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疗效。我们近期编写的一部指南也指出,对于HER2阳性的胆道肿瘤患者,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奇迹般地实现“治愈”。“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理念,正是我们中华文明能够为世界医学作出的独特贡献,也是今天我们构建中西医整合体系的理论基石。

知行合一:在临床实践中推动中西医的深度融合

姜小清教授:坦率地说,尽管理念先进,但在大部分医院中,中西医的深度整合实践仍有待加强,需要我们持续努力去推进。以我所在的胆道外科为例,我们一直在探索将中医智慧融入西医诊疗的全过程。

例如,在患者进行化疗时,我们会请中医师介入,通过中医方法进行调理,以预防或减轻化疗带来的白细胞降低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在术前准备阶段,我们也有一些特别的做法,例如针对胆汁引流的患者,我会在引流出的胆汁中建议加入黄芪等中药,以起到补气、改善口感的作用,患者以更愉快的心情喝下自身胆汁,这对康复大有裨益。在手术后,中医的汤剂、针灸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促进恢复、提升免疫功能。我甚至鼓励我们的护理团队,在术前术后运用针灸等手段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术后胃瘫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些都是我们将整合医学理念落到实处的具体尝试。

img_v3_02pv_b545ac34-9328-4564-8db0-d9925b27b1ag.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TT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