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瑞享金研】第十七期:TBF方案在淋系肿瘤治疗中的机遇与挑战

08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8月13日,第17期【瑞享金研】血液肿瘤线上研读会成功举办。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胡炯教授主持,并特邀瑞金医院血液科王苓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围绕“TBF(塞替派-白消安-氟达拉滨)预处理方案在淋系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文献解读与经验分享。


塞替派(Thiotepa)作为移植预处理核心药物,其兼具杀灭肿瘤与免疫抑制的双重作用,且能高效透过血脑屏障,对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NS)累及的淋系肿瘤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次会议重点解读了近期发表于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等权威期刊的多项研究,系统阐述了TBF方案在淋系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定位。

胡炯 教授
主任医师,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骨髓移植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工作学习经历: 1996.4~10 法国巴黎 Saint-­‐Louis 医 院 成 人 血 液 科 ;1996.10~1997.3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 2000.3~2013.1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NIH-­‐NHLBI)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治疗体系优化的临床研究,难治性白血病耐药机制和靶向逆转研究、GVHD免疫耐受诱导
学术任职:美国血液学会正式会员,美国血液学会髓系肿瘤学术委员会委员、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国际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上海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移植免疫学会副 主任委员
获奖: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 4 完成人)、2015年度上海获自然科学奖特等奖(第 4 完成人)
课题与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项目 4 项、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项目 1 项、发表 SCI 论文 90 余篇。

王苓 教授
血液科骨髓移植病区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及恶性血液病的移植治疗
已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完成多项临床研究和科研基金项目。
曾于法国马赛Paoli-Calmettes癌症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就读于艾克斯-马赛第二大学并获法国血液肿瘤学高级专业资格AFSA认证。

GETH-TC研究揭示TBF方案双重特性:
高效控制复发伴随显著治疗毒性

近期发表于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的一项西班牙GETH-TC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是迄今关于TBF方案治疗淋系肿瘤的最大规模报道[1]。该研究纳入157例接受TBF方案预处理的成人淋系肿瘤患者,旨在评估其疗效与毒性。该队列患者具有典型的复发/难治特征,中位治疗线数达3线,超半数患者(51.6%)既往曾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疾病控制难度大。

在此背景下,研究结果清晰地揭示了TBF方案作为一种高强度预处理方案在疗效和毒性方面的鲜明特征。在疗效方面,TBF方案展现出良好的疾病控制能力,患者的3年累积复发率(CIR)仅为19%,优于多数传统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RIC)的历史数据。值得注意的是,疗效呈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高剂量(10mg/kg)塞替派组的3年CIR仅为15%,显著低于低剂量(5mg/kg)组的35%(p=0.006)。这一发现证实,增加塞替派剂量是强化复发控制的有效途径。

然而,良好的疗效伴随着较高的治疗相关毒性。该研究中,3年非复发死亡率(NRM)达到32%,毒性相关事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感染(44%)、GVHD(22%)和内皮并发症(20%)是前三大因素。具体而言,100天肝窦阻塞综合征(SOS)发生率为16%,出血性膀胱炎为24%,CMV再激活率高达44%。这些数据提示,TBF方案的临床应用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管理能力之上。该研究为TBF方案在淋系肿瘤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在选择此方案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合并症及疾病复发风险,并为可能出现的严重毒性做好充分的预防和管理预案。

去放疗并非普适之选:
MRD状态指导ALL移植预处理新格局

另一项来自西班牙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则进一步探讨了TBF方案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领域的应用,并将其与传统金标准TBI(全身放疗)方案进行了比较[2]。该研究比较了以塞替派为基础的TTB方案与TBI方案,在177例成人ALL患者清髓性allo-HCT中的应用,并首次深入探讨了移植前微小残留病(MRD)状态对方案选择的影响。

研究显示,两种方案的总体疗效相当,5年总生存(OS)率无显著差异,但其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TBI方案在降低5年复发率方面表现更优(32% vs. 49%),但TTB方案则显著降低了5年NRM(11% vs. 26%)。此外,TTB组的慢性GVHD发生率显著高于TBI组(62% vs. 39%),这可能与更强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相关,但也对长期管理提出了挑战。

该研究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揭示了移植前MRD状态作为关键分层因素的临床意义。

  • 对于MRD阴性的患者,两种方案在复发率和NRM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这清晰地表明,对于已经获得深度缓解的患者,选择毒性更低的TTB方案可能是更合理的选择,可以有效规避放疗带来的远期毒性。


  • 对于MRD阳性的高危患者,临床决策变得尤为复杂。TBI方案展现了更强的复发控制能力(复发率41% vs. 65%),但TTB方案的NRM却降至几乎为零(0% vs. 25%),显示出极大的安全性优势。

这一发现为临床个体化决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去放疗并非普适之选,在选择预处理方案时,应将MRD状态作为核心考量。对于MRD阳性的患者,如何在TBI的低复发优势与TTB的低毒性优势之间权衡,需要更个体化的考量和与患者的充分沟通。

总结与展望

本次线上读书会系统梳理了TBF方案在淋系肿瘤应用中的最新证据。会议总结指出,TBF方案凭借其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优秀的中枢渗透性,为高危、复发/难治性淋系肿瘤患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移植预处理选择。然而,其较高的毒性,特别是NRM,是临床应用中必须正视和严加管理的核心挑战。

未来的探索方向应聚焦于:

1.开展前瞻性、MRD分层的临床试验,以更高级别的证据明确TBF方案在不同风险人群中的地位,并探索最佳的塞替派剂量。

2.探索TBF方案的优化组合,如联合新型靶向或免疫药物,在不增加毒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疗效,力求“增效减毒”。

3.优化支持治疗与GVHD预防策略,如推广PTCy的应用,或探索SOS的有效预防措施,以进一步降低TBF方案的毒性,提升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关注瑞享金研专栏,查看更研究分享

参考文献

[1]PENA M, MARTINEZ D F, PAVIGLIANITI A, et al. Thiotepa, busulfan and fludarabine conditioning regimen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lymphoid malignancies undergoing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 study on behalf of GETH-TC [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25, 60(6): 795-803.、

[2] MORA E, MONTORO J, BALAGUER A, et al. Total body irradiation versus thiotepa/busulfan-based conditioning regimens for 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dul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24, 59(8): 1137-4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sheli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Oliv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