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十届乳腺肿瘤研讨会邵彬教授专访:从检测到用药,PIK3CA靶点如何“破局”?

08月14日
来源:肿瘤资讯

蝉鸣盛夏,豫章论道。备受瞩目的第十届乳腺肿瘤研讨会于8月1-2日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众多乳腺癌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为便于广大读者迅速掌握学术精髓,【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邵彬教授就PIK3CA靶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解读,详情如下。

邵彬
副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M.D.Anderson 访问学者
北京健康促进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兼副主任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乳腺健康管理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乳腺疾病分委会常委
中国健康促进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
承担多项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工作,973课题第一参与人,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1项。BMC Medicine 1篇,Small Methods 1篇

PIK3CA新靶点: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存新希望

邵彬教授: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目前以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为标准方案。但临床中不少患者早期即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存在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研究发现,携带PIK3CA基因突变的患者相对预后较差,且从CDK4/6抑制剂治疗中获益较少。

PIK3CA突变在HR+/HER2-乳腺癌中突变率约45%,是重要治疗靶点。目前已有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α)抑制剂,如既往研究中的Alpelisib及目前临床可及的伊那利塞,为特定基因突变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选择,对临床实践和患者获益意义重大。尤其INAVO120研究取得突破,其入组患者为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或完成后12个月内复发且伴PIK3CA突变者。结果显示,在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基础上加用伊那利塞的三药方案,较双药方案(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中位PFS达17.2个月,OS达34个月,获益明确。这证实,PIK3CA突变患者在CDK4/6抑制剂基础上联用PI3K抑制剂可改善生存,有望改变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格局。

精准检测,优化决策:PCR与NGS在PIK3CA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与选择

邵彬教授: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是筛选适合PI3K抑制剂治疗患者的前提。目前临床主要检测方法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二代测序(NGS),两者各有优劣。PCR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各级医院可及性好,部分医院已纳入医保,但仅能检测已知特定突变位点,覆盖靶点范围约70%-80%。NGS费用较高、检测周期较长,能全面扫描基因,检出包括罕见和未知突变在内的所有类型。临床中,两种方法均有效,可依具体情况选用,无论哪种方法检出PIK3CA突变,对指导后续靶向治疗具有同等价值。

检测标本方面,组织标本是金标准,但复发转移患者再次获取常存在困难,此时外周血ctDNA检测(液体活检)是良好的替代和补充。ctDNA检测能实时反映肿瘤基因状态,准确性高,已获各大临床研究认可。因此,临床实践中,组织标本和ctDNA检测均可作为评估PIK3CA突变状态的有效方式。

展望未来:PIK3CA靶点研究的全线布局与新药研发启示

邵彬教授:PIK3CA靶点已成为HR+乳腺癌领域重要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INAVO120研究的成功,将PI3K抑制剂治疗地位从既往的后线(多为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前移,成为一线治疗的临床决策基础。基于HR+/HER2-乳腺癌中明确的生存获益,PIK3CA靶点研究正向更广泛领域拓展。例如INAVO122研究正在探索伊那利塞在三阳性(HR+/HER2+且Ki-67高表达)乳腺癌中的应用,评估其在化疗联合HER2双靶治疗基础上的疗效。同时,针对该靶点的研究已布局至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等早期阶段。

这种从晚期到早期、从后线到一线的全面研究布局,将为PI3K抑制剂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应用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临床研究的深入将推动对耐药机制的探索,并催生更多转化医学和基础研究,为制定更优治疗策略、研发新型靶向药物提供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il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