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十届乳腺肿瘤研讨会付晓艳教授专访:乳腺癌诊疗中精准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协同实践

08月14日
来源:肿瘤资讯

巧月伊始,星聚洪都!备受瞩目的第十届乳腺肿瘤研讨会于8月1-2日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汇集了众多乳腺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前沿诊疗策略与技术革新。为便于广大读者迅速掌握学术精髓,【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付晓艳教授就乳腺癌个体化诊疗、外科技术进展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详情如下。

付晓艳
教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性学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乳腺学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分会委员
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乳腺外科专业组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乳腺防治常委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癌精准靶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分型而治”:实现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一步

付晓艳教授:乳腺癌治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全身治疗的进展,其中“分型而治”理念对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以HER2阳性患者为例,接受标准的新辅助双靶联合化疗后,可依据术后病理标本是否达到pCR来制定个体化后续治疗方案:达到pCR的患者,继续采用双靶维持治疗即可;未达到pCR的患者,则需调整为T-DM1进行强化治疗,未来可能应用T-DXd等强化治疗药物。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根据CREATE-X及KEYNOTE-522研究结果,在新辅助治疗后根据PCR状态进行分层。未达到pCR的患者,后续给予卡培他滨或免疫药物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总生存。因此,通过新辅助治疗筛选出能从强化治疗中最大程度获益的患者,是改善预后的核心策略。

技术革新:从精准活检到微创“无痕”切除

付晓艳教授:在乳腺活检技术方面,临床上对于考虑为恶性的病灶,会先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分型。活检技术已从传统的活检枪多点穿刺,发展到目前更先进的真空辅助下微创活检技术。此外,新型冷冻枪技术的出现,能获取质量更优的标本,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在乳腺肿块切除方面,需根据肿块的良恶性选择不同术式。对于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技术是当前的主流选择,该技术通过3-5毫米的微小切口就能完成切除,术后几乎不留瘢痕,实现了治疗与美容的双重效果。

对于恶性肿瘤,手术方式则更为多样化。适合保乳的患者,可通过乳晕旁等隐蔽切口实施手术,在保证切缘阴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瘢痕。近年来,腔镜手术的应用推动乳腺外科进入“无痕化”时代。通过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切口,置入腔镜完成乳腺肿块切除,从而避免在乳房表面留下任何手术切口,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实现最佳的美容整形效果。

精准平衡:保乳手术的风险管理与获益最大化

付晓艳教授:对于适合进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保乳不仅能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带来生存获益。平衡患者需求与复发风险,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一方面,患者要充分了解保乳手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医生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为适合的患者提供保乳选择。保乳手术成功的核心原则是确保手术切缘阴性,这是降低局部复发率的根本保证,无论采用开放手术还是腔镜手术,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一原则。

此外,术后规范的放疗以及基于分子分型的全身治疗,与根治手术并无差异,都是确保疗效、预防复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初诊时肿瘤较大、不具备保乳条件的患者,可通过新辅助治疗使肿瘤缩小后再进行保乳手术,从而获得保乳机会。但无论何种情况,保证手术切缘阴性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il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