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四届巴渝论坛|袁芃教授深度对话,2025乳腺癌诊疗新突破之回顾与展望

08月12日
来源:肿瘤资讯
盛夏七月,山城重庆热情如火。7月24日至26日,由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并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多家西部地区重要机构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乳腺癌巴渝论坛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乳房重建菁英荟”、“名医大查房”及“山城繁花荟”三大精彩主题呈现,汇聚了全国各地乳腺癌管理领域的杰出专家和青年才俊,线上线下共襄盛举。本次论坛不仅搭建了高质量的的学术交流平台,更积极推动了学科发展,为全国乳腺领域医师同仁献上了一场兼具实践指导与理论深度的双重盛宴。
会议期间,【肿瘤资讯】荣幸邀请到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从巴渝论坛的重要议题出发,结合2025年国际肿瘤盛会的最新动态,分享其对乳腺癌领域前沿热点的独到见解。

专家介绍

袁芃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长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负责人
第五届“人民名医”
全国三八红旗手

前沿新标,SOUND、INSEMA研究引领乳降阶梯变革

袁芃教授:本次第四届乳腺癌巴渝论坛作为重庆乃至国内领先的乳腺癌学术会议,对2025年St. Gallen共识的投票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St. Gallen共识的投票内容主要涉及早期乳腺癌治疗决策的变化。其中令我关注的一大方向是对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豁免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探索。而引发对该领域探讨的两大主要关键研究是SOUND研究INSEMA研究。这两项研究主要针对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即Luminal型)、年龄偏大且肿瘤较小(主要集中在T1期)的乳腺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不进行活检的两组患者,其总体生存期相似。在此大前提下,业界普遍讨论是否可以对预后较好、年龄偏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豁免前哨淋巴结活检

当前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方式正趋向于降阶梯治疗,其核心前提是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全乳切除到保乳手术,从腋窝清扫到前哨淋巴结活检,直至现在讨论的甚至豁免前哨淋巴结活检,这些都体现了精准治疗向着“以更小的损伤获得同样优质疗效”方向发展的趋势。相信这些研究成果未来将极大程度地为临床标准治疗方案带来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最新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指南与规范》(俗称“小红书”)也已提及适合豁免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情况,例如针对原位癌患者或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等。这些修订反映了国内专家经过深入探讨后,在规范化诊疗理念上的持续进步。当然,使用这种更为前沿的处理方案的前提是对患者最初分型和评估的准确性,例如患者确实为T1期且超声显示腋窝淋巴结阴性。此外,这种降阶梯治疗模式能否迅速在整体治疗领域普及,将取决于全国不同层级医院或医疗单位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只有实现规范化诊疗,才能为更多患者提供同质化的治疗手段,从而将国外先进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中国患者身上。

同时,鉴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整体发病情况、发病年龄、疾病分期以及人种基因特点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异,也期待我国学者们积极探索,开展相似的本土化研究,为本土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数据支撑,这将帮助我们将更优质的治疗理念有效落实到中国临床工作中。

迈向新高,共创未来,2025 ASCO 精粹撷取

袁芃教授:能够改变临床实践的通常是大型III期临床研究。在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领域,今年ASCO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DB09研究。这项研究旨在探讨在晚期乳腺癌进入一线治疗时,ADC疗法能否挑战传统HER2阳性乳腺癌中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双靶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DB09研究的结果确实令人振奋,它显示ADC联合帕妥珠单抗的双药联合方案,能够实现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更高的有效率。

DB09研究刷新了有史以来最长或最好的PFS记录,达到了长达40.9个月的PFS。然而,这一结果能否很快改变临床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在ASCO会议及后续讨论中,专家们也提出了疑问:如此长时间的治疗能否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即患者是否能真正耐受并接受如此长期的治疗,这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热点之一。

当然,此次大会也报告了其他可能“媲美”DB09研究成果的方案,例如PATINA研究。该研究针对三阳性(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通过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和靶向治疗的维持方案,也能够达到44.3个月的PFS。

因此,有专家提出,对于三阳性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先化疗加靶向,后续内分泌加靶向”的策略,这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第二个重要方面是生物标志物对临床实践的改变。在SERENA-6研究中,通过持续检测术后辅助治疗中血液的ESR1(雌激素受体1基因)突变表达,可以提前预知哪些患者可能已产生耐药,从而更早地调整治疗方案。SERENA-6研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种通过生物标志物密切监测来指导患者治疗、从而实现PFS改善和提升的理念,得到了确证这种理念的改变,其意义甚至大于研究结果本身对临床观点的影响。相信未来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中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此外,在晚期乳腺癌的后线治疗中也有诸多亮点。值得关注的是,一项针对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国内II期ABC研究,采用了CDK4/6抑制剂联合化疗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的三药联合方案,取得了14%的脑转移病灶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为那些治疗效果通常较差的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晚期脑转移患者提供了临床尝试的机会。这项研究的理念,即靶向联合化疗,无疑为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谬力同心,期待携手共绘肿瘤诊疗新篇

袁芃教授:在乳腺癌诊疗的整体发展进程中,我国学者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近十年来,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蓬勃发展,众多国产创新药物的问世,为患者和临床专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治疗选择。无论是国外原研药还是国内原研药,其最终的推广和全球认可,都离不开确凿且令人信服的临床数据支撑。这些新药的不断涌现,在改变临床实践的同时,也同步推动了诊疗策略的演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由曾晓华教授领衔的乳腺肿瘤中心团队近年来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团队在我国西部地区引领了乳腺癌诊疗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治疗水平提升。

本院隶属于国家癌症中心,在制定发展策略和进行区域布局时,始终将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学术交流摆在突出位置,我们深知深化合作的重要性。本次巴渝论坛的成功举办,正是这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优秀典范。它不仅搭建起一座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桥梁,促成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实践,更为实现全国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整体跃升注入了澎湃动力。我们期盼能与全国更多医者携手,共同描绘并实现整体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新高度。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评论
08月13日
李云龙
磐石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前沿知识,获益良多,谢谢分享。
08月12日
王郭虹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8月12日
吴耀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普通外科
PATINA研究。该研究针对三阳性(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通过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和靶向治疗的维持方案,也能够达到44.3个月的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