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中美国际肺癌大会| 大咖齐聚,共话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疗突破新方向

07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晨泰logo.gif

2025年7月24-26日,由北京肿瘤协会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十二届中美国际肺癌大会”在北京隆重举办。大会首日“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精准治疗专场”顺利召开,本次专场会议在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胡毅教授全程指导下,汇聚了肺癌领域的众多顶尖专家与同仁,聚焦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困境与突破,为优化肺癌脑转移全程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大咖领航:聚力攻坚,破解临床诊疗难题】

王洁.jpg

王洁教授

胡毅.jpg

胡毅教授

顾康生.jpg

顾康生教授

刘基巍.jpg

刘基巍教授

会议在王洁教授、胡毅教授、顾康生教授、刘基巍教授的开幕致辞中开启。王洁教授强调肺癌脑转移尤其是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脑进展问题,已成为制约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期的关键瓶颈,深化跨国跨学科协作是破解的关键。胡毅教授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是对肺癌诊疗热点难点话题的探讨,同时也致力于提升多学科诊疗的可及性,与会同仁均能有所收获。顾康生教授也表示肿瘤的精准诊疗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任重道远的过程,中美国际肺癌大会十年来对推动中国肺癌诊疗走向世界的起来重要作用。刘基巍教授提出在精准医学的推动下,各学科同仁要勇于接受挑战,积极参与多学科交流,一起推动肿瘤的精准诊治。

【热点聚焦:EGFR突变阳性NSCLC脑转移治疗策略的新选择】

第一部分报告环节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主持。

段建春.jpg

段建春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段建春教授带来了《一线治疗伴脑转移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选择》主题报告。段教授指出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初诊时脑转移发生率达10%-24.4%,5年累积发生率超50%,而颅内进展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现有三代EGFR-TKI虽有一定入脑能力,但多基于泛人群研究的亚组分析,针对脑转移患者的专项数据有限。佐利替尼的EVEREST研究新突破:作为首款采用"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双模型筛选的分子结构,可100%穿透血脑屏障,非外排蛋白底物设计,能在脑组织中维持高浓度。 III期临床研究(EVEREST)数据显示,佐利替尼一线治疗伴脑转移患者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对照组延长7个月,颅内进展/死亡风险下降53%;研究者评估的佐利替尼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达到18个月,且预后不良L858R突变和高颅内肿瘤负荷(颅内病灶数>3个)患者也获益显著,颅内进展/死亡风险分别下降60%和55%;佐利替尼主要的耐药机制是T790M突变,后续第三代EGFR-TKI治疗可进一步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至37.3个月;安全性方面,佐利替尼副作用可预期、可管控。这表明佐利替尼为伴CNS转移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

汪麟.jpg

汪麟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汪麟教授随后分享了《EGFR-TKI治疗NSCLC脑进展的模式探索与临床决策路径优化》,聚焦"肺癌脑进展治疗模式创新",汪教授强调脑转移发生机制复杂,除药物浓度不足外,上皮间充质转化、靶向通路再激活等均可能参与其中。三代TKI治疗中,仍有30%左右患者出现颅内进展,需结合局部治疗与全身策略联合应对。 汪教授提出,针对靶向治疗耐药后的脑转移,可通过"药物加量"、"换用高入脑能力药物"、"联合治疗"三重策略突破瓶颈。并以临床案例说明:一例经三代TKI治疗后颅内进展的患者,换用佐利替尼联合放疗后,颅内病灶得到控制,且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佐利替尼不被外排蛋白影响的特性,使其在颅内进展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

【病例荟萃:临床实践印证新药价值】

第二部分病例分享环节由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康生教授主持。

刘夏.jpg

刘夏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夏教授分享了一例肺腺癌多发脑转移长生存病例。2019年,该患者被发现肺部占位及多发脑转移瘤,且携 EGFR 19 外显子缺失突变。术后,通过使用佐利替尼精准靶向治疗,颅内病灶完全缓解(CR)持续69个月,全身无进展生存期达53个月,耐药后因T790M突变换用三代TKI联合化疗,目前仍维持部分缓解(PR)。

徐婷.jpg

徐婷教授

随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医院徐婷教授分享了一例脑膜转移诊疗经验,该患者经多线TKI治疗后出现脑膜转移,脑脊液检测提示EGFR L858R突变持续存在,患者接受了佐利替尼方案后,头痛、癫痫等症状4天内缓解,脑脊液肿瘤标志物显著下降,经过脑积液动态监测与高入脑药物联合,为超晚期患者带来生机。

【专家对话:多维度拓展临床应用边界】

图片1.png

从左到右:张树才教授、薛艳峰教授

图片2.png

第一排从左到右:李霞教授、万蕊教授
第二排从左到右:徐佳晨教授、刘伟教授

讨论环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树才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薛艳峰教授共同主持,讨论嘉宾分别来自辽宁省肿瘤医院李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万蕊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佳晨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伟教授。专家们围绕会上分享的病例以及EGFR突变阳性NSCLC脑转移治疗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并结合临床实际,强调精准基因检测、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也是提高患者有质量生存的关键。

大会总结

大会最后,王洁教授做了总结致辞。

王教授首先对会议圆满举办表示祝贺,并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本次会议的深入研讨,为推动肺癌脑转移诊疗从"控制疾病"向"治愈可能"迈进奠定了重要基础。佐利替尼的研发为肺癌脑转移治疗提供了新范式,未来也期许更多临床研究能够结合AI预测模型筛选脑转移高风险人群,并通过联合治疗延长靶向药物获益周期,让更多患者实现"有质量的长期生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TanRongbi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