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之声】中国多中心合作建立并验证pPCL新型预后分期系统,准确性优于现有模型

07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是多发性骨髓瘤(MM)中最为罕见且最具侵袭性的形式,占全球新发MM病例的 1%~2%。尽管近年来在MM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pPCL患者的预后改善仍然有限。pPCL的特征是外周血中存在循环浆细胞(CPCs),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和欧洲骨髓瘤网络(EMN)的最新修订标准,pPCL的诊断标准为外周血中CPCs占比≥5%。然而,由于pPCL的罕见性,目前用于MM风险分层的国际分期系统(ISS)和修订版ISS(R-ISS)等模型在pPCL患者中的适用性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开发一个专门针对pPCL的预后分层系统,以提高对这一特殊MM患者群体的预后预测准确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
基于此,国内多中心学者利用大规模pPCL患者队列,建立并验证了pPCL的预后分期系统。研究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杂志,共同通讯作者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靳凤艳教授、戴云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邱录贵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田梦茹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安刚教授和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傅卫军教授。

图片21.png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来自中国25个中心的340例pPCL患者作为训练队列,以及80例来自独立队列的pPCL患者作为验证队列。研究旨在评估基线特征和细胞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影响,并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确定预测总生存期(OS)的变量,进而开发pPCL特异性分期系统(PSS)。研究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男性占比53.2%,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即存在高肿瘤负荷,如高乳酸脱氢酶(LDH)、高β2-微球蛋白(β2-MG)和骨髓浆细胞(BMPCs)比例升高等特征。

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定义

研究中验证了del(17p)、t(4;14) 和 t(14;16)作为pPCL的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s),而1q+并未被证实为pPCL的高危因素。这些HRCAs在pPCL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DMM患者,且与较短的OS显著相关。例如,携带del(17p)的pPCL患者中位OS为10.8个月,而无该异常的患者中位OS为24.4个月(HR 1.851,95%CI 1.232-2.782,P=0.0030)。

PSS的开发

基于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研究者开发了一个简单的PSS,将pPCL患者分为Ⅰ、Ⅱ和Ⅲ期。PSS的三个变量包括:高LDH、血小板减少和HRCAs。在训练队列中,Ⅰ、Ⅱ和Ⅲ期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54.1个月、24.0个月和5.4个月(Ⅱ期 vs. Ⅰ期:HR 1.986,95%CI 1.034-3.814,P=0.0394;Ⅲ期 vs. Ⅱ期:HR 3.206,95%CI 1.757-5.852,P=0.0001)。
 图片22.png

图1.(A)训练队列中OS的单变量分析(n=113);(B)与OS显着相关的变量的多变量分析;(C)PSS分期系统

图片23.png

图2. 训练队列,根据PSS分层的OS和PFS

在独立验证队列中,Ⅰ、Ⅱ和Ⅲ期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62.1个月、31.6个月和21.8个月(Ⅲ期 vs. Ⅰ期:HR 5.574,95%CI 2.016-15.416,P=0.0009;Ⅲ期 vs. Ⅱ期:HR 2.694,95%CI 1.136-6.392,P=0.0245)。
 图片24.png

图3. 验证队列,根据PSS分层的OS和PFS分子基础探索

分子基础探索

为了探索PSS分层的pPCL患者临床异质性的分子基础,研究者对4例pPCL患者(分别代表 PSS Ⅰ、Ⅱ和Ⅲ期)的配对骨髓(BM)和外周血(PB)肿瘤细胞进行了全基因组DNA和RNA测序。结果显示,不同分期的pPCL患者在基因表达谱和基因突变谱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PB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中,S100A10、AIM2、GBP2和FAS等免疫/炎症相关基因与较短的OS显著相关。此外,DNA测序发现,尽管大部分基因突变在PB和BM之间具有相似性,但仍有少数PB特异性的错义突变可能与pPCL的发生发展相关。

亚组分析

研究还对不同年龄组、不同CPC水平以及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如蛋白酶体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为基础的双药方案、三药方案以及是否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SS在不同亚组中均显示出对OS的区分能力,尤其是在年龄≥60岁、CPC水平≥20%以及未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PSS的区分效果更为显著。
 图片25.png

图4. 根据治疗进行亚组分析。pPCL患者接受双药(蛋白酶体抑制剂/PI或免疫调节剂/亚胺+地塞米松)(A)和三药(PI和亚胺+地塞米松)(B)诱导,或接受(C)和不接受(D)自体干细胞移植诱导后OS的Kaplan-Meier曲线

与现有风险模型的比较

研究还比较了PSS与其他现有风险模型(如ISS、R-ISS、R2-ISS和MASS)的性能。果显示,PSS在预测pPCL患者OS方面的准确性(c-index 0.711)显著高于ISS(c-index 0.55)、R-ISS(c-index 0.58)、R2-ISS(c-index 0.62)和MASS(c-index 0.58)。

此外,PSS在患者分层方面也更为均衡,与ISS和R-ISS相比,PSS的三个阶段(Ⅰ、Ⅱ和Ⅲ期)患者分布更为均匀。例如,31.3%和39.8%的ISS Ⅲ期患者被重新分类为PSS Ⅰ和Ⅱ期;52.9%和23.5%的ISS Ⅱ期患者被重新分类为PSS Ⅰ和Ⅲ期。决策曲线分析(DCA)也显示,PSS在预测2年生存率方面具有更高的净收益,优于ISS和R-ISS。
 图片26.png

图5. 分期系统与其他模型的比较。(A)通过ISS、R-ISS和PSS对训练队列中的pPCL患者进行分层。(B)从ISS迁移到PSS。(C)从R-ISS迁移到PSS。(D)2年生存率的决策曲线分析(DCA)

总结

本研究基于中国25个中心的340例pPCL患者数据,开发了一个pPCL特异性的预后分期系统——PSS,该系统基于LDH、血小板减少和细胞遗传学异常三个变量,能够将pPCL患者分为预后不同的三个阶段,且在独立验证队列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与现有的ISS、R-ISS等模型相比,PSS在预测pPCL患者OS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此外,通过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研究揭示了pPCL患者在分子水平上的异质性,为未来进一步研究pPCL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线索。

总之,本研究提出的pPCL特异性分期系统为pPCL的预后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有望改善临床实践中对这一罕见且侵袭性疾病患者的管理。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在前瞻性设计中验证PSS的性能,并探索其在指导个性化治疗决策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Tian M, An G, Fu W,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ognostic staging system for 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J].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5, 18(1): 72.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07日
韩朝
黑山仁和医院 | 肿瘤内科
pPCL特异性分期系统为pPCL的预后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
07月29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是多发性骨髓瘤(MM)中最为罕见且最具侵袭性的形式
07月28日
刘永亮
平遥中都乡卫生院 | 肿瘤内科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是多发性骨髓瘤(MM)中最为罕见且最具侵袭性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