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BOA/BOC】李曼教授:精耕细作,发凡唯新——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格局的突破性进展

07月23日
来源:肿瘤资讯

金陵朱夏,英才齐聚。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度进展研讨会暨Best of ASCO 2025 China会议,于2025年7月4日~5日在南京隆重举行。众多肿瘤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共赴金陵,共同梳理过去一年中国临床肿瘤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并分享刚刚落幕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前沿成果。为便于广大读者迅速掌握学术精髓,【肿瘤资讯】特邀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曼教授对相关研究进行解读,详情如下。

HR+/HER2-晚期乳腺癌:精准治疗新模式

李曼教授:在激素受体阳性(HR+)/HER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CDK4/6抑制剂(CDK4/6i)联合内分泌治疗曾是广泛应用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SERENA-6研究的公布,未来一线治疗模式将发生改变。SERENA-6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联合CDK4/6i一线治疗期间出现ESR1突变但尚未进展的患者,转为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Camizestrant联合CDK4/6i治疗,能显著将无进展生存期(PFS)从9.2个月延长至16个月(HR 0.44,95% CI:0.31–0.60,P<0.00001)。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指导我们从CDK4/6i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广覆盖”模式,转向“以CDK4/6i为中心,结合分子预测指标早期转换内分泌治疗药物”的精准化治疗方向,实现从普适性向个体化、精准化的策略转变。同时,既往研究(如INAVO120研究)也提示我们对于PIK3CA突变的患者,在CDK4/6i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I3K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可能存在更好的效果。

图片1.png

图1 SERENA-6研究的PFS结果

HER2+晚期乳腺癌:ADC药物前移,有望改变一线标准方案

李曼教授:在HER2阳性(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传统的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靶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方案效果显著。DESTINY-Breast09研究在帕妥珠单抗的基础上联合抗体偶联药物(ADC)T-Dxd(德曲妥珠单抗),使得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PFS达到40.7个月(传统THP方案26.9个月),表明ADC药物已经从后线向前线进军,可能成为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新选择。然而,DESTINY-Breast09研究中试验组持续使用T-Dxd联合帕妥珠单抗,虽然获得了更长的PFS,但也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和患者依从性问题。未来,我们期待探索更好的维持治疗方案,例如患者在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病情稳定后,是否可以转换为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双靶维持治疗,并在疾病进展后再重新使用T-Dxd,期待ADC药物能在这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图片2.png

图2 DESTINY-Breast09研究的PFS结果

三阴性晚期乳腺癌:ADC联合免疫治疗带来新希望

李曼教授:三阴性晚期乳腺癌(TNBC)因缺乏明确靶点,临床治疗一直存在挑战。ASCENT-04研究聚焦PD-L1阳性TNB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优化,结果显示对于那些PD-L1 CPS≥10的晚期TNBC患者,新型ADC药物戈沙妥珠单抗(SG)联合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相比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PFS(11.2个月vs7.8个月),预示着ADC药物有望走到晚期TNBC的一线治疗。对于PD-L1 CPS 0-9分的患者,SG能否成为一线治疗的新标准,仍需进一步验证,期待ASCENT-05研究能为我们提供答案。同时,由江泽飞教授牵头的ASCENT-C04中国人群研究,将尝试探讨SG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同PD-L1 CPS表达水平(无论0-9分还是≥10分)的中国患者中的获益,相信这些研究将真正改变我们临床医生的治疗模式,让ADC药物成为临床首选。

图片3.png

图3 ASCENT-04研究的PFS结

总之,不同分子分型的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期待相关研究结果尽早推出,指导临床实践优化治疗方案。
 
注:本文图源2025ASCO官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评论
07月24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格局的突破性进
07月24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不同分子分型的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07月23日
李云龙
磐石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前沿知识,获益良多,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