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IV)|金晶教授:从蓝图到成果,论转化研究成功的关键路径

08月08日
来源:肿瘤资讯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2025年7月18~20日,2025 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作为2025 CACA七大区整合肿瘤学大会的重要一环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期间,《策问》栏目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金晶教授,围绕如何构建高效的整合研究团队,并建立从顶层设计到流程质控的标准化体系,为高质量转化研究的成功落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路径。

金晶教授:成功开展一项高水平的临床转化研究,其起点与核心在于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团队,并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体系。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周密设计与严格执行的系统工程。

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必须拥有一个合作无间的团队。这个团队不应仅仅是人员的集合,团队成员还需具备全面完善的“整合医学”理念。这意味着,从临床方案的设计到前瞻性研究的构思,均应从一个整体的、多维度的视角出发。尤其在机制研究层面,设计必须先行。例如,一项放疗相关的研究,在治疗开始前,就需要清晰地规划好需要采集哪些标本——是血液、组织,还是包括口腔、尿液、粪便在内的其他多样化生物样本。这些决策,都需要转化团队、临床团队或者多学科团队(MDT)共同进行深入探讨,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具备预见未来研究需求的前瞻性眼光。

有了顶层设计,高质量的执行便是成功的保障。这要求建立标准化的资料与标本库。临床资料、随诊资料需进行标准化管理,同时,采集自多组学的转化研究标本也需按时、按标准地留存好。要实现这一点,并非一线人员单纯“留取标本”所能完成,它需要一个更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在规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中,通常会配备CRC(临床研究协调员)负责执行,但更高质量的研究还必须引入CRA(临床研究监察员)的角色进行流程监管,确保从标本留取的时间点、数量到处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既定的规范,以此保证源头数据的质量。

最终,一个高屋建瓴的领导核心是引领项目走向成功的关键。理想的模式是一种“双轨”领导力: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与一位深耕基础研究的转化医学学者共同掌舵。由他们协作将整个研究的框架搭建起来,再由CRC等专业人员负责后续的质量控制、资料留取和随访等具体工作。只有当这样一个从顶层设计、标准化流程到专业质控的完整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后续才有可能有效地运用实验、临床数据、统计学乃至多中心联合等多种手段,去验证科学假设,并最终产生出经得起考验的科学结果。

策问四专家海报-13.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TT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