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Ⅳ)丨尹军强教授:构建从多学科诊疗到新药研发的全链条协同体系

08月08日
来源:肿瘤资讯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2025年7月18日—20日,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作为2025 CACA七大区整合肿瘤学大会的重要一环于广州隆重召开。会议期间,《策问》栏目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军强教授,结合华南地区肿瘤防治经验,分享多学科团队临床诊疗精准协作案例,探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挑战与解决路径,为推动华南地区整合肿瘤学发展提供实践思路与学术见解。

从多学科协作到区域协同:整合肿瘤学的实践与探索

尹军强教授:中国抗癌协会(CACA)所倡导的“整合肿瘤学”理念,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前沿思想与肉瘤等罕见病的治疗模式不谋而合。实际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早已在院内践行整合模式,率先提出集临床、影像与病理于一体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并依托医院的综合平台,联合麻醉、外科等科室,打破学科壁垒,形成治疗合力,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这种院内的深度整合,确保了每一位患者都能获得全面、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然而,整合不应局限于单一医院内部。我们认识到,创新的技术与研究成果(如RCT临床试验)若想快速惠及最广泛的患者,就必须推动跨区域的医疗资源整合与研究合作。这同样要求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实现理念上的整合与革新,必须摒弃“单打独斗”、仅追求手术彻底性的传统观念,转而确立“肿瘤学为先,外科学在后”的整合肿瘤外科思想。每一位肿瘤领域的医生都应心怀敬畏,将自身专业置于整合治疗的宏观框架之下,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服务。

打破壁垒,融合创新:加速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转化

尹军强教授: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打通临床与科研之间的壁垒,搭建一座高效的沟通桥梁。以往,临床问题与机制研究相互脱节,转化效率不高。现在,我们临床医生正积极地从一线实践中发掘并提出研究课题——这些问题往往是药企或纯科研机构难以预见的,这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优势。但同时,我们也需正视在深入机制探索上的不足。因此,我们倡导构建一个由临床、科研及产业共同参与的“闭环”合作体系,通过“双向奔赴”的模式,让各方优势互补,紧密融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共同铺设一条从无到有、从小路到高速公路的畅通的科研转化大道,以此突破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瓶颈,用更多、更新的治疗理念与药物,为广大患者带来福祉。

策问四专家海报-06.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