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胃来说㉜-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助力HER2低表达晚期胃癌实现手术切除并达pCR

07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对于初诊即为局部晚期或伴有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尤其是伴有腹膜或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往往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预后极差。本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任若冰教授分享1例HER2低表达(2+,FISH-)的Ⅳ期胃癌伴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的病例。该患者采用以维迪西妥单抗为核心,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化疗的联合方案进行新辅助治疗,肿瘤显著缩小,最终成功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启示。【肿瘤资讯】将病例诊疗过程整理如下,并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黎皓教授对病例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病例介绍

专家介绍

任若冰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肿瘤科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系学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外科学硕士
2014年11月上海市教委资助,美国华盛顿大学实验室进行1年的访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Biochemistry Department,c/o Veterans Affairs Medical Center
肿瘤专业领域消化系统肿瘤,乳腺恶性肿瘤
研究方向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难治性结直肠癌等
2011年12月协助科主任执笔撰写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并申报成功
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减孔腹腔镜、开腹、机器人、消化内镜等各类胃肠手术等方面技能卓越

基本情况

● 患者:男,63岁。

● 现病史:患者于2024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腹胀,于当地医院完善胃镜检查,病理提示为胃低分化腺癌。

●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CEA、CA19-9、CA72-4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胃镜检查示:胃窦部可见巨大溃疡型病灶。
穿刺活检病理为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HER2(2+),FISH检测无扩增;基因检测:pMMR,PD-L1 CPS=2。
2024年9月20日行CT检查,提示:1.胃窦溃疡浸润性病灶,考虑侵及浆膜外层;2.贲门右、胃网膜右动脉、腹膜后及肠系膜均见多发肿大淋巴结;3.腹腔内脂肪间隙浑浊,考虑网膜转移待排(图1)。

图1. 腹部CT(2024年9月20日)

● 初步诊断

胃窦低分化腺癌(cT4aN2M1,HER2 2+,pMMR)
腹腔淋巴结转移、网膜转移待排

诊疗经过

● 转化治疗

经MDT讨论,患者于2024年9月25日予以维迪西妥单抗+奥沙利铂+替吉奥+信迪利单抗。
3周期后复查CT(2024年12月13日)示:胃窦病灶及腹腔肿大淋巴结均较前(2024年9月20日)明显缩小,腹腔浑浊及条索影缓解(图2)。

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

图2. 腹部CT(2024年12月13日)

经MDT再次讨论,患者于2025年1月2日起继续原方案治疗3周期。

2025年2月21日行PET-CT评估,提示胃窦、幽门及胃周淋巴结代谢活性显著降低,考虑为恶性病变治疗后改变。

● 手术治疗

患者于2025年2月2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大部切除伴胃空肠吻合术+腹腔镜腹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下网膜粘连松解术+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

术后病理示:胃窦,距上切缘5.0cm,距下切缘4.5cm,大体类型:局部溃疡型(Borrmann Ⅱ型);结合HE形态及临床病史,可符合新辅助治疗后改变,瘤床全取,送检的胃切除标本及所有淋巴结中均未见癌细胞残留;肿瘤退缩分级(TRG)为0级(完全退缩)。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小弯侧淋巴结(0/21)枚,大弯侧淋巴结 (0/13)枚。术后病理分期:ypT0N0Mx。

术后定期随访复查。

病例总结

该63岁男性患者,初诊为不可切除的Ⅳ期胃癌,HER2为低表达状态。经过以维迪西妥单抗为核心联合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进行了6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后,获得了显著的影像学PR。后续的根治性手术证实其达到了pCR,即所有原发及转移病灶中的肿瘤细胞均完全消失。本病例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对于HER2低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以维迪西妥单抗为基石的联合治疗方案在新辅助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能够为患者创造根治机会并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

病例点评

专家介绍

黎皓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肿瘤科一病区主任,瑞金医院舟山分院肿瘤中心副主任,舟山分院肿瘤科执行主任,医学博士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肿瘤姑息治疗委员会青委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科分会抗肿瘤专业学组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2007-2008年赴美国纽约纪念史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James Allison的免疫学实验室任访问学者,从事抗免疫检查点治疗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市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著作6部
专业特长:胃肠胆胰食管等消化道肿瘤的靶向、免疫、化疗等综合治疗以及胃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研究;晚期肾上腺皮质癌的内科治疗;皮肌炎合并肿瘤的综合治疗

胃癌,作为全球范围高发的恶性肿瘤,初诊时大多数已确诊为进展期甚至晚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胃癌患者群体中,HER2低表达的患者占有一定比例。然而,临床上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存在着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尽管传统的化疗方案是常见的治疗选择,但其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患者的生存期难以得到有效延长,生活质量亦受到影响。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精准医疗理念的推广,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出现和发展为这部分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维迪西妥单抗是一种新型抗HER2 ADC药物,凭借其强大的“旁路杀伤效应”,对低表达的肿瘤细胞效果仍旧较好。在临床前研究中,维迪西妥单抗对HER2表达肿瘤即表现出强大的治疗作用。基于关键研究RC48-C008研究[1]结果,维迪西妥单抗于2021年6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

维迪西妥单抗在胃癌的探索中,并未止步。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一项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替吉奥对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2]备受医学界关注。研究结果显示,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0.0%(24/30),其中6例(25%)达到pCR(ypT0N0M0)。R0切除率为100%。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维迪西妥单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潜力,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本例患者是在更具挑战性的HER2低表达、M1期的情况下获得了pCR,进一步拓展了临床医生对该药物应用场景的认知,提示其在围手术期治疗中潜力巨大。

总之,本病例的诊疗经过表明,针对HER2低表达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以维迪西妥单抗为核心的联合治疗是实现高效转化并达到根治目标的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未来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优化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参考文献

[1].Peng Z, Liu T, Wei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ovel anti-HER-2 therapeutic antibody RC48 in patients with HER-2-overexpressing,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a single-arm phase II study. Cancer Commun (Lond). 2021;41(11):1173-1182.

[2].Wang LG, Liu LG, Liu B,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sitamab vedotin (RC48) combined with camrelizumab and S-1 for neoadjuvant therapy of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ith HER2 overexpression: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ingle-arm, phase II study. 2025 ASCO, Abstr e1614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fu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