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T 细胞免疫疗法如何“排兵布阵”——CAR-T与双抗的优化选择

07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备受瞩目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于2025年7月11日~13日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CSCO携手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将汇聚海内外血液肿瘤领域的顶尖学者,旨在“立足临床,引领创新”。大会将搭建一个高水平、跨学科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以期促进前沿成果的交流与转化,从而推动我国血液肿瘤学科的整体发展。会议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路瑾教授发表了题为“T细胞免疫疗法如何排兵布阵”的精彩演讲。她深入比较了CAR-T疗法与双特异性抗体(双抗)的疗效、安全性及适用场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治疗决策参考。本文整理其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疗效对比:CAR-T与双抗疗法的差异

路瑾教授首先对CAR-T细胞疗法和双抗疗法的疗效进行了详细对比。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其疗效显著,客观缓解率(ORR)可达90%以上,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可达两年到三年多。相比之下,双抗疗法的有效率约为30%(2/3),即约有1/3的患者即使存在靶点表达,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路瑾教授指出,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优势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在治疗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时。

短期风险与长期获益

安全性是临床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路瑾教授提到,CAR-T细胞疗法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较高,约90%以上的患者可能出现CRS,但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约为5天。而双抗疗法的CRS发生率约为60%,且持续时间较短,仅为2天。此外,CAR-T细胞疗法的感染风险主要集中在治疗后的前3个月内,尤其是第一个月,而双抗疗法由于需要持续使用,对B细胞的持续清除可能导致全程感染风险较高,重症感染发生率可达50%。路瑾教授强调,CAR-T细胞疗法虽然短期风险较高,但长期获益更为显著,而双抗疗法则相对安全,但长期获益有限。

临床应用策略:如何排兵布阵

在临床应用中,如何合理安排CAR-T细胞疗法和双抗疗法的使用顺序是一个关键问题。路瑾教授指出,根据现有的临床数据和指南建议,如果患者同时适合CAR-T细胞疗法和双抗疗法,应优先考虑CAR-T细胞疗法,因为其疗效更高,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更长。然而,如果患者已经接受过双抗疗法,再使用CAR-T细胞疗法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研究显示,双抗疗法可能导致CAR-T细胞的扩增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制备失败的情况。因此,路瑾教授建议,如果计划使用CAR-T细胞疗法,应在双抗疗法之前进行细胞采集,以确保CAR-T细胞的质量和疗效。此外,路瑾教授还提到,如果先使用CAR-T细胞疗法,后续再使用双抗疗法,其有效率可达到87.5%,明显高于其他方案。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两种疗法的使用顺序,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未来展望:新型免疫疗法的发展趋势

路瑾教授在讲座中还对新型免疫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AR-T细胞疗法和双抗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进一步提高。例如,新一代的CAR-T细胞疗法正在探索加入多种共刺激因子,以增强T细胞的活性和持久性。同时,双抗疗法也在不断优化,新的靶点和组合正在不断探索中。此外,路瑾教授还提到,未来可能会出现三抗疗法等新型免疫疗法,为肿瘤治疗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总结

路瑾教授在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上的精彩分享,为T细胞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通过深入分析CAR-T细胞疗法和双抗疗法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策略,路瑾教授强调了合理排兵布阵的重要性。未来,随着新型免疫疗法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T细胞免疫疗法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