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圆桌论道:破局RRMM治疗困境,CAR-T与双抗谁能破局当下?

07月1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备受瞩目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于2025年7月11日~13日在哈尔滨隆重举行。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领域,由于疾病的异质性和克隆演化,复发/难治(RRMM)已成为所有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患者在经历多线治疗后,往往处于体能状态不佳、肿瘤负荷高、合并症多的复杂境地。在本次大会的圆桌讨论环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李春蕊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高广勋教授以及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董敏教授,围绕“RRMM患者的治疗路在何方”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帮助大家理解会议中的亮点内容,【肿瘤资讯】特将本场圆桌论道的核心观点进行深度梳理,以飨读者。

破局与谋:RRMM治疗的挑战与战略新维度

高广勋教授首先指出了RRMM治疗的核心挑战,即疾病的生物学复杂性导致了治疗反应的有限性和耐药的必然性。尽管蛋白酶体抑制剂(PI)、免疫调节剂(IMiD)及抗CD38单抗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对于多线、特别是三类药物难治的患者,后续治疗的选择依然严峻。

高广勋教授认为,以CAR-T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双抗)为代表的T细胞重定向疗法,凭借其创新的作用机制,为克服传统药物耐药提供了重要途径,是现阶段RRMM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探索方向,已从单纯开发新药,转向更为复杂的治疗序列规划。如何基于患者的疾病特征、既往治疗史及靶点表达水平等因素,进行精准的患者分层和治疗排序,是实现疗效最大化的关键。临床医生在决策时,需要综合权衡疗效深度(如微小残留病阴性率)、安全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的防控)、药物可及性(包括制备周期和经济成本)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

CAR-T与双抗:应用时机与策略的考量

随着多款靶向BCMA和GPRC5D的双抗药物在国内获批,临床医生在CAR-T疗法之外获得了新的治疗选择。如何在这两种疗法间进行合理布局,成为临床热议的话题。

李春蕊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CAR-T疗法作为一种个体化细胞治疗产品,其优势在于单次输注后可能为患者带来深度且持久的缓解。然而,此种疗法也存在局限性,包括相对较高的费用、严格的患者筛选标准、需要一定时间的制备周期以及潜在的生产失败风险。此外,除了CRS和ICANS等急性不良反应,远期血细胞减少、感染及靶点丢失导致的复发风险亦需关注。

相较之下,双抗药物作为一种“即用型”产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李春蕊教授指出,关于二者的最佳使用顺序尚无定论,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同时,当前临床实践面临几个亟待厘清的问题:

  • 其一,新疗法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无论是CAR-T还是双抗,都需要医疗机构具备标准化的不良反应管理流程和多学科协作能力,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 其二,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对于双抗治疗后缓解深度不足的患者,探索联合用药是提升疗效的潜在方向。例如,联合免疫调节剂可能增强T细胞的免疫功能,而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或可上调肿瘤细胞靶抗原的表达。这些协同作用的机制和临床价值,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 其三,“难治”定义的演进。随着BCMA靶向疗法的普及,后续治疗中将出现BCMA经治的患者群体。对于此类患者,“难治”状态的科学界定,将直接影响后续是选择靶向新靶点(如GPRC5D)的药物,还是采用其他机制的疗法。

临床实践:便捷性与耐受性成为选择的关键考量

董敏教授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分享了对不同双抗药物的初步使用经验。董敏教授指出,对于经历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治疗的便捷性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与疗效同等重要的考量因素。需要复杂静脉配制和长时间输注的方案,与仅需皮下注射的方案相比,后者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和心理压力,缩短住院时间。

在安全性方面,通过充分的患者教育和积极的不良反应管理,即便在高龄患者中,部分双抗药物也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董敏教授总结,在临床疗效相当的情况下,给药途径更方便、整体管理更简化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实现对患者的全程、全人管理。

结语与展望:迈向RRMM治疗的个体化与精准化时代

本次圆桌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落下帷幕。三位教授的精彩分享勾勒出RRMM治疗领域一幅充满希望的全景图。我们已经从一个选择有限的时代,迈入了一个“武器”众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多选时代”。

从CAR-T的深度缓解,到双抗的灵活便捷,再到不同机制药物的智慧联合,治疗路径的多元化,最终指向的是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核心目标。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更优的生物标志物,精准筛选出最适合特定疗法的患者群体;如何通过更智慧的序列治疗,最大化累积疗效,延缓耐药的发生。随着双靶点CAR-T/双抗、通用型CAR-T等新一代疗法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同道的共同努力下,RRMM终将成为一种可长期控制的慢性疾病,让更多患者真正实现高质量的长期生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sheli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