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施荟】姜尔烈教授丨国际视野下IDH1抑制剂艾伏尼布在AML移植后维持治疗的前景与突破

06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CCMTV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迅速[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可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甚至治愈的治疗手段,但移植后复发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2],亟需探索有效的维持治疗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不接受移植后维持治疗的AML患者,约40%会出现疾病复发,1年OS率<25%,2年OS率<20% [3],而接受维持治疗者的复发率和OS率均有显著改善。因此,有效的移植后维持治疗可以改善AML患者的预后。近年来,以维奈克拉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被用于AML移植后的维持治疗[4],但仍存在原发及获得性耐药、骨髓抑制、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等问题[4-6]

艾伏尼布作为一种口服IDH1突变靶向抑制剂,在初治及复发难治性IDH1突变AML中已显示出良好疗效。近年来,ASH、EHA、ASCO等国际学术会议公布的多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 IDH1 抑制剂在 allo-HSCT 后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基于此,CCMTV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姜尔烈教授,从国际会议最新研究进展出发,深入解析艾伏尼布在AML移植后维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参与多种细胞过程的同源二聚体酶,能够催化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 α-酮戊二酸(α-KG)。突变型 IDH将 α-KG还原为癌代谢物2-HG,2-HG的异常积累竞争性地抑制α-KG依赖性酶,导致DNA和组蛋白高度甲基化,进而可能阻碍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正常分化并恶性增殖,促进AML发生[7]。艾伏尼布是一种口服的靶向 IDH1 突变的创新小分子抑制剂,可防止异常代谢产物 2-HG 的积累,目前,在 IDH1突变成人初诊或复发难治 AML治疗中,艾伏尼布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同时,在最近的国际会议上有多项研究报道了IDH1突变对移植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和艾伏尼布用于移植后维持治疗的疗效。

 MRD监测 预测AML 移植后复发的关键工具

可测量残留病灶(MRD)检测在预测AML患者化疗后复发方面具有明确的作用,并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近期,多项研究探讨并证实了AML患者接受allo⁃HSCT后早期进行 MRD 检测也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

2024年ASH大会公布的一项研究对462例AML患者进行检测,发现其中100例患者存在IDH突变。研究结果表明,诊断阶段IDH阳性和allo⁃HSCT前的完全缓解期基于IDH突变的MRD状态均与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然而,在移植后的随访期间,34%的IDH突变患者复发,且所有复发患者在复发前至少有一个MRD阳性样本。首次发现MRD阳性样本到出现明显复发的中位时间为51天。ROC曲线显示,HSCT后的IDH1和IDH2 MRD状态可高度预测未来56天(IDH1 [AUC]=0.98,IDH2 [AUC]=0.93)和84天(IDH1 [AUC]=0.91,IDH2 [AUC]=0.90)内的复发。此外,移植后1年内至少有一个IDH MRD阳性样本的患者,其累积复发率显著升高(P<0.001),总生存期(OS)也显著降低(P=0.001)。研究提示,在allo⁃HSCT后,基于IDH的MRD能够可靠地预测AML患者的复发[8]

2024年ASH大会公布的另一项研究显示,allo⁃HSCT后30天IDH1 MRD阳性与较差的无白血病生存期(LFS)和OS相关,且是影响L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MRD阳性可预测NPM1和非NPM1突变患者在3年内早期复发风险。MRD 检测有助于识别出移植后存在早期复发风险的MRD阳性患者群体[9]

2025年EHA公布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一致性结论,该研究纳入206例新诊断的携带 IDH1/2 突变的 AML 患者,其中接受移植治疗后具有可评估MRD的47例患者中有5例(11%)在HSCT后100天时IDH1/2-MRD呈阳性,这5例患者相较于MRD阴性患者的生存显著更差(5y - DFS 20% vs 69%, p = 0.016)(图1),提示移植后进行的IDH1/2 - MRD监测似乎可以预测疾病进展[10]
图1. 移植后100天时不同MRD状态的DFS曲线图.png

图1. 移植后100天时不同MRD状态的DFS曲线图

艾伏尼布
单药维持治疗为AML移植后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既往研究已证实,艾伏尼布单药作为AML患者allo - HSCT后的维持治疗方案,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长期生存,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一项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IDH1突变AML患者allo⁃HSCT后艾伏尼布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18例患者,其中16例移植后使用艾伏尼布进行维持治疗,结果显示, 患者的2年非复发死亡率(NRM)为0%,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OS率分别为81%和88%(图2);移植后6个月II~IV级aGVHD的累积发生率为6.3%,且未检测到III~IV级aGVHD病例。在安全性方面,患者接受治疗整体安全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为1-2级[11]

图2.png

图2. 患者整体生存情况

2025年ASCO会议上报告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该研究纳入32例携带IDH/FLT3突变或高复发风险的AML/HR-MDS患者,相应给予IDH抑制剂/FLT3抑制剂或地西他滨进行维持治疗。研究结果显示,IDH抑制剂和FLT3抑制剂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地西他滨,尤其是IDH抑制剂,中位持续治疗时间为492天,而FLT3抑制剂和地西他滨分别为338天和7个周期。同时,接受IDH抑制剂和FLT3抑制剂维持治疗的患者24个月时无复发生存(RFS)率和OS率分别为91%和100%、100%和100%。而接受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的患者39个月时RFS率和OS率分别为61%和76.2%。这一研究发现为进一步优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维持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深入研究[13]

为助力AML患者移植后实现更长久的生存获益,一项法国回顾性多中心研究(IDALLO研究),评估了艾伏尼布单药治疗在移植后复发AM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21例移植后复发的伴IDH1突变AML患者,患者接受艾伏尼布治疗的ORR为40.9%,CR率36.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8.3个月。中位随访27.4个月,中位PFS 3.6个月,中位OS 10.3个月,18个月OS率为45.5%(图3)。在安全性方面,启用艾伏尼布治疗后未出现aGVHD[12]

总结

综上所述,IDH1 抑制剂艾伏尼布通过靶向抑制 IDH1 突变,可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缓解持续时间,提升高风险患者的生存获益,且安全性特征良好。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多数为回顾性分析或小样本试验,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同时长期安全性数据也有待进一步随访和积累。未来,随着靶向治疗与MRD监测技术的融合,IDH1 抑制剂有望为 AML 移植后维持治疗开辟精准化、个体化的新路径。艾伏尼布作为其中的关键药物之一,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 AML 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姜尔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后)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白血病自体移植协作组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组副组长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白血病& 淋巴瘤等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


1. DINARDO C D,et al.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J]. Lancet, 2023, 401(10393): 2073-2086.
2. 郑金娥,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精准诊治.巴楚医学.2025;8(1:):1-11.
3. 徐岳一,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维持治疗策略.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23 5;46(3):206-215.
4. Wei Y, et al Low‐dose decitabine plus venetoclax is safe and effective as post ‐ transplant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high ‐ risk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J]. Cancer Sci, 2021, 112(9): 3636 ‐ 3644.
5. Kent A, et al. Venetoclax is safe and tolerable as post-transplant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AML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relapse[J]. Blood, 2020,136(Suppl1):11-12.
6. Kent A, et al. Venetoclax is safe and tolerable as post ‐ transplant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AML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relapse [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23, 58(8): 849‐854.
7. 刘婉艺,等. 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精准医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 5;29(10):1375-78.
8. 2024ASH-poster 4334.
9. 2024ASH-poster 1569.
10. 2025EHA. PF440.
11. Fathi AT,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23 Jun 1;29(11):2034-2042.
12. Caillet A, et al. Hemasphere. 2024 Mar 10;8(3):e44.
13. 2025ASCO. Abstract e18559.
14. 2025EHA. PS1471.


本资料的内容仅作为科学信息参考,仅用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学术交流,请勿用于任何其他用途。若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勿观看和/或传播此资料。
本资料可能会出现某些药品信息,但该药品/适应症可能尚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批准。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做出的任何与治疗有关的决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应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对于本资料可能提到的相关诊断、治疗方法,请遵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相关部门批准使用的指南或规定。

审批号:M-TIBSO-CN-202506-00018

本文转自:CCMTV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thil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u